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正式入梅!长江中下游要开启“包月雨”模式。
![]()
老辈人说“芒种后逢丙入梅”,今年6月9号丙午日,正应了老黄历。现在气象上看,副高脊线慢慢北抬,暖湿气流正往咱这儿涌。未来十几天,湖北、江西、浙江多地要被阴雨“黏住”,三天两头落雨。
田里的水洼子快漫过田埂了,水稻拔节期最怕涝,得赶紧开沟排水。菜园子里的茄子辣椒,叶子都泡得发蔫,得搭个简易防雨棚挡挡。
山区种果树的老乡注意,连续阴雨天容易落果,地里要铺反光膜防潮。湖区低洼地的棉花苗,别让水泡了根,赶紧培土垫高苗垄。
家里存的稻种、菜籽,记得搁高处,底下垫木板,别让潮气给捂坏了。
![]()
有人说“入梅下雨好,庄稼喝饱长个”,可别忘了涝灾比旱灾还难缠。2023年隔壁县就因梅雨季排水不及时,千亩良田减产两成,这教训得记牢。
老辈传下的土法子挺管用,比如往墙角撒草木灰,能吸潮气防发霉。
咱现在也能结合新办法,仓库里放除湿机,比单纯开窗透气更省心。
还有人纠结今年是“水梅”还是“空梅”,依我看甭管哪种,早做准备最实在。梅雨季潮湿,鸡鸭鹅的窝要勤换干草,别让它们得皮肤病。
![]()
晒谷场上的农具,用完擦干净抹层油,不然锈得没法使。家里的老人孩子,雨天路滑少出门,菜园子别贪多跑,安全第一。
菜市场买菜少买勤买,梅雨季菜容易烂,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
种地就是跟老天爷搭伙过日子,他下雨咱排水,他出太阳咱晒粮。各乡镇农技站这两天都在下乡,有不懂的赶紧去问,别自己瞎琢磨。
未来三天还有中到大雨,今晚就把抽水机检查好,别等泡水了抓瞎。有人嫌麻烦:“年年梅雨都这么过,能出啥大事?”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
去年老张头没提前加固大棚,一场暴雨全掀了,半年心血全泡汤。咱庄稼人靠天吃饭,更得学会跟天气“较劲”,该防的险一个别漏。
今年梅雨季长不长?雨量大不大?
多盯着村头的大喇叭和天气预报。
最后再啰嗦几句:雨具备齐,沟渠挖通,物资垫高,吃食看好。
![]()
记住了:提前流汗少流泪,现在多干点,收成就稳当点。
今年是“水梅”还是“空梅”?
老乡们最近多盯着点天边的云,也别忘了互相帮衬。种地这事,从来都是人勤地不懒,咱把准备做在前头,老天爷也难不倒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