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物】国乐图强:王光祈和他的奋斗求索之路‖吴江波

0
分享至

国乐图强

王光祈和他的奋斗求索之路

吴江波

1902年,在四川省温江县社学巷儒生黄玉珊的私塾里,来了一位10岁的学生,他在这里苦读了4年,尔后去了成都、北京,最后去了德国,获得波恩大学博士学位。他就是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先驱者、社会活动家王光祈。



少年王光祈

苦学历文

王光祈,字润玙,笔名若愚,1892年农历中秋出生于温江县城西外德通桥锅厂。其祖父王再咸(字泽山),系清咸丰二年(1852年)举人,赴京应试礼部落第后,愤然弃绝科举,寄情诗酒,著有《泽山诗钞》二卷,名动京师,赵尔巽、赵尔丰等八旗子弟曾慕名从其受业。父亲王展松(字茂生),温江县秀才,曾于京城谋职,后弃职返乡经营锅厂,终因不善经营而将厂出租,转做小生意。王光祈出生前两月,其父客死四川隆昌,家道自此中落。



王再咸著《泽山诗钞》

深刻影响王光祈一生的母亲罗氏,出身书香门第,秉性温和贤惠,知书达礼,尤为重视对光祈的教育。她携子依靠锅厂微薄租金及替人缝补浆洗维持生计,勉强度日。光祈5岁,母亲便教其识字诵诗。他天资聪颖,过目成诵,亦通晓楹联。一次,母亲出上联“以天下为己任”,王光祈脱口对以“视富贵如浮云”,令母亲甚为欣慰。为减轻家累,8岁的光祈开始替附近农家牧牛。晨曦微露或夕阳西下之际,他常骑牛行于杨柳河畔,或横吹短笛,或默诵诗文,尽享乡野无拘时光。

1901年,罗氏迁家至麻市街。王光祈初入庆丰街三官庙侧蒋氏私塾,塾师蒋春帆学识渊博、思想开明,常向学生讲述维新思想及戊戌六君子事迹,在童年王光祈心中烙下深刻印记。次年,他转入社学巷儒生黄玉珊私塾。乐以修内,礼以修外,在儒家传统教育的熏陶下,光祈熟读四书五经,涵养于礼乐之中。



王光祈社学巷读书处

另一位对王光祈影响深远的人物是赵尔巽。1907年3月,赵尔巽调任四川总督,得知恩师后人窘况,遂资助其学业与生活。是年,15岁的王光祈入读成都第一小学堂高年级。次年,考入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赵尔巽在川4年间,始终关切光祈学业,督责甚严,规定其每周需作文一篇,亲自批阅。此番际遇不仅改变了他的求学轨迹,更锤炼出其深厚的文学功底。

苦学贯穿了王光祈的一生。1910年,在母亲安排下,光祈与温江镇子乡罗次玙成婚后,继续求学。1912年,因经费困难,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停办,原丙、丁两班并入成都府中,王光祈编入第九班。时值成都兵变,家产尽失,他挣扎至年底方毕业。社会的动荡令光祈萌生研习兵书之念,遂潜心遍读中国古代兵书数十部。毕业后母亲患病期间,他边侍奉炊爨,边勤读不辍,竟读毕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诸家专集,并涉猎众多经史典籍。1914年,王光祈考入北京中国大学专门部法律本科,主攻《国际公法》与《中西外交史》。在京期间,他蜗居北池子一陋室,半工半读。物质生活的艰辛并未磨灭其锐气,他外出谋职之余依旧“苦学勤工惜寸阴”。在京任职期间,他不改其志,每晚坚持赶往青年会补习英语。后来他向好友恽代英忆及此段生活时曾淡然道:“如是者两月,我才晓得在号称生活昂贵之北京,每月有一两元的生活费,亦可以过活”。4年后,王光祈以优异成绩(第二名)毕业于中国大学。

1920年,王光祈赴德留学。他生活无着,语言不通需从头学起,期间更跨界转攻音乐,最终获得博士学位,其间的孤苦奋斗不言而喻。1922年冬,工读之余,他开始随柏林一位音乐教师学习小提琴,每周习琴6小时,寒暑四载不辍。他还常与德国大学教授及音乐学者交流,获益良多。1927年4月28日,王光祈正式入柏林大学音乐系深造,专攻音乐学长达两年半。师从德国著名音乐学家霍尔博斯特尔(E. M. von Hornbostel)、舍尔林(A. Schering)、沃尔夫(Joh. Wolf),并随柏林乐器博物馆馆长萨克斯(C. Sachs)研习三个学期乐器学,且在馆内实习一年半。为掌握试唱练耳原理,他甚至师从柏林国家医院耳科主任学习耳喉解剖学。1934年,王光祈以论文《论中国古典歌剧》获波恩大学哲学(音乐学)博士学位。



王光祈在波恩大学的博士论文《论中国古典歌剧》

乐于苦读、勤奋著述贯穿王光祈一生。早年在家乡,他曾任报馆编辑;在京任职期间他兼任成都《群报》《川报》驻京记者,后更创办主编《少年中国》月刊。在留德16年间,他撰写了大量音乐文化评论见诸报端。王光祈以其苦学历文,为世人树立了典范。

同窗共载

在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一所旧制五年制中学)求学期间,王光祈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同窗情谊成为其人生的重要滋养。

校长刘士志热心教育、提倡新学,常以“薄于自奉”“勇于治学”教导学生。深受王光祈崇敬的刘豫波(成都“五老七贤”之一),其教诲亦如种子深植光祈心田。在丙班,王光祈先后与郭沫若、李劼人、周太玄、魏时珍、蒙文通、曾琦同窗。那段岁月里,同窗情谊如清泉流淌,润泽心田。

有“中国的左拉”之誉的李劼人,初入分设中学丁班。次年因成绩优异升入丙班,遂与王光祈同窗。起初两人因生活习惯、处事风格迥异,几无往来。后来李劼人读到王光祈诗作,“惊其才思之余亦起了惺惺相惜之心”,二人“志趣之交不拘细谨”,一年间友情日笃,终成风雨同舟的知己。李劼人担任《四川群报》主笔时,聘王光祈为驻京记者;其后参与创办《川报》并任社长兼总编辑,亦委王光祈以驻京记者之职。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身为北大旁听生的王光祈积极参与学生集会和游行。凭借记者的敏锐,他洞悉此事的深远影响,当日从赵家楼脱身径直飞奔电报局,以专电将消息发回成都。晚间,他又激情写就一篇鼓动性通讯。李劼人赓即在通讯前加按语于《川报》发表,疾呼四川青年声援北平,终使“五四”烈火在蜀地熊熊燃起。

周太玄小王光祈3岁,低一个年级。他多才多艺,善诗词、通琴画,在同学眼中是风度翩翩的佳公子。共同的文学热忱使二人交情甚笃。毕业后,他们始终保持书信往来。1914年春,王光祈致信在上海求学的周太玄,对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发表了诸多深刻见解,誓言要“彻底地打破现状,创造新路子”。1916年,周太玄抵京,与潘力山共创《京华日报》,王光祈兼职编辑。二人同处一报馆,常工作至深夜,畅谈人生理想与时局思考。他们深感“国中一切党系不足为有,过去人物,又使人绝望”,决心“联合同辈,杀出一条道路,把这个古老腐朽、呻吟垂绝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国家改变为一个青春年少、独立富强的国家”。为此定下原则,他们决定:首先,要坚持发扬志气,艰苦奋斗,绝不同流合污,得过且过。其次,一定要奋勇向前,为国家民族找到一条道路。第三,只依靠少数人的一点友谊还不够,必须扩大圈子,使有为青年都能团结在一起。他们构想建立一个在学问与事业上并肩作战的团体。两人思想碰撞的火花,还不时通过书信与远在东京的留日好友分享。七夕之夜,他们同游陶然亭,面对皎皎圆月更添忧思,王光祈吟成二诗,“蟾影中天静,虫声永夜凉”“乐忧都一瞬,饱食且看山”,字里行间透露出内心的挣扎与苦闷。纵使远隔重洋,同窗知己亦设法相会。1931年周太玄旅法归国途经德国,两人相约车站短暂重逢。多年未见的周太玄激动不已,事后回忆道:“他的精神依旧,抱负不俗”。

魏时珍是最早向国内引介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学者之一,涉猎数学、物理、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王光祈与他的深厚情谊,始于一次无端受罚。尽管校长刘士志提倡新学,但以学监都敬斋为首的守旧派仍奉行封建刻板的教育方式,为光祈所不齿。此事为都敬斋所知后,便于第二学期开学时,以“桀骜不驯”为由,挂牌禁止他和魏时珍住校,后经多方斡旋方得解决。共同的经历与奋斗使二人情谊日深。保路运动期间,他们一同加入保路同志会,参与罢课、集会、抗议、散发传单。赴欧留学时,两人相约同行。因王光祈经济拮据,赴德旅费全由魏时珍慷慨资助。抵德之初一两年间,光祈不通德语,每晚由魏时珍口译德文报刊,光祈整理成文寄回国内发表,以稿费维持学业生活。1933年,魏时珍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之邀再赴德国深造,与光祈相遇于波恩,两人约定每晚7点光祈至时珍寓所交谈1小时。



王光祈、魏时珍等赴德前合影留念

他们不仅是同窗好友,更是毕生致力于“少年中国”理想的同志。后来成立的少年中国学会中,分设中学堂的旧友们成为核心力量,仅丙班同学就有王光祈、周太玄、曾琦、魏时珍、李劼人。他们来自巴山蜀水间,同窗共载,勠力同心,怀抱着“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壮志,为民族救亡图存奔走呼号,唤醒广大青年思想觉醒。

少年中国

“直行终有路,何必计枯荣”。1914年,怀揣一个脸盆和一部杜诗的王光祈离开成都,开启了“北漂”生涯。他取道长江,途经夔门时触景生情,写下《夔州杂诗》,既抒胸中抑郁,更显勇毅决心。在这长夜未央之际,他立志要为中国的未来点燃星火,探寻出路。几经辗转抵京后,在时任清史馆总裁赵尔巽的帮助下,谋得清史馆书记员一职。任职期间,他接触到大量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彻底认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由此激发投身社会改造运动的热情。

王光祈与李大钊的相识,得益于陈愚生的引荐。1917年夏,李大钊自日本归国后出任《甲寅》日刊编辑,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1918年1月,李大钊受聘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秉持“兼容互需”的藏书方针,引进大批国内外进步书刊,将北大图书馆打造成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这里成为众多有志青年汲取新知、探讨时局的聚集地,王光祈便是常客之一。据周太玄回忆,李大钊待人宽厚,尽管事务繁忙,却格外重视与他们的交流,每次约谈必提前到场,甚至曾有两次畅谈至凌晨两三点。李大钊对王光祈评价甚高:“光祈是一个能想、能行的青年,极有志气。”

1918年5月,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留日学生组织救国团,3000余人罢学归国。值此之际,王光祈邀集友人共商救国之道。受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启发,他首次提出创建“少年中国学会”的构想,并草拟学会规约大纲数十条。对此,王光祈有着理性而务实的判断:“我们皆在青年求学时期,救国最好在早做基础的准备工夫,而准备工夫不外两事:一为人才,二为办法。但人才已不能求之于已成势力中,则应早日集结有志趣的青年同志,互相切磋,经过历练,成为各项专门人才,始足以言救国与建国的种种实际问题的解决。”

北京城南顺治门的岳云别墅,被王光祈称为“本会成立最可纪念之发祥地”。1918年6月30日,他邀集张尚龄等5人于此商议正式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会议推举王光祈为起草员,负责草拟规约章程。经多次修改完善,并邀请李大钊指导,最终形成70条规约。学会发起理据阐明:“国中一切党系皆不足有为,过去人物又使人绝望,本会同人因欲集合全国青年,为中国创造新生命,为东亚辟一新纪元。”其终极目标在于创造“适于二十世纪之少年中国”。7位发起人包括陈愚生、张尚龄、曾琦、李大钊、周无、雷宝菁、王光祈,众人一致推举王光祈任筹备处主任兼会计,周太玄任文牍,李大钊为临时编辑部主任。

1919年7月1日,由李大钊、王光祈发起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正式成立,王光祈担任大会主席并致辞。李大钊提议将学会宗旨修订为“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会议根据王光祈提出“知改革社会之难而不可以徒托空言也,故首之以奋斗,继之以实践;知养成势力之需而不可以无术也,故持之以坚忍,而终之以俭朴”的思想,以“奋斗、实践、坚忍、俭朴”作为会员必须遵守的信条,还确定了负面清单,“有第十四条概括规定之禁约”。入会条件极为严格:须具备“纯洁”、“奋斗”精神,并对学会表示充分同情;需五名会员推荐,并经通信、谈话和考察等程序确认。这在当时社团中实属罕见。学会设评议部、执行部、编译部,曾琦任评议部主任,王光祈任执行部主任,李大钊任月刊编辑主任。



少年中国学会的宗旨和信条

少年中国学会对会员提出严格的自律要求,强调思想、道德和人格的不断完善,这正体现了王光祈一以贯之的原则。他在《少年中国运动》序言中明确表示:“我素来深信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改革程序,以为无论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在他看来,若连个人生活都不知改造,又何谈改造国家民族生活?

因此,少年中国学会同人既追求“修齐治平”的理想,又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认为唯有具备理性能力的国民,方能解决中国面临的政治问题。他们从政治改革转向思想改造,通过文化启蒙夯实社会基础,进而实现创造“少年中国”的理想。王光祈在《少年中国之创造》中写道:“我们要改造中国,便应该先从中国少年下手,有了新少年,然后‘少年中国’的运动才能成功。”学会的号召吸引了大批青年才俊,邓中夏、恽代英、张闻天等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的青年纷纷加入。

1919年12月,为领导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运动,毛泽东第二次抵京,经李大钊、王光祈介绍加入少年中国学会。此后,毛泽东长期与学会保持联系,1921年9月,他还按要求重新填写了入会志愿书,并致信学会执行部主任杨钟健。



毛泽东致信少年中国学会执行部主任杨钟健

少年中国学会在北京设总会,并在上海、南京、成都及法国巴黎设立分会,会员遍及国内外,达120余人,成为五四时期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社会团体。蔡元培评价道:“现在各种集会中,我觉得最有希望的是少年中国学会。因为他的言论,他的行动,都质实得很,没有一点浮动与夸张的态度。”

学会成立后,主要开展教育、出版、新闻事业及个人生活改造等活动,出版少年中国学会丛书30余种,创办《少年中国》《少年世界》月刊及《星期日》周刊。作为机关刊物,《少年中国》注重文化运动、学理阐发和纯粹科学,刊载宣传社会主义的文章,大力支持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与五四时期著名刊物《新青年》《新潮》杂志鼎足而三。



《少年中国》月刊

王光祈堪称少年中国学会的灵魂人物。从筹备到成立初期,他倾注全部心力于会务工作,给予同人极大鼓舞。周太玄在《王光祈先生与少年中国学会》中回忆道:“从此以后的光祈,便真入一新境界,得着一新生活,他的全部光阴精力都用于会务,会中的大小事件都由他一人悉心擘划”,“简直可以说他的整个人生都寄托在这个学会。我常说光祈没有这个会,便无生趣,这个学会若没有光祈,便没有灵魂”。

工读互助

少年中国学会在创办刊物的同时,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倡导新村运动。其中,王光祈更是倾尽全力发起并推动了一项自称为“平和的经济革命”——工读互助运动。

这一运动源起于1917年7月,学会会员左舜生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小组织的提倡》一文。他观察到受新文化运动感召而脱离传统家庭的青年,普遍面临求学与生计的困境,因而提出建立“青年学术事业生活的共同集合体”以“改革青年生活”。此主张迅速得到王光祈、宗白华的响应。王光祈随即写了一封长信《与左舜生书》,详述其具体构想——“菜园子的新生活”。

王光祈对“小组织”的规划是:在距城市四五里的乡间,租一处可供十余人耕种的菜园。园中建一座中式两层楼房:上层设书房、阅报室、办公室、会客室、藏书室、游戏室等;下层为卧室、饭厅等。另在西南角建厨房,东北角建厕所,屋后砌个球场,院落四周挖条小溪。他理想中的半工半读生活,不仅追求“物质上的适宜生活”,更寻求“精神上的快慰生活”,既能革新思想,又能解决青年生计问题。青年“在乡间半工半读,身体是强壮的,头脑是清楚的,是不受衣食住三位先生牵制的”,更能使“纯洁青年与纯洁农夫打成一气”,共同谋求中国改造。

为避免讨论流于空谈,王光祈急切呼吁:“我们不要再作纸上的空谈了,赶快实行我们神圣的生活!”主张将构想付诸实践,成立工读互助团。这一设想获得蔡元培、胡适、陈独秀等人的支持。1919年9月,李大钊发表带有鲜明新村主义色彩的《“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提出理想的“少年中国”需“物质和精神两面改造”,是“打破知识阶级”“加入劳工团体”“以村落为基础建立小组织”的运动。

1919年12月4日,王光祈在《晨报》发表《城市中的新生活》,倡议在城市组织工读互助团试验“新生活”,秉持“互助的精神,实行半工半读”,并公开征集同志。倡议迅速得到北大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徐彦之、罗家伦等师生的热情响应。几天后,他们联名在《新潮》发表《工读互助团募款启事》并带头捐款。不到半月,捐款额近1300元,远超1000元的开办费预算。

依据王光祈的方案,数十名成员分成三组,在北京展开实践:第一组设于北大附近,第二组在北师附近,第三组在女子高师附近。各组经营项目包括素菜食堂、石印局、洗衣、装订、编织、制造小工艺等。成员每日必须工作4小时,工余时间可自由选择学校进修课程。

王光祈视“工读互助团为新社会的胎儿,是实行我们理想的第一步”。1919年3月北京工读互助团成立后,各地来函探询者数百,上海、武昌、南京、天津、广州等地相继筹备。王光祈欣喜于“这真是一个很可喜的现象”,憧憬着“工读互助团若成功推广,‘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将逐步实现”。

然而,这次探索终如昙花一现。毛泽东参观北京女子工读互助团后,与彭璜在上海发起工读互助团,仅试验月余便敏锐察觉其难以克服的弊端。他致信黎锦熙坦言:“工读团殊无把握,决将发起者停止。”横压在工读互助团上有着经济压力与成员能力薄弱两大问题,短期内尚可支撑,日久则难以为继。至1921年初,工读互助团运动宣告失败。

在近代中国社会运动与青年运动的历史长卷中,工读互助团的实践影响虽相对有限,但其探索本身对于理解新青年的困境、认识新文化运动的深层危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经历了互助团的挫折,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进步青年刷新了对中国社会的认知,逐渐摆脱无政府主义影响,坚定地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骨干。

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半年后,王光祈决定出国留学,探寻新的救国道路。行前,他写下《留别少年中国学会同人》。他计划先赴南洋两月,再至欧洲数月,最后赴美洲留学。信中坦言:“我此次出国,亦是最末一次之烘炉,若是仍毫无所得,最好是到太平洋里与鱼虾作伴侣,永远不要再与诸兄见面了。”他勉励会员:“精神亦团结,局面亦展开,努力奋斗与创造,以实现我们的理想。”并以最恳切之心祝愿:“诸兄奋斗胜利,创造成功,永远活泼泼的快乐。”

国乐图强

1920年6月,王光祈以沪京三报(《申报》《时事新报》《晨报》)特约驻德记者身份,在德国法兰克福郊外寓所暂时安顿下来。在他眼中,此地犹如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推窗即见旷野,遥望处,青山野色竟与蜀中故园无异,令人心旷神怡。他决心在此开启新生活,着手补习德文,数月足不出城,每日攻读政治经济学。



王光祈等在法兰克福合影

一次偶然的集会,彻底改变了他的学术轨迹,改变了他救国图强的方向。1921年7月某日,王光祈参加德意志国民党在林间举行的报告会与游艺晚会,目睹宾客随乐起舞的盎然兴致,他如坐针毡,往来踱步,深切感悟到音乐在德国人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就在那个冬天,他毅然放弃经济学研究,转向音乐史学习。自1923年下半年起,王光祈全力投入音乐学的研究与著述。短短半年间,他应上海《申报》之约,撰写10篇通讯,多维度报道《德国人之音乐生活》,首次提出“礼乐不兴,则中国必亡”的警世之言,萌生了以音乐振兴民族、实现“少年中国”理想的宏愿。

“处世治心惟礼乐,中华民族旧文明。而今举世方酣睡,独上昆仑发巨声。”儒家文化的滋养使他对孔子“礼乐治国”思想推崇备至。他改习音乐,正是意图以“乐教”为手段,达成“少年中国”的理想。他在文中疾呼:“为扫除中国下等游戏,代以高尚娱乐;廓清残杀阴气,化为平和祥气;唤起将死民族,与以活泼生气;促醒相仇世界,归于大同幸福,舍音乐,其莫由。吾所日夜梦想之‘少年中国’能否实现,吾将以是卜之。”王光祈并非主张恢复古代“雅乐”,而是致力于创造“可以代表中华民族特性”、“跻身于国际乐界而无愧”的“国乐”。他强调国乐“必须吾人自行创造”,“不能强以西乐代庖”。在《欧洲音乐进化论》中,他阐明国乐的责任在于“将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表现出来,使一般民众听了无不手舞足蹈,立志向上”。为此,他系统规划实施步骤:“第一步须将古代音乐整理清楚;第二步再将民间谣乐收集起来;第三步悉心研究,从中抽出一条定理出来”,究明中华民族的音乐特色及其能否代表民族性、发挥民族美德、舒畅民族感情,以此作为制乐基础。

自1922年底学琴并钻研音乐学,至1927年入柏林大学主攻音乐学,再至1932年受聘波恩大学东方学院讲师讲授中国文学、研究转向中国及东方音乐,王光祈在“国乐图强”的理想世界中孜孜以求。1923年至1936年间,他对中西音乐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撰写了大量论著,涵盖音乐史、律学、乐器学、音乐美学、比较音乐学、音乐教育学、作曲理论等领域。

王光祈向国内系统引介西洋音乐,著有《欧洲音乐进化论》《西洋音乐史纲要》《西洋音乐与诗歌》《西洋音乐与戏剧》《西洋制谱学提要》《西洋名曲解说》《西洋乐器提要》《德国音乐教育》《德国国民学校与唱歌》《音学》《对谱音乐》等,几乎涵盖欧洲音乐全貌。波恩大学东方学院院长卡勒博士曾高度评价他:“他努力介绍西方音乐的精华到中国去,并且努力介绍西方的精华到中国去,并且运用西洋的方法去整理那至今还未有人碰过的材料。在这方面,他算第一个前驱者。”

在汲取西乐的同时,王光祈深入研究中国及东方民族音乐,向西方推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著有《中国音乐史》《论中国音乐》《论中国古典歌剧》《音乐在中国的意义》《论中国记谱法》《中国的道白戏剧和音乐戏剧》《论中国诗学》等。其力作《中国音乐史》被我国音乐学家廖辅叔点赞为:“纪念碑性的作品”,从历史进化论的视角,探讨了中国乐制和乐律两大问题,开辟了研究中国音乐史的新思路,拓宽了研究中国音乐史的新方法。

王光祈之所以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先驱,是因为他最先把比较音乐学的方法引入国内。他在《东方民族之音乐》自序中写道:“我希望此书出版后,能引起一部分同志去研究‘比较音乐学’的兴趣,若有人更能作较深的研究,则吾此书价值,至多只能是一本《三字经》而已!” 日本民族音乐学者岸边成雄以“第一个”评价他:“把柏林学派的比较音乐学观点第一个介绍到东方来的,是中国人王光祈。”

王光祈曾对魏时珍说:“吾之志,在以学为乐,而不以学为技。吾将遍究各国之音乐,考其嬗变,审其异同;吾国先民音乐之素养,视各国为深。吾尤将发湮扶危,张皇幽渺,使吾国音乐亦得与欧洲各国,各占一席,一洗外人讥笑我为无耳民族之耻。”他潜心数年,整理总结比较研究,在所著《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中,创用“调子音阶组织”的方法,对世界乐系进行分类研究,创造性地将世界各乐系分为三类,即中国乐系(五声体系)、希腊乐系(七声体系)和波斯阿拉伯乐系(四分之三音体系),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地位。王光祈虽在异国他乡,无时不在实现他“国乐图强”的理想。

世纪回响

“山之崖,海之湄,与我少年中国短别离;短别离,长相忆。愿我青春之中华,永无老大之一日,惟我少年,努力!努力!”这首旅欧船过中国香港时写下的诗篇,本意是短暂的告别。孰料天妒英才,1936年1月12日,王光祈怀着对祖国的深沉眷恋,因病在波恩医院溘然长逝,留给世人无尽的悲痛与惋惜。

噩耗传来,波恩大学校长脱罗斯基旋即向全校发出讣告。1月18日,波恩大学举行追悼会。消息传回国内,上海、南京、成都等地相继为其举行隆重的追悼活动。2月28日,上海《时事新报》刊发《王光祈先生之哀耗》称:“吾国唯一之音乐史学家,平生著作甚丰,治事亦极精炼,不幸骤于上月在德逝世,享年仅四十四岁……”。3月15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举行追悼会。同日,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召开追悼会,由宗白华主持,蔡元培致悼词。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的代表与会并致辞:“王博士不仅是一个学者,并且也是一个沟通中德文化的一个重要人物。”徐悲鸿特为其绘制遗像。4月19日,成都于文庙西街成公中学举行追悼会,并刊发纪念专刊。

同年8月15日,王光祈遗体在波恩火化,10月其骨灰被运抵上海。1941年,李劼人、周太玄、魏时珍等同窗故友将其骨灰安葬于成都沙河堡李劼人住宅“菱窠”附近,由周太玄亲书墓碑“温江王光祈先生之墓”。

王光祈早年因少年中国学会活动与毛泽东结下深厚友谊,毛泽东始终挂念故人。1950年陈毅赴川前,毛泽东特嘱其打听王光祈近况。闻知王光祈已逝十四载,毛泽东感叹不已,再次叮嘱陈毅:“下次如再去四川,请了解王光祈有没有家属子女。”陈毅再赴成都时托人寻访,得知王光祈与夫人罗次玙所生一子一女均早夭,仅在其家乡寻得一位远房侄子。

王光祈的学术思想、成就与人格魅力,不仅在当时影响深远,近百年来更持续获得国内外学界高度赞誉。

波恩大学东方学院院长卡勒博士评价道:“他是一个很静默稳重的人,只有很接近地去细细认识他,方可以了解他的伟大。”波恩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希德玛博士表示:“他把握住了西欧,特别是德国方面研究音乐的科学方法与途径,由此设法与他的故乡的音乐与戏剧的艺术相接近,这居然给他做到了,他是一位受有严格教育的音乐家。”

冼星海赞誉:“我们不能忘记这位音乐理论家王光祈,他推动了新音乐的发展,他的刻苦耐劳是我们从事中国新音乐的模范。”吕骥指出:“王光祈是我国五四运动前后到抗日战争之前的近20年中文化界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著作家,卓越的音乐学家。将东西方之音律,东方各民族之音律进行比较研究,始创于王光祈,这无疑是中国音乐学上一大贡献。”

故乡成都始终深切缅怀这位先驱。1983年10月,王光祈墓碑被迁至四川音乐学院,并建碑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题写亭匾,亭柱镌刻楹联:“革命先驱,少年中国;蜚声寰宇,音乐名家。”1984年6月,中国音乐家协会、四川省政协等联合举办“王光祈研究学术讨论会”。1986年,王光祈纪念馆在成都市温江县(200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温江县,设立成都市温江区)落成。2001年,温江县新建光祈音乐广场并重塑王光祈铜像。2002年8月王光祈诞辰110周年之际,成都市温江区举办首届“光祈音乐节”,并定为常设年度活动。2008年,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设立“王光祈文艺奖”。2012年3月,四川音乐学院成立王光祈学术研究中心。2022年,成都市温江区修缮王光祈社学巷读书处,打造“文庙印巷”,传颂其“实践、奋斗、坚忍、简朴”的励志故事。



成都市温江区王光祈纪念馆

“吾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固有之音乐血液,从新沸腾。吾将使吾日夜梦想之‘少年中国’,灿然涌现于吾人之前。”这句百年前跨越重洋的呐喊,至今仍在世纪长廊中回响。“律出昆仑”这一华夏文明代代相传的瑰丽愿景,必将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征程中,续写更加璀璨的篇章。惟我少年,努力努力!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吴江波(成都市温江区人大城环委主任委员)

供稿:成都市温江区人大城环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宣布!人民币,大消息!

刚宣布!人民币,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11-20 11:52:48
要交易了?美媒:克莱心里很清楚,他的独行侠生涯早已进入倒计时

要交易了?美媒:克莱心里很清楚,他的独行侠生涯早已进入倒计时

移动挡拆
2025-11-20 02:47:33
狗主人赵某晖照片遭曝光:家住三层小洋房,不是差钱的人没法调解

狗主人赵某晖照片遭曝光:家住三层小洋房,不是差钱的人没法调解

汉史趣闻
2025-11-17 22:02:58
妻子晋升后提出离婚,我收拾行李赴中央任职,再见面她懊悔我畅快

妻子晋升后提出离婚,我收拾行李赴中央任职,再见面她懊悔我畅快

云端小院
2025-11-18 10:52:13
不吃饭也要干日本?极端仇日思想很可怕

不吃饭也要干日本?极端仇日思想很可怕

廖保平
2025-11-19 13:14:55
范思琦为何能赢何卓佳?陈梦哭了,邓亚萍高度评价,女粉丝引争议

范思琦为何能赢何卓佳?陈梦哭了,邓亚萍高度评价,女粉丝引争议

体育大学僧
2025-11-20 09:32:28
张怡宁在澳门彻底沦为普通人,走在人群中毫不起眼,直接被无视!

张怡宁在澳门彻底沦为普通人,走在人群中毫不起眼,直接被无视!

乐悠悠娱乐
2025-11-19 15:39:49
过继到舅舅家后,杨志刚被从医大哥、经商二哥、导演三哥宠上天

过继到舅舅家后,杨志刚被从医大哥、经商二哥、导演三哥宠上天

书咚咚
2025-11-17 20:50:29
身材颜值堪比模特!清华美女研究生称霸全运跳高 3个月完成大满贯

身材颜值堪比模特!清华美女研究生称霸全运跳高 3个月完成大满贯

风过乡
2025-11-20 07:37:18
霍尊也没想到,自己复出后,分手五年的陈露亲手撕碎他最后的体面

霍尊也没想到,自己复出后,分手五年的陈露亲手撕碎他最后的体面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9 09:56:53
狗主人赵某晖最新采访,透露大量细节:判对方正当防卫她也能接受

狗主人赵某晖最新采访,透露大量细节:判对方正当防卫她也能接受

江山挥笔
2025-11-19 08:59:33
39岁何洁长沙逛超市被偶遇,脸肿褶多身形肥硕,5位保镖贴身保护

39岁何洁长沙逛超市被偶遇,脸肿褶多身形肥硕,5位保镖贴身保护

柠檬有娱乐
2025-11-20 09:42:32
自恋型人格专家分析梅西的演讲,得到结论:梅西始终纯粹!

自恋型人格专家分析梅西的演讲,得到结论:梅西始终纯粹!

氧气是个地铁
2025-11-19 22:39:03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混沌录
2025-10-22 21:54:06
日经225指数涨幅扩大至4%

日经225指数涨幅扩大至4%

证券时报
2025-11-20 09:05:03
女生当“宠物”无条件服从“主人”命令学狗叫,模样清纯没想到反差这么大

女生当“宠物”无条件服从“主人”命令学狗叫,模样清纯没想到反差这么大

不二表姐
2025-10-28 23:32:25
仅生存在广东阳江!农民建猪圈致死一棵,专家花20多年研究繁殖

仅生存在广东阳江!农民建猪圈致死一棵,专家花20多年研究繁殖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15 18:03:40
中国官员双手插兜后续:日方上下齐破防,刘劲松及外交部分别回应

中国官员双手插兜后续:日方上下齐破防,刘劲松及外交部分别回应

吭哧有力
2025-11-19 17:58:37
女网红“身体交易”要价太高被顾客赖账,报警双双被抓她长相和价格差太大!

女网红“身体交易”要价太高被顾客赖账,报警双双被抓她长相和价格差太大!

不二表姐
2025-10-20 23:56:10
又一百年巨头塌了!从技术神话到贴牌代工,网友:买了个牌子壳!

又一百年巨头塌了!从技术神话到贴牌代工,网友:买了个牌子壳!

青眼财经
2025-11-18 23:16:47
2025-11-20 16:03:00
方志四川 incentive-icons
方志四川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网易号
6823文章数 1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头条要闻

数名蔚来车主被销售诈骗160万 称对品牌表态特别寒心

头条要闻

数名蔚来车主被销售诈骗160万 称对品牌表态特别寒心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游戏
时尚
家居

亲子要闻

试试用几种方法给两岁多的孩子喂药,有多不容易!

教育要闻

“每天都盼着儿子滚蛋!”14岁男孩妈妈的控诉,撕开家庭和睦假面

大腿音游《萌萌夹击》更新限时免费“裤袜”DLC

这四组绝美的冬季配色,很“暖”!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