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水道改变一座城,一场土地变革正在皖北腹地悄然上演!
在皖北平原的版图上,利辛县正悄然布局一盘关乎未来十年的战略大棋。随着《利辛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全面落地,202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如同一把密钥,揭开了这座“中原纺织城、绿色能源县”的发展密码——3691.5亩土地将如何重塑城市骨架?哪些区域将迎来价值爆发?
土地供应背后的战略棋局
翻开新鲜出炉的《利辛县202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一组数据令人震撼:工矿仓储用地独占50.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紧随其后占18.37%,而住宅用地仅占20.97%。这绝非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与2035总规中“三区一核、多廊多点”空间格局深度咬合的精密齿轮。
当我们把供应计划表与总规文本叠合,一条清晰的战略路径浮出水面——产业强基、生态筑基、滨河塑城。土地资源的投放方向,正是利辛从农业大县向“长三角产业转移基地”跃迁的关键落子。
NO.1|壹
工业重仓:50.4%用地背后的产业雄心
1860亩工矿仓储用地的投放,堪称利辛史上最强产业宣言。这些土地精准锚定两大核心阵地:
经开区智造引擎:国轩高科201亩锂电池用地(晴岚东路东侧)、世华纺织南侧260亩工业地块,直指总规提出的“提升土地产出效率,限制污染型工业”。尤其国轩高科入驻,标志着新能源产业链正式落子。
煤电循环经济圈:胡集镇单点供应451亩工业用地,涵盖明容科技、利南大道西侧地块,与总规“板集煤电产业园”及“推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条款深度契合。更值得关注的是配套的29.1亩物流仓储用地,为煤电产业链补上关键一环。
隐藏信号:西潘楼镇“预制菜南侧190亩工业用地”、城北镇逸安纺织南侧62亩地块,呼应了总规“农产品主产区发展一二三产融合”战略。这些散布在乡镇的产业节点,正悄然改变“农业单核”的旧格局。
NO.2|贰
水道革命:678亩水利用地的超级工程
占供应总量18.37%的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几乎全部服务于同一个超级工程——引江济淮二期。从供应计划表可见:
张村镇、孙集镇、城关镇等5个乡镇联动,划拨314亩、103亩等地块
工程贯穿西泗河生态廊道(总规重点保护区),同步实施河道治理
配套建设利辛县大杨水厂(永兴路北侧),实现总规“推进区域性供水一体化”目标
这不仅是水利工程,更是总规“发挥引江济淮综合带动效应”的关键落子。当清水流经利辛段,沿线的生态农业示范区(总规“三区”之一)将获得优质水源,更为远期淮上文化旅游带埋下伏笔。
NO.3|叁
滨河崛起:12宗地块点燃城市新中心
当目光转向774.16亩住宅用地,一个清晰的开发轴线显现——滨河新区正在成为价值制高点。计划表中密集出现的12宗地块释放强烈信号:
滨河一中南侧黄金三角:世纪大道西侧连续推出3宗商住地块
政通路东侧形成开发走廊:公安局南侧地块二、地块四与文德清华书香东侧地块串联。
醉月溪景观资源资本化:文德清华书香东侧地块紧邻醉月南路,兑现总规“沿内部水系建设滨水慢行系统”承诺。
这些地块的集中放量,正是对总规“西部滨河区”城市设计的现实响应。根据总规要求,该区域将配置城市级商业服务中心(大型购物、高端酒店),与现状的滨河一中、规划绿带共同构成“产城融合示范区”。
NO.4|肆
土地新政:从“增量扩张”到“存量革命”
在3691.5亩供应总量背后,一场深刻的用地逻辑变革正在发生:
“标准地”供地机制:新增工业用地全面实行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指标约束(如国轩高科地块)
存量用地再开发:老法院片区31.68亩商业用地、原上上美食城10.2亩社区文体用地,践行总规“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基础设施“留白”:诚信路(环翠东路—青年路)62.5亩道路用地预留管廊空间,呼应总规“构建集约高效基础设施网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家和苑西北角8亩商务办公用地的供应,标志着总规提出的“促进职住平衡”进入实施阶段——通过用地混合开发,减少产城分离带来的钟摆式交通。
第一房研究院观点:土地供应暗藏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1:滨河板块迎来价值重构窗口期
滨河新区12宗地块的集中供应,叠加总规明确的“城市级商业服务中心”定位,将彻底改变利辛单中心格局。建议重点关注世纪大道-政通路交汇区域,这里将形成商业、教育、滨水景观三重赋能的价值高地。
机遇2:乡镇产业用地蕴含升级红利
王人镇、巩店镇等农产品主产区首次出现工业用地供应,符合总规“点状集聚开发”策略。这些地块有望成为“田间工厂”示范点,带动农产品加工升值。
挑战预警:职住平衡面临考验
工矿仓储用地占比过高,但配套居住用地多集中在城关镇。需警惕胡集镇煤电产业园、西潘楼镇工业区出现“产业孤岛”风险,建议加快落实总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工业用地集约发展”要求。
战略建议:
1.滨河开发需绑定公建:借鉴苏州金鸡湖模式,商住地块出让应强制配建学校、社区中心 ;
2.水利工程叠加文旅价值:引江济淮沿线地块(如张村镇段)预留旅游码头、生态驿站接口 ;
3.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探索M0新型产业用地(研发+中试+生产复合功能),吸引长三角科创企业。
结语:土地之上的未来方程式
当引江济淮的清水流经西泗河,当国轩高科的电池生产线在经开区轰鸣,当滨河新区的商业霓虹点亮夜空——利辛正在用3691.5亩土地书写自己的“空间革命”。这场变革的深层逻辑,早已写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字里行间:
“构建安全高效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必须坚持底线约束、区域协同、城乡融合”。土地供应计划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数字本身,而在于它如何将宏伟蓝图转化为可触摸的城市肌理。
对于投资者,这是产业布局的指南针;
对于市民,这是宜居生活的承诺书;
对于利辛,这是一场不容失败的未来之战。
在皖北平原的棋盘上,每一寸土地都是改变命运的筹码。当城市学会用空间谋篇布局,发展的方程式便有了最优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