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在“最佳生育时机”面前,“最佳生育年龄”不值一提

0
分享至

“多子多福”这个词,是很多老人的信仰,也是他们对婚姻的认知。

在70年代以前,人们对生娃是想生多少个就生多少个!所以我们的奶奶辈,兄弟姐妹都很多,五六个算少的,十来个的也不少见。

那时候,儿媳妇和婆婆一起坐月子的事,就很常见。

她们可没有超过35岁就不生了的想法,也没有优生优育、最佳生育年龄的条条框框。

对她们来说:能生,就是最佳生育时机。



01 人口压力:人口翻倍与计划生育

经历过战争、饥荒,上世纪的人对人口有超强的执念:人力就是生产力!人多力量大!

他们生孩子是为了家里的劳动力得到增长,也为了稳固家族的地位和传承。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口问题来了!

可以从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人口增长得多么离谱!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是5.8亿人,到1990年的11.3亿,37年时间,人口翻倍!

人口翻倍是什么概念?要知道适龄生育的女性,远不足总人口的1/4,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女性,在那时候至少生育4个孩子,才能做到把人口翻倍!

“有了就生”,对他们来说好似稀疏平常。

什么时候开始不生了呢?50年代末,国家提倡计划生育,开始不让你生那么多了。

在60年代初期,天津市实行了免费“结扎”和人工流产手术,在当时计划生育工作方面,这一动作可以说是取得了突出举措和成效。

然后计划生育政策向由城市延伸至农村,但这时候只是倡导,还没有到强制的阶段。

1971年计划生育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只生2个政策。出生在70年代的爸爸妈妈们,他们大多有三五个兄弟姐妹,当然不是他们不能有更多的小伙伴,而是没机会了。

因为在1978年,计划生育载入了宪法,明确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所以,奶奶辈们没法再生了,再生就犯法了!

那怀上了怎么办?要么流产要么引产。所以已经有了几个子女的她们,基本都会选择节育措施,不让自己生了。

“优生优育、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的响亮口号,也是在那几年提出的,横幅和大字不知在各大砖墙上挂了多少年!



到了1980年,只生一个的政策在党员、团员里被实行,也就是那时常见的“要么保铁饭碗工作,要么只生一个”。所以,80后是独生子女的“先祖”,他们独享家里的资源和宠爱,但也被迫独自承担4个老人的养老。

独生子女政策,一直到2016年才结束。在这政策期间,有很多人选择悄悄“躲起来”生第一个孩子。因为怕是女孩。

8090年代的农村,很多刚出生的女婴儿,都会被家人带到偏僻地区的亲戚家躲着。没有良心的人家,甚至会遗弃女婴。

我一度觉得,现在很多家庭更喜欢精养女孩,是因为她们的妈妈把自己曾经缺失的爱与期望附加在自己女儿身上了。

02 生育压力:对生育的改观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人的思想也在进步。安定的环境,让我们已经从生理层次的生命需求,一步一步进展到更高层次的安全需求、自我需求。人们不再只关注生命的传承,而是价值的体现。

对待生育,他们不再认同“人多力量大”,反而从“优生优育”中,提取出“最佳生育年龄”。

但2021年的三胎政策开放,可以窥见:所谓的最佳生育年龄,也已不能成为生育的吸引力口子。

反观近几十年的生育政策,人口就是时势的走向:有需要人的时候,你就多生;不需要的时候,你就少生。

而对现代女性而言,在国家安定的情况下,除非强迫她们生几个,不然什么最佳生育年龄,什么延续香火,在她们眼里,什么都不是!

她们想生的时候,最佳生育年龄的23-30周岁是个参考。

不想生的时候,没钱养娃,生了没人带,生娃影响升职,没精力培养,没法接送上学......永远有原因。

所以,她们缺的是一个“最佳生育时机”,而不是最佳生育年龄这种无关痛痒的提议。

03 生育的痛点:背后全是钱

给一口吃的就能养活孩子的说法,现在是被唾弃的。我们跨越活下去的鸿沟,迈向的是“好好”活下去的未来。

我们都希望孩子来到世上是幸福的,而不是来吃苦的。而有钱,会少吃很多苦。

短时间内,大部分人都不能被“天降横财”,那降低生活的成本呢?当然这不是说降低生活质量,而是开支和物价。

当生娃养娃的成本降低,那最佳生育时机就成熟了。

一,生育成本

从怀孕到生产期间的费用问题。孕期产检费用大多在3000-10000元,生产费用3000-15000元。

这两笔钱都只能报销一小部分,大部分需要自费。而对普通家庭而言,1万元也不是小数目。

二,婴孩养育成本

小孩从出生到3岁之前,主要开支尿不湿、奶粉、医疗,每个月大概1500-3000元,当然不包含早教费用。很多人一个月收入也才3000元,连养一个孩子的费用都不够。

三,带养成本

双职工家庭,只能让家里老人来带小孩,不然只能请阿姨,至少4000元/月。这可能又是一方夫妻的收入。

而老人来带的,多少会产生更多的家庭矛盾,谁来应对?谁来化解?谁来承担?

四,教育成本

都说不要鸡娃,但谁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将来平庸无才,过得艰辛。兴趣班、课外班,又有几人能不报?一年三五万打底。

五,住房成本

多一个娃,就需要多一间房,房能买得起?真羡慕上世纪的住房分配啊!

这五项成本,降低一半,独生子女就很少了。能降一大半,三胎不会远。

至于怎么才能降低?这是个好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也期待破局的那个人。

结语

当一个女性愿意冒极大风险生育孩子时,除了她自愿还是她自愿。

你有信心能养育几个孩子?二胎、三胎计划什么时候进行?

说说你的看法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奥巴马吐露大实话:中美没打起来,中国的“忍耐”才是终极底牌

奥巴马吐露大实话:中美没打起来,中国的“忍耐”才是终极底牌

丹徒生
2025-11-09 09:37:40
卫士长回忆刘少奇去世时情景:没有哀乐,没有亲人,没有真实姓名

卫士长回忆刘少奇去世时情景:没有哀乐,没有亲人,没有真实姓名

帝哥说史
2025-11-08 06:35:03
意甲最新积分战报:米兰掉链子,尤文屡攻不下,榜首易主

意甲最新积分战报:米兰掉链子,尤文屡攻不下,榜首易主

足球狗说
2025-11-09 06:20:21
3-0狂胜+升至英超第二!切尔西新核2助封神,21岁天才破生涯纪录

3-0狂胜+升至英超第二!切尔西新核2助封神,21岁天才破生涯纪录

听我说球
2025-11-09 11:06:08
大米公司为什么被全网群嘲?这两点就够了!

大米公司为什么被全网群嘲?这两点就够了!

宏哥谈商道
2025-11-06 19:00:03
“死神”嘲讽鸽武缘:太可怕!能把人脑浆扇出来,国内禁止他比赛

“死神”嘲讽鸽武缘:太可怕!能把人脑浆扇出来,国内禁止他比赛

念洲
2025-11-09 10:31:07
降温才发现:今年不流行羽绒服了!满街都在穿“奶奶棉服”,洋气

降温才发现:今年不流行羽绒服了!满街都在穿“奶奶棉服”,洋气

时尚穿搭生活馆
2025-11-06 09:37:37
佩洛西宣布后年退休,引起多方议论

佩洛西宣布后年退休,引起多方议论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8 08:54:19
12306购票“价格最低”有多低?这些线路均有票价优惠

12306购票“价格最低”有多低?这些线路均有票价优惠

新京报
2025-11-09 07:54:40
山姆会员卡260元和680元的区别,是情绪价值还是品质的保证?

山姆会员卡260元和680元的区别,是情绪价值还是品质的保证?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6 12:36:02
两蒋灵柩现状:台湾不想要,亲人懒得管,“台独”分子泼油漆泄愤

两蒋灵柩现状:台湾不想要,亲人懒得管,“台独”分子泼油漆泄愤

老闫侃史
2025-11-01 12:30:03
张家界“爱国贼事件”:傻X式爱国,是个巨大祸害

张家界“爱国贼事件”:傻X式爱国,是个巨大祸害

麦大人
2025-10-13 15:29:56
福建舰设计师团队:以80后年轻人为主!

福建舰设计师团队:以80后年轻人为主!

极目新闻
2025-11-09 11:48:19
全运会男篮8强对阵出炉!辽鲁喜相逢,四川碰上北京,广东真幸福

全运会男篮8强对阵出炉!辽鲁喜相逢,四川碰上北京,广东真幸福

萌兰聊个球
2025-11-08 22:08:48
掘金117-100轻取步行者,约基奇32+14+14+8失误,内史密斯25分

掘金117-100轻取步行者,约基奇32+14+14+8失误,内史密斯25分

懂球帝
2025-11-09 12:41:05
阿森纳战平桑德兰,尽显颓势,曼联潇洒平热刺,尽显联赛王者之气

阿森纳战平桑德兰,尽显颓势,曼联潇洒平热刺,尽显联赛王者之气

新新自圆其说说体育
2025-11-09 13:34:12
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彭华松任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

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彭华松任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

澎湃新闻
2025-11-08 14:00:30
纪念“中国最后一位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

纪念“中国最后一位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

难得君
2025-11-08 08:57:11
为啥男人宁愿付出巨大代价也要离婚?网友:因为命比钱重要,自由

为啥男人宁愿付出巨大代价也要离婚?网友:因为命比钱重要,自由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6 16:27:51
这是吴石将军牺牲时的真实照片,绳子绕颈,害怕他临刑时大喊口号

这是吴石将军牺牲时的真实照片,绳子绕颈,害怕他临刑时大喊口号

大国纪录
2025-10-30 09:56:59
2025-11-09 13:44:49
她途拾光
她途拾光
用文字书写成长故事|寻找被遗落地闪光点|拾取那些熠熠生辉的美好时光
38文章数 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恭喜!香港知名女星二胎生女,曾被告知染色体异常,智力恐有缺陷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上涨0.2% C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本地
旅游
家居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真正的因材施教!一高中实行单科分层走班制,家长:建议全国推广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记者Vlog丨探秘大埃及博物馆小众宝藏打卡点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