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雁翔夜游上海青浦朱家角古镇留影
夜游青浦朱家角古镇
周雁翔
在上海青浦白鹤镇打造绿色生态家园与文化基地一年有余,中间喜欢古镇文化的我寻觅着周边所有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欲建立一个“华夏古镇文化研究院”,期间慕名去过附近的周庄、南浔、乌镇、西塘、同里等,甚至也去了新建的湖州龙之梦南太湖“古镇”可竟然不知在我身边最近的竟然有这么一个别具一格的朱家角古镇。得此消息,如获至宝,恨不得马上去见识欣赏,已经等不得明天了。虽然晚饭后天色已经很晚,大家兴致勃勃一致决定,夜游朱家角。
暮色像一层轻柔的纱,悄然笼罩了青浦朱家角古镇,为这座千年古镇披上了一件神秘而迷人的外衣。我怀揣着期待,踏入这夜色中的水乡,一场如梦似幻的夜游就此拉开帷幕。
《古镇小夜曲》摄影:周雁翔
沿着石板路缓缓前行,脚下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发出沉闷而又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低吟着古镇的悠悠往事。街边的店铺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晕染出一片温馨的氛围。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在灯光的勾勒下,宛如展翅欲飞的鲲鹏,诉说着往昔的繁华。这些明清时期的建筑,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历经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古镇无数个日出日落。
上海青浦朱家角古镇的思考
走着走着,便来到了放生桥。这座上海地区最大、最高的五孔古石拱桥,横跨在漕港河上,宛如一条巨龙横卧波心。桥身上的石板被磨得斑驳,却更添几分古朴韵味。站在桥上凭栏远眺,漕港河两岸灯火辉煌,水面波光粼粼,倒映着五彩的灯光,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一艘艘游船缓缓划过,船桨划破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将水中的灯光揉碎,如梦如幻。桥边的垂柳依依,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与河水低语。
从放生桥下来,拐进一条幽深的小巷。巷子里灯光昏暗,却别有一番宁静的韵味。偶尔有几户人家透出昏黄的灯光,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让人心生温暖。脚下的石板路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光,路边的墙壁爬满了青苔,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走着走着,眼前豁然开朗,一座精致的园林出现在眼前,这便是课植园。课植园里灯火通明,亭台楼阁在灯光的映衬下,宛如一座梦幻的宫殿。园内的假山怪石嶙峋,池塘里荷叶田田,荷花在灯光下若隐若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沿着曲折的回廊漫步,欣赏着园内的美景,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此时,园内正上演着一场昆曲表演,婉转的唱腔、优美的舞姿,让人陶醉其中,感受着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离开课植园,来到了热闹的北大街。这里号称“长街三里,店铺千家”,虽然如今已沉淀为历史的回响,但沿街亮灯的各类特色商铺,仍让人遥想当年 “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的盛景。一家家店铺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精美的手工艺品、香甜的特色小吃,还有香醇的黄酒。走进一家小吃店,点上一份扎肉和阿婆饼,肥而不腻的扎肉入口即化,外皮酥脆、内馅香甜的阿婆饼让人回味无穷。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感受着古镇的烟火气,惬意无比。
沿着河边漫步,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河面上飘荡着一艘艘小船,船头挂着红灯笼,在水面上摇曳生姿。远处的阿婆茶楼灯火通明,传来阵阵评弹声。走进茶楼,找个临窗的位置坐下,点上一杯香茗,听着那软糯的吴侬软语,欣赏着窗外的夜景,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此时,身心都沉浸在这江南水乡的温柔夜色中,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夜渐深,古镇的灯火依然璀璨。我带着满心的欢喜与不舍,离开了这座迷人的古镇。夜游青浦朱家角古镇,就像一场与历史和自然的约会,让我领略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虽然夜色朦胧,脚步匆匆,但是,丝毫没影响我们对古镇的兴趣与感受,这里的点点滴滴无不给我们留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我想这里竟然成为了我们华夏绿色生态空间的休闲潇洒的惬意之地和我们相得益彰的后花园了。
乙巳年初夏于上海青浦白鹤
绿色生态培训康养基地
作者:周雁翔在朱家角古镇
周雁翔当代作家,诗人。文化创意策划设计师,曾任图书馆、博物馆、蒲松龄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职称。
现任: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国丝路文化促进中心主席,中华文化促进会聊斋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高级文化艺术顾问,和平文化倡导者《母爱撑天世界和平文博览园》创意策划设计者,荣获“和平使者”称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