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个正在写作的朋友来问我:写时是怎么克服给亲朋好友看自己写床戏情节的心理障碍的?
其实我也是没办法,作为新人作者参加比赛我需要亲友的支持,而且我当时太想做这件事了,成年人产生点“太想”的欲望是很难得的,索性眼一闭就豁出去了。
然后我们又聊到写《我的天才女友》的费兰特——至今未公开身份,以及《苦尽柑来遇见你》的编剧——从不公开露面,连颁奖典礼都是别人代她去领。
让人忍不住想,她们那么敢写、敢说、敢凝视人性的深渊、敢剖析那些我们自己都不愿细看的幽微,会不会正是因为她们采取了匿名的方式呢?
历史上隐姓埋名的写作者并不少见,多数是出于政治意见原因,也有一些女性创作者是出于女性身份的原因。
我觉得,能够保持匿名创作实在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另起笔名尝试一下。
然而,对于我自己以及我朋友这种目前最紧要的事是被看见的创作者来说,我只能先亲手熬一碗毒鸡汤
![]()
哈哈没有讽刺余华莫言的意思!
咱们写作者也得每天给自己打鸡血!
作为一个如今几乎在实名上网的文字博主来说,我对“自我暴露”这件事也经历了一些阶段。
并不是说做博主就一定得“自我暴露”,但我的创作模式偏偏是—— 我的生活里发生了什么,我就写什么。所以于我而言,“自我暴露”是不可避免的,我必须找到和它共存的方式。
对于这个账号,头几年我没有公开身份,我也很享受这种double life的感觉:白天在律所里假装成熟、游走于客户和同事之间、输出一些正经文档,晚上回家开始满脑子风花雪月、伤春悲秋、写伍迪艾伦。
当然这段时间也没什么人看。
后来因为工作实在占据了我的绝大部分经历,我的文章渐渐多了很多职场内容。让我们承认吧,大家就是爱看职场内容,我的后台读者渐渐多了起来,也偶然出了几篇爆款,很多读者都是从开始认识我的。
我一面为此自鸣得意(老天,我也是个博主了?),一面又有些忐忑,总是怕掉马甲,被现实中的同事老板发现。
中间也发生过有人建议我删掉某篇文章,因为其中所展现的价值观,可能会影响到工作上的人际关系。
但我自己判断后,最终也没有删。 我潜意识里似乎一直都觉得创作才是我人生的主线。
再后来就是,我觉得自己再也不用被组织的眼光束缚,就彻底公开了。
但是公开也意味着我现实中的朋友、甚至是一些我在意的、尊敬的人有可能会关注,那可能会带来另一层来自“观察者”的压力。
很神奇的是,我觉得自己在这个层面,其实并没有经历太多的心理障碍。
一方面呢,我之前也写过,!太阳底下并无新事,过度纠结纯属白白内耗。
另一方面呢,在心底里我依然觉得创作是排在很多东西前面的,我不愿意让一些想象的恐惧影响了写作的深度。
说不清是一种勇敢,还是一种自恋。
之前有朋友跟我说,他觉得我写这些东西,在文章里、在故事里袒露了那么多内心,很勇敢。
其实真正有了创作的经历后,我反而觉得:
能写出来的东西,就是能写出来的东西。
现在每当我再去看有些作者写的偏自传性质的作品时,我反倒会忍不住去观察,他没写什么。
因为最深的心事,往往藏在那些无法书写中。能暴露的东西,都是能暴露的东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