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局势已恶化,又一国将介入台海?美军通知李在明,优先对付解放军

0
分享至

“美军将提供全力支持”,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11月4日在首尔向韩国方面做出明确保证。就在几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已批准韩国建造核动力潜艇,并指定这些潜艇将在被韩国韩华集团收购的费城造船厂建造。



这一决定标志着美国对亚太盟友战略的重大转变。韩国总统李在明在10月29日与特朗普会谈时,直接请求美方向韩方提供核动力潜艇所需的核燃料。出乎意料的是,特朗普不仅一口答应,还扩大了合作范围——从单纯的燃料供应升级为共同建造核潜艇。

韩国的核潜艇梦,二十年曲折路

韩国对核潜艇的追求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当时韩国海军提出建设“蓝水海军”的构想,核潜艇作为远洋作战能力的核心装备,自然成为追求目标。1994年,时任总统金泳三甚至指示韩国原子能研究所开发核潜艇用反应堆。



金泳三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03年。时任总统卢武铉批准了“362倡议”,计划建造三艘4000吨级核潜艇。按照原计划,韩国将在2006年完成概念设计,2007年开始建造,2012年投入服役。项目曝光后引发国内抗议,并在美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双重压力下被迫中止。

韩国在常规潜艇领域的技术积累为其研制核潜艇奠定了基础。10月22日,韩国首艘3600吨级潜艇“蒋英实”号在韩华海洋公司巨济造船厂下水。这艘AIP潜艇(不依赖空气动力)水下排水量达4000吨,已接近核潜艇的体型规模。

韩国国防部资源管理室长元钟大透露,若能与美国成功协商获得核燃料,韩国首艘核潜艇预计将在2030年代中后期下水。从技术角度看,韩国已掌握潜艇艇体技术,主要障碍在于核反应堆小型化技术以及获取高浓度铀燃料。



特朗普政府批准韩国建造核潜艇,背后是战略考量与经济利益的双重驱动。美国亚洲安全问题专家金来尔指出,美国正试图让盟友分担更多安全责任,以减少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军力投入。

战略上,美国希望通过强化韩国的军事能力,提升其作为关键盟友在亚太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拥有核潜艇的韩国海军将能更好地配合美军行动,增强对地区安全事务的介入能力。特别是在台海局势紧张背景下,美国希望韩国能在牵制解放军方面发挥作用。

经济上,特朗普希望借韩国力量重振美国造船业。美国海军舰艇建造能力目前处于25年来最低谷,多家造船厂停产导致多艘核潜艇交付延期。韩国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其全球造船市场的重要地位,正符合美方需求。



根据协议,韩国未来十年将向美国造船业投入1500亿美元。韩国现代重工集团承诺改造商用船坞为军用舰艇生产设施,每年可建造五艘与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吨位相当的舰艇。

战略与经济利益的结合使核潜艇合作成为韩美同盟转型的试金石。若项目顺利落地,韩国的军事自主权和地区安全影响力将大幅提升,美国也能借机分摊安全责任。

核潜艇合作,暗藏台海因素

美韩核潜艇合作引发的关注,不仅在于合作本身,更在于其背后隐含的台海战略考量。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韩国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有必要提高驻韩美军的灵活性,以应对朝鲜半岛以外的“紧急情况”。这一表态引发广泛解读。



韩国国防部长官安圭伯和美军将领已开始讨论提升“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这意味着目前专注于朝鲜半岛的2.85万驻韩美军,可能被用于应对包括台海冲突在内的区域紧急事态。

对中国而言,美韩军事合作的升级及可能涉及的台海问题触及红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指出,韩国作为美国在东北亚的重要盟友,“拥有”核潜艇之后,能够更好地配合美军的行动。这种合作可能使韩国更深入地介入美国主导的区域安全体系,包括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

不过,韩国在台海问题上一直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李在明政府上台后,推行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试图在韩美同盟与对华合作之间寻求平衡。韩国若过度追随美国介入台海事务,将严重冲击中韩关系,这是经济高度依赖中国的韩国所不愿看到的。



尽管美韩高层积极推动核潜艇合作,项目仍面临诸多障碍。首当其冲的是技术转移与法规豁免问题。美国对核心技术的管控严格,涉及核燃料和动力系统等敏感环节,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被叫停。

《韩美原子能协定》如同悬在韩国核潜艇计划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该协定1973年生效,有效期至2035年,规定韩国必须获得美国同意才能进行丰度低于20%的铀浓缩。尽管2015年修订后部分条款有所松绑,但关键限制依然存在。

建造地点是另一大争议点。韩方主张凭借自身先进的造船技术,在本国自主建造核潜艇,仅从美国进口浓缩铀燃料;而美方则坚持由韩国韩华海洋公司收购的费城造船厂承建。如果最终确定在美国建造,本质上将成为美国向韩国出售潜艇,而非技术转让和共同开发,与韩国增强防卫自主的初衷相悖。



费城海军造船厂此前未涉足核动力舰艇建造领域,其军用舰艇制造能力备受诟病。即便韩方进行改造升级,也面临配套设施不足、熟练工人流失以及环境评估阻力等问题。

地缘政治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韩国若强行推进核潜艇计划,可能刺激朝鲜,打破半岛战略平衡,引发东北亚军备竞赛。中国也已就韩美核潜艇合作表态,希望韩美双方切实履行核不扩散义务,做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韩国战略自主,梦想还是幻想?

对韩国而言,核潜艇合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它代表了韩国国防自主的重要突破;另一方面,合作条件可能导致韩国对美依赖进一步加深。



韩国总统李在明认为,拥有核潜艇可以减轻对美国的依赖,甚至帮助美国执行一些任务。但现实是,核反应堆、核燃料等核潜艇关键技术仍严重依赖美国提供。更关键的是,潜艇建造地点设于美国船厂,这意味着韩国在关键技术、供应链维护和后勤保障方面均将受制于美国。

韩国媒体“蒲公英”网站刊文称,核潜艇并非自主防卫的象征,而是“对美国战略的更深依附”。“对我们而言,核潜艇不是盾牌,而是锁链”。这种观点在韩国国内有一定市场,反映了部分民众对韩国战略自主性的担忧。

从更深层次看,核潜艇合作揭示了韩美同盟关系的复杂性。单一的军事援助已不够用,必须把经贸、科技和安全全都拉进来,才能应对复杂的地区安全格局。美国乐见韩国军力提升,但对技术扩散和地区军备竞赛的担忧始终存在。



韩国前国务总理郑云灿近期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指出:“同盟不是保护伞,而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谈判结构”。这句话道破了韩美同盟的实质——利益交换远超价值观联结。

费城造船厂的未来充满未知。韩华集团已额外投资50亿美元用于船厂现代化改造,但双方仍未就具体改造计划达成协议,也没有制定具体的潜艇建造时间表。

韩国国防部表示,首艘核潜艇预计将在2030年代中后期下水。而专家们则争论着同一个问题:当这艘潜艇最终下水时,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将被推向何方。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乐天闲聊
乐天闲聊
每一个事物,都有正反面。 带大家用独特的视角看待事实真相。
567文章数 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