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哈佛毕业演讲:我们越来越难被精英打动了

0
分享至


「情绪的透支和审判之外,这也是一种警惕精英姿态的自我警示。」

近期,哈佛毕业演讲在网上掀起热议。

作为哈佛建校以来首位女性华裔发表毕业演讲,来自中国青岛的蒋雨融从毕业演讲当天的“哈佛宠儿”到网络的众矢之的,网友对她的关注和讨论,从演讲内容的空洞逐渐发展至对其升学背景、家庭背景的批判。

舆论的撕裂,也反映了大众对精英叙事的观感正处于分裂之中,其背后是公众对教育不公、特权阶级等社会问题的情绪释放。

在热辣滚烫的同温层中,哈佛毕业演讲事件本身,已超越名校才子演讲水平的争议,成为网民对自身焦虑和期待的投射。


(网友对哈佛毕业演讲口碑两极分化的讨论)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来自世界各大高校的毕业演讲话题层出不穷,哈佛演讲给我们的一大反思是,在讨论全球化、共同体的今天,这些聚集世界各地精英的讲稿却越来越难以让我们感动,连同精英本身也再难有其代表性。

我们需要怎样的讲述?为谁讲述?又被谁讲述?或许,答案来自具体的经验而非气魄的姿态,来自平视的对话而非自嗨的展演,来自真诚的本心而非虚浮的号召。

1

舆论反转:我们究竟在反感什么?

5月29日,哈佛毕业演讲当天,国内新闻报道评论区还有不少支持者赞美一个年轻人的国际视野与思辨能力,称赞其演讲中展现的普世人文关怀。蒋雨融也在微博中谈到“哈佛四万观众为她喝彩”。


(蒋雨融微博对毕业演讲结束后观众反馈的回顾)

随着国内外关注度上升,网友对其演讲内容“空洞”“不痛不痒”“难以体现哈佛水平”的声量越来越大,因网传“ngo组织推荐入学”“昂贵学费”等曝光,及其本人在回应中的说辞,转向对其家境、身份背景等争论。


(网友对其身份背景的质疑)

一时教育公平、精英卖惨、阶级固化等叙事成为大众的痛点,引来一场围观蒋羽融的舆论风暴。

在这场风暴中,大众视野不断被挖苦蒋雨融本身的帖子刺激神经,有人挑剔她的衣着是“迎合西方对东方的想象”,有人讽刺她的口语“不像留学多年的水平”,有人转而吐槽她“牛津男友”是代笔者,这场由演讲引发的争议不断偏离内容本身,成为情绪发泄的风暴场。

在愤怒的情绪漩涡中心,网友也不断尝试抽身反问,我们在反感的究竟是什么?

质疑的焦点之一便是话语的过时性、号召的空洞性。从演讲文本来看,具体经验的缺失让宏大的愿景显得虚浮而没有感染力。

这篇以《守护我们的人性》为题的讲稿,从两位身在非洲的外国同学找她咨询如何使用中国洗衣机破题,谈到地球村和全球化发展,进而呼吁人们寻求共同的人性而不是冲突。


(2025届哈佛毕业演讲截图)

这本身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让网友难以共情的原因之一在于它的视觉缺失和虚浮感。

有人说“地球村”这个词用在90年代底是大家对未来的憧憬,放在今天倒显得“过时、审美疲劳”。


(网友对演讲内容空洞、不真诚的评价)

蒋雨融的演讲在提及全球化时,聚焦的群体是一个“奢侈”的全球化——来自32个国家的72位同学的精英化国际背景,而对于全球猎身数字劳工等底层叙事又是否有人愿意用“全球化”的故事去讲述?

这种表面上的全球化号召仍是一种过时且奢侈的愿景,无法触及当下大众切实的痛点和社会现实,网友的失望在于从未从中得到答案和解脱,普通人也因此难以产生共情。

它不是简单地针对个人,而是在反思精英话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公众期待的是一种能够突破同温层、真正启发他们的叙事。这种对真诚叙事的追求,不仅是对蒋雨融演讲的不满,更是对传统精英话语模式的倦怠。

2

精英的坍塌:从姿态性到具体性的呼唤

从风靡全国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到哈佛女孩毕业演讲,精英话语似乎在大众中失效了?

大众不再为空洞的“价值陈列”与“共情号召”买单,蒋雨融演讲遭到的群嘲,本质是精英话语与大众语境的脱节带来的坍塌。

当代精英叙事的一大困境,是太习惯于站在“讲给世界听”的姿态,却很少回到具体的、土壤中的、平视的讲述中,以往“自上而下”的启蒙式教育也逐渐失去了影响力。

同时,这场坍塌并非单单指向人物的祛魅,还有一种整体精英群体话语的失效。随着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群体表达出对精英话语的质疑,面对更加信息透明的当代社会时,精英的社会身份便失去了原有的权威性和感染力。

美国学者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名校教育的真相》中指出,学生懂得用哈佛等精英教育所需的一套模板来刷简历,以达到就读常青藤的目的。“他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是否能为自己的简历加分。”


(《优秀的绵羊》中对精英教育的反思)

当简历成为一切行为的第一要义,名校生太清楚这条上升路径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公益组织的志愿服务、崇高远大的议题,这份清楚明白成为精英叙事模板下的一叶障目,遮蔽了最本真的同理心和怜悯。

早在2014年,一篇《我为中国学生代写常春藤盟校申请文书》的帖子揭露了“代写文书”的灰色交易,引起大众哗然。精英作为知识和能力的象征再度瓦解,随着普通人上升通道的压缩,这种对精英的不信任,演变为愤怒和不满。


(博主分享给中国留学生代写论文的韩裔女生的文章内容)

有网友发问“有越来越多的精英宣扬对他人的爱与同情,这种同情是出于对人本身的尊重,还是功利主义者的工具理性呢?”


(网友对精英宣扬的爱与同情的质疑)

康德早就警示世人“把人当作目的而非手段”。蒋雨融演讲中的“悲悯之心”,一旦被感知为是一种情感表演,或者服务于精英塑造、社交资本积累的工具理性,它就从原本占据的道德高地显化为叙事策略——他人的苦难,成为包装道德品质的“手段”。

大众对精英姿态反感的背后是对“具体性”和务实的呼唤。正如项飙所说,知识分子的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姿态性”层面,讲不清楚事情,就给你一个论断,需要更在地、更加具体的反思。


(博主分享项飚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中》中对姿态性的讨论)

正因此,摒弃“姿态性”,深入现实,呈现更具体的声音,精英与大众之间才可能重建真诚的对话。

3

真诚的缺席:不只是高歌,还有俯身回望

对毕业演讲一事的讨论,在互联网上开始呈现情绪透支、景观化的趋势:演讲本身已经不再是理性讨论的场域,而是情绪发泄和身份认同的战场。随着公众情绪的过度发泄,事件本身的讨论反而被边缘化。

人们在审视这场演讲的同时也在反思——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难被毕业演讲打动?越来越难被精英打动?

或许,是因为太多毕业演讲被格式化、模板化,成了一场“输出立场”“展示价值观”的场域,却少了人味、痛感和真实的温度。


(网友对演讲充满套路而不满的评论)

当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借由毕业演讲赋予价值,把它变成精英为世界写下的自我注脚,却忘了它不是比拼谁更会包装话语,而是一次让听众回望过往、回应彼此、走向未知的历程,忘了对话是我们聆听的初衷。

情绪的透支和审判之外,这也是一种警惕精英姿态的自我警示。

在哈佛毕业演讲讨论中,不断被提及的还有九年前何江的毕业演讲。

蒋雨融和何江,两位在哈佛毕业演讲台上的中国留学生,同样身处世界一流学府、同样讲述个体与使命,但网友的观感却天差地别。不只是内容上的差异,更在于姿态和视角的不同。

何江的演讲围绕自己在湖南农村被蜘蛛咬伤的真实经历展开。他没有回避贫困、无助、医疗资源缺失这些具体细节,他后来的“科学使命感”是从这些“具体的痛苦”出发,才显得真切可信。


(2017年何江在哈佛的毕业演讲)

从中,我们看到一个从具体经验出发的人如何将知识、使命与责任联系在一起。他并不试图感动听众,而是反思自己如何成为“能够行动的人”,这是一种“我参与,所以我改变”的逻辑。

而蒋雨融的演讲更像是“自我感动的产物”。她不断强调“身份”“多元”“倾听”,却没有提供她是如何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或位置去影响现实世界的具体实践。这种演讲容易滑入一种“价值表演”,它满足了讲述者的道德优越感,却没有行动与社会责任的后话。

这再次提醒我们,真正打动人的演讲不是完美叙述,而是真实、温度与人性。我们需要的也不是完美人物和宏大叙事,而是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轻拍另一个灵魂的共振性。

真诚的缺席,不只是这场争论的起始,也是我们对自己的镜像回望。审视蒋女士也在审视我们自身的底色,我们距离真诚和感动到底有多远?

(图片素材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什么时候吃降压药合适?早上空腹能吃吗?告诉你答案

什么时候吃降压药合适?早上空腹能吃吗?告诉你答案

游古史
2025-11-15 13:29:39
评论丨日本“没事找事”,触碰红线的政治豪赌必然惨败

评论丨日本“没事找事”,触碰红线的政治豪赌必然惨败

红星新闻
2025-11-14 18:33:42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泠泠说史
2025-11-11 15:43:31
王中磊陷债务危机,携全家搬出庄园住别墅,老婆愁眉苦脸消费降级

王中磊陷债务危机,携全家搬出庄园住别墅,老婆愁眉苦脸消费降级

振华观史
2025-11-14 17:30:13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若敢走错半步,将被万枚导弹轰炸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若敢走错半步,将被万枚导弹轰炸

流史岁月
2025-11-15 14:36:36
34岁“小枣”全运两连冠!女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能卷到天荒地老!

34岁“小枣”全运两连冠!女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能卷到天荒地老!

农村娱乐光哥
2025-11-15 12:19:46
中芯国际预警!

中芯国际预警!

中国半导体论坛
2025-11-14 18:01:03
日本计划恢复“大佐”等军衔旧称

日本计划恢复“大佐”等军衔旧称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4 10:26:16
机器人也开4S店了,中国首家7S亮相武汉

机器人也开4S店了,中国首家7S亮相武汉

陆弃
2025-11-14 14:33:22
观众打出9.9分,海外破44亿,《哪吒2》也压不住,年度黑马来了?

观众打出9.9分,海外破44亿,《哪吒2》也压不住,年度黑马来了?

靠谱电影君
2025-11-13 17:09:41
6子齐发威!火箭狂胜奇才还有3个好消息:谢泼德涨球乌度卡堵对了

6子齐发威!火箭狂胜奇才还有3个好消息:谢泼德涨球乌度卡堵对了

西蓝花影视
2025-11-15 15:05:33
毛主席的机要秘书谢静宜,她被开除党籍后说:我永远是党的女儿

毛主席的机要秘书谢静宜,她被开除党籍后说:我永远是党的女儿

大运河时空
2025-11-14 15:20:03
福建一厅级干部,当选新职

福建一厅级干部,当选新职

新浪财经
2025-11-15 11:46:45
全运会女团战况:孙颖莎缺阵河北不敌上海,王曼昱缺席张瑞扛大旗

全运会女团战况:孙颖莎缺阵河北不敌上海,王曼昱缺席张瑞扛大旗

烧体坛
2025-11-15 14:38:13
历史第1人!31岁汪顺游出了无人区:斩获全运第18金 200米混4连冠

历史第1人!31岁汪顺游出了无人区:斩获全运第18金 200米混4连冠

风过乡
2025-11-14 21:15:18
日本通告全球:高市早苗计划于2026年恢复自卫队“大佐军衔”

日本通告全球:高市早苗计划于2026年恢复自卫队“大佐军衔”

科技处长
2025-11-14 16:46:39
美法官裁定政府不得向波特兰部署国民警卫队 司法部提起上诉

美法官裁定政府不得向波特兰部署国民警卫队 司法部提起上诉

财联社
2025-11-15 15:23:34
眼里彻底没光了?杨瀚森三次定妆照变化真是越来越大!

眼里彻底没光了?杨瀚森三次定妆照变化真是越来越大!

田先生篮球
2025-11-12 22:02:06
柬埔寨“太子集团”首度发声:否认从事非法活动,辩称12.7万枚比特币4年多前被黑客窃取

柬埔寨“太子集团”首度发声:否认从事非法活动,辩称12.7万枚比特币4年多前被黑客窃取

红星新闻
2025-11-13 19:47:43
2025-11-15 16:24:49
知著网 incentive-icons
知著网
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官方平台
2286文章数 1029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七年级计算,很多同学不会化简求值

头条要闻

专家:我们对日本必须丢掉幻想 做好斗争准备

头条要闻

专家:我们对日本必须丢掉幻想 做好斗争准备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时尚
亲子
数码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教育要闻

来上课了——高一下核心词汇讲解(四)第3段

冬天的“销冠”,已被羽绒服预定

亲子要闻

为什么孕妇情绪不稳定?这就是原因,大家来看一看

数码要闻

曝疑似小米Watch S5将支持UWB技术 采用表冠设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