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文穷
在茂名这座充满魅力与底蕴的城市,“茂名非遗半小时”宛如一座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桥梁,将珍贵的非遗文化带到大众身边。5月24日这天,午后大雨倾盆,直至傍晚六七点,仍有零星雨滴飘落。然而,仿佛上天眷顾,临近19时50分,雨完全停歇。雨后空气格外清新,一扫南方五月的闷热,带来丝丝凉爽,为当晚活动营造了绝佳氛围。
荣耀开篇,传承新篇
晚8点,文化广场灯火辉煌,一场以化橘红中药文化为主题的精彩活动在此盛大举行,为观众呈现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活动在主持人刘静怡热情洋溢的话语中拉开帷幕。她笑容满面地向现场及线上观众问好,并兴奋地宣布:“就在昨天,5月23日,茂名市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在这荣耀时刻,“茂名非遗半小时”的舞台开启崭新的篇章。”刘静怡还介绍了本次活动由众多部门指导、承办,以及广东众和化塑股份公司的大力支持,代表各方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这一开场,不仅点明了活动的重要意义,也让观众感受到了活动背后强大的支持力量。
![]()
活动在主持人刘静怡热情洋溢的话语中拉开帷幕
千年瑰宝,橘红亮相
紧接着,主持人向观众介绍化橘红:“这颗产自广东化州的神奇果实,有着‘南方人参’和‘一片值千金’的美誉。它拥有16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清时期便是朝廷贡品。2012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8月又纳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她细致阐述了化橘红独特的生长环境——化州特有的礞石土壤,赋予其浓郁的香气与显著的药效,能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稳居“十大广药”之列,且广泛应用于医疗、茶饮、药膳及工艺品制作等诸多领域。
![]()
市民现场品尝化橘红茶饮
话音刚落,志愿者们便有序地拿着化橘红果脯、爆珠、润喉糖等试食产品,穿梭在观众席间。大家一边聆听着化橘红的奇妙之处,一边品尝着美味,对化橘红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李锋与橘红的传承之路
化橘红的炮制技艺极为讲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锋女士的闪亮登场,将活动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主持人介绍:李锋是化州化橘红李氏橘园第二十四代传人,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20多项省级及以上荣誉。
![]()
李锋(右)介绍化橘红历史
李锋回忆起与化橘红的渊源,感慨地说:“我从4岁起就跟着爷爷在化橘红地里劳作,听他讲种植知识,那些童年时光仿佛就在眼前。记得有一次,我贪玩没看住火候,还被爷爷打了手心呢。”爷爷对品质的严苛要求,深深烙印在她心中。李氏橘园起源于明朝成化年间,爷爷传承下来的炮制技艺及种植技术,李锋铭记于心。
谈到传承观念的转变,李锋说:“李家化橘红技艺原本有不外传的祖训,我也曾有过顾虑。但随着对文化理解的加深和公司的发展,我意识到它属于大众。”她的公司每年为600多户农户提供10万株化橘红幼苗及技术、销售支持,还制定传承计划,每年多次组织人才培训,每次培训超百人,培训期间包食包住。此外,公司投资建立的化橘红博物展览馆、化橘红文化馆和化橘红科技馆,已成为国家级3A景点与旅游亮点。
随后,李锋现场展示化橘红炮制技艺,压片、压果等工序,她手法娴熟,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与传承,让观众近距离领略到化橘红炮制的精妙。
![]()
![]()
李锋在台山展示化橘红炮制技艺。
封坛祈愿,文化绵延
在化州,“有喜事,封一坛化橘红”是一项极具特色且深入人心的传统习俗。主持人饱含深情地解释道:“每逢家中添丁,新生命带来无限希望;或是结婚,缔结美好姻缘;亦或是金榜题名,开启人生新征程等这些喜事,人们都会怀着无比喜悦与虔诚之心,精心挑选上等化橘红,封存在特制坛中。这不仅寓意着将这份喜悦与福气牢牢封存,更祈愿化橘红能如同忠诚的守护者,为家人带来健康与平安。而且随着时间的流转,这坛化橘红会愈发珍贵,药效也会更加醇厚。”
![]()
“有喜事,封一坛化橘红”仪式
紧接着,封坛仪式在众人的期待中正式开启。邀请到“中国好人”吴振贵、陈世强,化州市互联网协会党支部书记彭茂勇,化橘红中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杨量添,以及多位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化州企业家上台。在封坛司礼周贤富有感染力的引导下,一坛坛上品化橘红被送上舞台,坛中化橘红果散发着千年的芬芳,仿佛诉说着化州人民对健康和未来的美好追求;封坛嘉宾也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步伐稳健地来到坛罐前。随着封条被请出,封坛嘉宾庄重而肃穆地用封条把他们对化橘红的热爱、对健康的向往封存在精致的坛罐之内,一条彩绸也随之披在坛盖之上,美好的生活随着彩绸飘扬。最后,封坛嘉宾指捻印泥,为封条签章,为这一坛流淌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对健康生活的期盼的化橘红加上时间的封印。
![]()
“有喜事,封一坛化橘红”仪式
一系列流程庄重而有序,坛坛化橘红承载着美好寓意,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观众们深刻感受到化橘红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深厚文化内涵。
互动体验,欢乐共享
在品尝化橘红产品后,进入有奖问答环节。主持人面带微笑,真诚地感谢赞助企业为活动慷慨提供化橘红药食同源产品和礼品。随后,她走到台下,向群众巧妙地提出创文巩卫和化橘红相关问题。观众们热情高涨,纷纷积极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答对者满心欢喜地收获化橘红文创产品及即食产品。大家一边回味着化橘红的美味,一边踊跃回答问题,欢声笑语回荡在广场,在互动体验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化橘红的认识。
![]()
有奖问答环节
方言小剧,演绎传奇
化橘红中药文化犹如一条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流淌着无数动人心弦的故事。省级非遗项目《化橘红中药文化》之方言小剧《橘红传奇》在众人期待中精彩上演。
舞台之上,化州市夕阳红歌舞团的演员们凭借精湛的演技,将一段尘封于历史的故事鲜活呈现。故事发生在明代化州,一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知县,为了百姓日夜操劳,不辞辛劳。长期的积劳成疾,让他染上了久治不愈的咳嗽,身体每况愈下。就在他备受病痛折磨之时,一次偶然的机缘,让他发现了化橘红这味神奇的良药。借助化橘红的奇妙功效,知县不仅治愈了自身顽疾,更将其用于济世救人,为当地百姓带来了福音。
![]()
省级非遗项目《化橘红中药文化》之方言小剧《橘红传奇》展演
演员们用那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方言,配合精彩跌宕的剧情,仿佛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时光之门,将大家瞬间带入那个遥远的历史情境之中。
圆满落幕,文化生辉
随着方言小剧《橘红传奇》的落幕,当晚“茂名非遗半小时”化橘红中药文化专场活动也步入尾声。
在这个雨后清凉、空气清新的美好夜晚,这场活动如同一束璀璨的光,照亮了化橘红中药文化的传承之路。从化橘红的历史渊源娓娓道来,到其炮制技艺的精妙展示;从充满美好寓意的封坛仪式,到趣味横生的互动体验,每一个环节都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观众们在这50分钟里,沉浸式领略了化橘红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化橘红,这颗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
【作者简介】文穷,林勇笔名。茂名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供职于体制,现已无案牍之劳形。平素钟情文学,崇尚工匠精神。愿在滚滚红尘中保持一片独立与宁静。习作常在省市级报刊和公众号发表,有获奖。
来源:茂名日报
作者:文/文穷 图、视频/岑稳
编辑:黎永艳
初审:刁爱惠
终审:梁 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