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爽
理性天蝎女
治拎不清、玻璃心、拧巴症
点燃你自律的心
![]()
前段时间,我们全家跟团到武隆旅行。
路上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细品至今。
我们当天乘坐一辆旅行大巴前往武隆,我们仨坐在最后一排。
当车停到服务站时,很多人下车休息。
在我左边靠窗位置的男游客,跟他前排的女游客交涉,因为女游客座位后仰,让他的腿无处安放。
女游客温和地说,她前面的游客也后调椅背,建议男士后调。
男士解释最后一排的座位无法放倒,他再三强调腿放不下。
女游客转过身来,温和坚定地说,座位这么设计,为了给人提供选择,设计者肯定试验过,后仰角度对后排座位的影响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您的腿放不下,不是因为自己椅子后仰了30度,一是因为您的腿太长,二是前后排座位距离太近。
男游客找来导游,导游把女游客前面那个暂时下车的游客的座椅调直,希望她也调直。
女游客却说,前面的人等会可能还会后调椅背,路途很远,自己腰不舒服,需要睡觉,如果受不了,可以换座。
导游说前面有个空位,男游客离开前,留下一句“在哪都能遇到奇葩”。
车子开动后,女游客好像很快就睡着了,因为她没看手机,眼睛闭着,身体随着车的转向和行进松软地晃动。
我在后续旅行中,看风景之外,也会关注她。
她一个人旅行,参观地质奇观展览馆时,她积极地跟在讲解员身边,好奇地看,专心地听,似乎全然没被影响心情。
写这篇文章,我的旨不在评论她的椅背该不该调直。
换作是我,我不会放倒椅背,前面的座位后仰15到30度,我都能接受,下调45度以上,我才会提醒对方,你快躺到我怀里来了。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说实话,我欣赏女人捍卫自己的空间和感受,不随便让渡自己权利的态度,但尽量把争取的额度,用在大事上。
我这几年的课题是,重视与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习惯了宽以待人,严以待己,给别人添麻烦的事,我要少做,别人给我添麻烦,我要少在意,是不是幸福者,都最好先退让。
但旅程中的女游客,哪怕感受到周围人传导过来的压力,也能不急不躁、有理有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维护自己的感受,捍卫自己的空间。面对冲突,温和勇敢,维护成功后,没有内耗,迅速翻篇,享受成果。
抛开她争取的标的不管,她争取的决心,给我很多思考。
![]()
(插画师:Tigran Saloyan)
![]()
旅行回来,女儿拿着特产和糖果,兴高采烈地去找她在小区的小伙伴玩。
本来都好好的,有一款零食,我只准备了一份,两个小女孩都喜欢。
我女儿因为另一个女孩吃得多,当场不高兴。
我们双方家长突然很难做人。
女孩的家长说,拿出带来的玩具,希望转移注意力。
我对女儿说,零食和小伙伴分享才好吃。
但女儿撇着嘴,不高兴,后来不欢而散。
那天女儿睡着后,我脑子里全是女儿委屈的眼神。
我反思自己,为了营造大方感,不顾女儿的感受,对女儿的说教,硬让她懂事。
其实,分享应该是满足感的溢出,自己做主的选择。
当我在鼓励或要求她分享时,仿佛在告诉女儿,别人的评价、场面的和谐、家长的面子,都比你的感受重要。
如果能时间倒流,我会改成说:
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零食,没有吃够,反正零食是你的,分不分享,你说了算。如果你想分享的话,你可以说,你一颗我一颗,如果你不想分享的话,你就说我要吃这个,那个你要不要试试,你吃一会,再决定要不要分享。
而不是强制女儿分享,做人就要大大方方,没人愿意和小气鬼一起玩,你是大的,你让让小的,你是小的,你争不过别人。
我希望女儿学会在乎和维护自己的感受,我相信善待自己的她,也容易善待别人。
![]()
有次参加友人的聊天局。
一个朋友说,最近加班多,领导找人帮她分担。
这时有人说她领导体恤下属。
朋友打断说,“哪呀,基础岗位的加班情况更严重,但领导没管,领导体恤我,是因为我手上的业务重要,而且别人不懂也不会,领导之前经常叫我抽时间分享独家技巧,我得有所保留,不然岗位难留”。
她对领导派来的人满怀戒心,那些自己不探索,没走过弯路,直接套用自己经验的人,很可能撬走自己的客户,取代自己的位置。
有人附和,安全感给足,自然分享,分享后更没安全感的分享,属于胁迫。
我之前也曾听某大厂的前经理说,你的技能越核心,越要牢牢地掌握在手里。
也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反正他直接上结论,“领导让你公开核心技能,不是为了培养团队,而是合法掠夺你的职产资本。”
你累积的数据模型,被说成应该共享;你独创的运营方法,变成了团队智慧;你探索的高效工具,成了新人必学。
你的绝活,变成了基础操作,你的价值,被稀释到平均值,你的不可替代性,被断崖式砍断。
夸你厉害,哄着你分享,说你辛苦,派人帮你分担,然后一步步把你架空,边缘,挤出。
我初入职场时,带自己的人,经常随口一说,随便一教。等我带新人后,愿意掰开了揉碎了地教给别人。
尽管那时公司流动性大,我还是饶有兴趣地琢磨,怎么讲能让新人更快上手,提高正确率。
那时的职场是增量时代,我觉得这样的分享,可以锻炼表达,加深业务理解。
每个季度有案例分享比赛,我得了名次,直接给现金奖励。
但我也理解存量时代打工人的不安全感,担心无私,导致无业。
![]()
最近我津津有味地看完《她来劈开这山》,其中有个新编童话,叫“城主的饥饿晚宴”。
城主每50年举办一次晚宴,被选中的人必须去,但大多数人一去难回。
有对姐弟被选中后上路,一路上,面对食物匮乏,弟弟开口求分享,姐姐把最好的食物给弟弟,面对天寒地冻,弟弟张嘴求分享,姐姐把身上的羊皮给弟弟。
后来,姐姐一个人被困在冰雪中,沦为炮灰,看到穿熊皮的姑娘,姐姐希望姑娘分享温暖。
姑娘毫无愧色地拒绝了代表高尚无私的分享需求。
姑娘说:我可以救你出来,但我没有办法跟你分享熊皮,因为我也很需要它,除非你用什么东西和我交换。
后来姐姐用自己的狩猎能力作为交换,她俩到达目的地。
被教导慷慨和善良的人,总是选择分享,放弃衡量自我价值,把自己的物品和能力,当成别人随意取用的免费商品,以此作为相处原则。
作者病鹤斋指出,“分享是在满足自己之后的善举,被要求的分享,是一种掠夺”。
自己在不够、欠缺的情况下,优先做的事是争取,而不是分享。
我想起电视剧《山花浪漫时》中,张桂梅校长建立的华坪女子高中,初始条件有限,学生得去隔壁学校的食堂去吃,去晚了就吃不上饭,张校长去反应,也没有改变。
后来,张老师早起叫学生起床,掐着秒表,测算时间,合理分流大家洗漱、上厕所的时间,女生们才顺利吃上饭。
当隔壁学校的本校学生不够吃时,饭不够的问题才被解决。
市场环境中,公司的存活或壮大之道,就是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都需要去争取、竞争、抢占。
所以一些总在吃亏的老实人、善良人、老好人,搞清楚自己是不够、刚够还是足够。
不够时快争取,刚够时要交换,足够后才分享。
作者简介:梁爽,我爱自律,自律爱我。新书《把自己重养一遍》、《糟糕,今天内耗又超标》、《当钻牛角尖,遇到四象限》,公众号:哪梁爽哪喜庆 ,微博:@梁爽笑抽筋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