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中旬,一段画质清晰的视频出现在社交媒体上。
布莱恩·约翰逊(Bryan Johnson)——硅谷亿万富翁、自称“活体人类实验”的极致抗衰狂人——正安静地躺在一张医疗床上,手臂插着管子,血浆被抽出、再换入。
他的声音平稳,却让人脊背发凉:“我刚刚抽出了体内所有的血浆,并换上了新的。这是我的换血V2.0版本。”
![]()
一石激起千层浪。已经在2023年因“与17岁儿子换血”而饱受争议的他,如今又将抗衰老的实验推向了新高峰。
有人惊叹他在用亿万身家挑战人类极限,也有人批评他在进行现代版的“吸血炼丹”。但无论褒贬,这位将自己身体当成项目管理系统的富豪,正逐步将“青春”工程化——并试图打包出售。
1
从硅谷程序员到“时间的敌人”
今年46岁的布莱恩·约翰逊,出身并不显赫。他曾是普通程序员,却在2013年创办支付公司Braintree并以8亿美元卖给PayPal,一跃成为硅谷明星。
但在财富自由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买游艇,也不是投新项目,而是:开始系统性对抗衰老。
他组建了一支由30多名医生、科学家、营养师组成的团队,项目代号叫“蓝图计划”(Blueprint),宗旨是:“让我的身体器官比实际年龄年轻15岁。”
![]()
他的生活被细化到令人窒息的地步:每天吃固定摄入1977卡路里的植物饮食;清晨5点起床锻炼;吃54粒药丸;每月做全身核磁;定期接受高压氧舱、激光面部治疗和血液清洗……他把自己看成一个“算法驱动的生物工程项目”,而生命——是需要用数据纠偏的代码。
2023年,布莱恩做了一次更为惊人的尝试:他与自己17岁的儿子塔尔玛吉(Talmage Johnson)进行三代换血实验:
• 父亲布莱恩抽出自身血浆,换入儿子的;
• 儿子抽出血浆,换入其祖父(布莱恩父亲)的血;
整个过程由专业医疗团队完成,每一次注入都进行了细致血型匹配、抗体筛查、温控与追踪。
![]()
有人质问:这是科学,还是吸血鬼神话的现实翻版?对此,布莱恩坚称:“这是自愿的、透明的,也充满希望。”他表示,通过血浆置换,他在炎症因子、肝功能、睾酮水平等多项指标上都看到了“明显改善”。
根据布莱恩·约翰逊分享的帖子,他强调说,他在为自己体内做一次全血浆交换,而不是给自己注射儿子的血液。
第一步:将他体内现有的血液全部取出。
第二步:取出血液后,医生将能够从血液中分离血浆。
第三步:最后一步是用“5%白蛋白和IVIG”取代约翰逊血液中的血浆。
布莱恩·约翰逊在他的帖子中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发现是什么减缓了我的衰老速度,逆转了我的衰老损伤。”他强调了他们如何利用科学和数据找到逆转年龄的治疗方法。
![]()
约翰逊说:“我们遵循科学和数据,不管这些疗法看起来多么古怪。”
“我把体内所有的血浆都取出来了,医生说这是她见过的最干净的血浆。”他补充说,这是实验的第二阶段,之前他曾接受过儿子的输血。
“2023年我儿子给了我血浆。今天,我们正在做一个2.0版。”
![]()
在另一段视频中,他解释说,人体本身具备“清除废物的天然能力”,但有时候,“它无法应对现代社会中的负荷或某些毒素”,这也是他选择接受该项手术的原因。
“那么,把体内所有血浆都抽出来会发生什么呢?”他说,“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我完成了整个过程,感觉没什么变化,睡觉也照常。”
“对我来说,这并没有带来明显影响。但对于那些面临健康挑战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体验到能量和警觉性的显著提升。”
至于这是否会影响他的寿命,他表示:“就像所有事情都有蓝图一样,我们正在监测几十种生物标志物。我们会比较前后的数据,来评估这对我的身体究竟有什么影响。”
2
年轻血浆疗法的前世今生
布莱恩并不是第一个想到“年轻血浆”可以抗衰的人。
早在200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康博伊(Irina & Michael Conboy)夫妇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帕拉贝奥西斯实验”(Parabiosis)。
![]()
他们将年轻小鼠与年老小鼠通过血管外科手术连接,使两只老少鼠共享一个血液系统。结果发现:
• 老鼠的肌肉再生能力提升;
• 大脑神经元连接数量增加;
• 肝脏纤维化减缓。
![]()
紧接着,斯坦福大学等机构陆续重复实验,确认了年轻血液中含有某些特定“青春蛋白”如GDF11,可以促进细胞修复与新生。但当科学家尝试将此技术人类化时,问题随之而来:
• 人类衰老机制比小鼠复杂得多;
• 青春蛋白是否能穿越血脑屏障尚未确定;
• 大剂量血浆置换可能诱发免疫紊乱、传染病风险。
2019年,美国FDA曾专门警告“不应轻信年轻人血浆输注的抗衰效果”。但阻止不了资本涌入:多家初创公司尝试出售“青春血疗法”,甚至有富豪以高价招募“年轻健康捐献者”。
布莱恩的实验,不过是将这条赛道推向了更高调、更公开、更工业化的阶段。医学界:他是勇敢的先行者,还是精致的炼金术士?
面对他的种种“壮举”,医学界态度极为分裂。正面观点认为:“布莱恩的项目虽然有争议,但在透明记录数据、医学监督方面做得相当规范。他或许可以为延缓衰老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样本。”但更多医生表示担忧:“任何未经大规模双盲试验的治疗,都不应在公众中被神化。‘青春血’可能是一种过度简化的商业口号。”
此外,伦理问题也日渐突出:
• 捐献是否真的“自愿”?
• 是否诱发出一批“血浆猎人”?
• 年轻人是否会被迫为富人“输送青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发出特别声明,提醒:“血浆商业化可能带来跨国道德滑坡。”
![]()
网友热议:恐惧、讽刺与哲思齐飞在这段“换血V2.0”视频发布后,社交平台上评论如潮:
- 这不是科幻小说,这是硅谷现实版《吸血鬼日记》!
- 青春蛋白这件事根本没搞明白,他就敢拿全身血做实验?我敬他是条汉子。
- 下一步是不是“青春奴工”?年轻人不够用了怎么办?造一个?
- 说实话,如果我有钱,我也想延长10年健康寿命。但代价呢?他背后的代价我们看不到。
- 他是疯子,但也是天才。有人把财富拿去炒房,他拿去探索生命边界。这很矛盾,也很迷人。
- 别神化。血浆疗法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能延寿,甚至存在凝血障碍等风险。普通人千万别轻信微商版“青春血”。
3
死亡与青春之间:他的哲学
在多次采访中,布莱恩被问及同一个问题:“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他常常回答:“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没有选择权的死。”
他把衰老视为“系统性生物漏洞”,认为未来技术有可能修复它。而在这一天到来前,他愿意做那个先行尝试者。但也有人质疑,这是否只是用科技包装的恐老焦虑?
![]()
面对镜头,布莱恩不否认:“是的,我确实焦虑。焦虑父亲变老,焦虑儿子受限。我想找到逃逸出‘时间牢笼’的方法。”他说自己曾是一名抑郁症患者,青春期因家庭创伤封闭内心。也许,战胜死亡,是他与过去和解的一种方式。
当青春变成奢侈品,我们该警惕什么?
布莱恩·约翰逊之所以引人关注,不仅因为他有钱、敢试,更因为他打破了一个禁忌话题:“衰老是否只是可被破解的生物程序?”当青春可以通过“输血、换浆、清洗”来延续,它就有可能从自然规律,变成财富等级的附属物。
![]()
如果未来,只有富人才能定期“换血抗老”、用干细胞修复器官、定制遗传代码——那么,寿命也将变成阶级差距。而布莱恩的出现,不过是让这一切提前预演。
他是异类,但也是镜子。照见了我们对老去的恐惧,也照见了科技在欲望驱动下的疯狂边界。技术没有原罪,但滥用技术的人类,值得反思。毕竟,与其寄望他人青春的血浆,不如先养好自己每天的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