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军事理论丰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本是战犯,被聘为军事教员
大多数国军将领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军事理论很好,但到了战场上却不怎么会打仗,用“纸上谈兵”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不过,正是他们丰富的理论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建国后,中央军委决定建立南京军事学院,为新中国培养军事人才,首任校长就是开国元帅刘伯承,他是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毕业生,当教员是没问题的,但只有他一个人也不行呀,所以要对外招聘教员。
![]()
解放军大多数将领,都是自学成才的,实践可以但理论就不行了,所以刘伯承就想到了从国军将领中选一些教员。
国军将领都是解放军的手下败将,关进了战犯管理所,刘伯承首先想到的是陈颐鼎。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王耀武是他的同学,是国军少有的战将。
陈颐鼎虽然打仗比不上王耀武,但他的理论水平在三期中排第一。他参加过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淞沪会战、南京会战等重要战役。
![]()
抗战胜利后,陈颐鼎曾到台湾接受日本投降。然而,在面对解放军时,他的理论知识不管用了,最后在山东金乡被解放军俘虏。
1949年10月,陈颐鼎本来以为自己要被判刑、处死,结果刘伯承来找陈颐鼎,说要聘请他当南京军事学院的教员,让他受宠若惊。
陈颐鼎也有自知之明,推辞说自己都被打败了,怎么敢给打胜仗的将军当教员。刘伯承说先别着急决定,再考虑几天。
![]()
过了几天,刘伯承又来找陈颐鼎,他的态度还是不去,说自己没那个能力,还是解放军将领的军事水平更高。
抗战中,我军没有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会战,而陈颐鼎有这方面的经验,在黄埔三期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所以刘伯承还是坚持说他可以胜任教员的工作。
陈颐鼎看刘伯承态度坚决,就表示还要再考虑一下,刘伯承就走了。几天后,刘伯承如约而至,问陈颐鼎考虑的怎么样了。
![]()
陈颐鼎说,你都“三顾茅庐”了,这么有诚意,如果我再拒绝,就太不厚道了,便答应了做教员的事儿。刘伯承很开心,立刻吩咐了一桌菜,和陈颐鼎好好喝了一顿。
从战犯到军事学院的教员,身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是因为陈颐鼎具有丰富的军事理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看来多读书还是有好处的。
![]()
在军事学院当教员时,陈颐鼎结合自己在战场上的经验和教训,把丰富的理论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了解放军将领,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这篇文章对您有用吗?如果觉得有用,请大家给我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都学到技巧,下次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有用的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