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兵,字山泉,石苦斋主人,1983年出生于湖北省钟祥市,自幼受其家风熏陶,秉承家学研习书画,2006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获硕士学位。2015年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后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张立辰中国写意画高级研修班,师从张立辰先生。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张立辰中国写意画高级研修班画家
北京凤凰岭书院张立辰工作室画家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
江西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西省画院特聘画家
江西省美术馆专职画家
湖北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钟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的寂寞之道
真正与艺术结缘应该是我上初三那年,是受一位同窗好友的影响,他很小就开始学习美术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他放在抽屉里的一张静物素描,当时很为之震惊。平时并不起眼的瓜果瓶罐却被他用单色铅笔塑造的如此真实生动,我看了很久,也想了很多,后经他介绍,我也报名加入了他所在的那个业余美术培训班尽管小时候无所事事的我会情不自禁的用瓦片、树枝、粉笔在地上信手涂鸦,画一些小人、鸟兽、汽车、飞机、坦克...........但那些年毕竟是信手涂画,而当面临摆放讲究的景物,要准确的表现出它的形体位置空间,我束手无策了。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使出浑身解数,终于完成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张素描作业,至今我任然完好无损的保存着。因为那张作业是我艺术生命的起点,是我迈进艺术殿堂的第一步,我会永远将它珍藏。
高中时期,我一直在艺术班学习美术专业,尽管在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是我没有放弃,勇敢的面对,坚持了下来,其实,在那时我就知道艺术对真正的求艺者就是一张敬仰。2002年我考入了江西美院,继续追求者我的艺术梦想,大二分专业了,经过反复斟酌考虑我毅然选择了雕塑专业。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和泥巴打交道,但我更清楚每当我用沾满雕塑泥的双手捏塑不同造型时,心中是无比舒畅愉快的,总是被一种巨大的力量吸。如果能成功地用我手中的塑泥,将我的种种感受凝固与形象之中,我就感到最大的欣慰和满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小时候长辈和老师都会问我长大了想干什么,我都会不假思索地说:当兵、开车、做医生..........。如今、就像当初我选择雕塑专业一样,很多事情都不在自己的意料之中,2006年我毕业留校成为了一名教师。所谓师者,就要传道受业解惑!然而要想做一名合格的老师,需要不断给自“充电”,加强专业素质,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我为之努力探索着,在教授学生的同时,自己的专业水平也逐步提高,也许这就是教学相长的缘故吧。我的业余时间除了雕塑创作以外,便是钟情于中国书画了,就像我钟情于太极拳一样。它们都是讲究气韵的,气是水,是生命。韵是墨,是运动。都讲究心静,只有平心静气,才能达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境界,它带给我的是“笔情墨趣,笔精墨妙”,是线的轨迹形成的韵律,是用笔提案转折形成的力度,是运筹笔墨时的快慰,在“笔墨交融、笔走龙蛇”的玩味中,我得到的是美的享受。
08年夏天,我辞去了教师的工作,怀揣着那个纯真而虔诚的艺术信仰,孤身一人来到了首都北京,继续追寻我的艺术梦想。人的一生当中都会遇到一些贵人,他们就像一座座灯塔,在你迷失航向时给你指明方向;在你停止不前时给你鼓励和鞭策;在你遇到困难时给你鼓励和帮助。在我来京近八个春秋里,到了许多老师热情的指导和教诲,“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诸师育我恩,在此我将永远不忘!只有经历了生命的艳阳高照与阴雨连绵,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完整的生命感悟。没有苦难的生命终究是单薄和肤浅的,是不可能有厚度和深度的。有人愿意浮在水面,而有人更愿意根于泥土,我更愿意选择后者。在简朴、纯真的状态中平静的去生活去创造。
真正投入艺术中的人,才能够真实的感受到这是一个需要呕心沥血并且很伤脑筋的行当,一个人,一旦选择了这样的生活,他将有可能日日独处小屋,忍受于白纸黑墨、泥巴、石膏对话的孤独,忍受背对外面精彩世界的寂寞,忍受在大展中落选的无法言语的痛苦..........每当我在艺术道路上停止不前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一个画家曾经说过:“绘画是值得全身心投入的艺术形式,虽然成长过程伴着痛苦的思考,虽然创作中总有灵感枯竭的困扰,但你真正投入其中时,才能拥有创作带来的快乐,才能领会什么叫浑然忘我。”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常有八九,艺术是一条充满艰辛而又无比漫长的道路,好比负重登山举步艰难。是一种成功————失败、失败————成功里循环往复的。艺术家最大的敌人是寂寞,伴随艺术家一生的是忽冷忽热的观众、读者,还有深深的孤独,我的生活亦是如此。换言之,世间德换了悲伤,半是社会所加,半是吾等自取,如果说社会所加的一半是我们一时无法改变的,而另一半则是我们自己可以自主沉浮的。“至誉无誉”老子这句话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在绘画中如果一味本着功利的目的,反而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又如明代大儒吴康奇所言:“凡遇不得意事,试取其更甚者譬之,心次自己凉爽,此降火最速之剂。”事实上,并不是生活亏欠了我们,而是我们期求太高,以至于忽略了生活本身。因此,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一味的去埋怨,而是自己走出心灵的“废都”,走向理想的祭坛,去营造心灵世界的“绿洲”。在艺术追求中,应不急不躁,不走“捷径”,不急功近利,以坦荡的胸怀,纯真的心灵,上下求索的精神去攀登艺术高峰。即便在艺术上成不了什么气候,但可求得精神上的慰藉和心理上的平衡,也就足矣了!
弥香之醇酒,不为口号,只为目标。我辈才疏,未能学贯古今融汇中西,然则我辈心存浩淼之广宇,敢作敢当,若“初生牛犊”不为世俗所拘............我辈年轻,但我辈愿做“弥香醇酒”之酒曲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古文兵自署
艺术家最终的创作,皆是来自于自己的情感、内心、对生活的感悟,古文兵在当下喧嚣的环境中,能够坚守本心实属难得,观其作品,无不透露出一种纯粹自然的赤子之心,遍访名山大泽,师古人,师自然,师本心。作品的感染力总是能让观者深入其中,回味无穷。
古文兵写生
古文兵写生
古文兵写生
古文兵写生
古文兵写生
古文兵作为八零后艺术家的中坚力量,善书画,在雕塑领域的造诣颇高,自幼研习书法,法百家之所长,并以书入画,成绩颇丰,在历年各项学术展览中引人瞩目!
古文兵与导师张立辰先生
古文兵与韩美林先生
古文兵与龙瑞先生
古文兵与吴为山先生
古文兵与靳尚谊先生
古文兵与康宁先生
古文兵与蒋彩苹先生
古文兵与梅墨生先生
古文兵的花鸟画传承了先贤的章法和笔墨,远学徐渭、八大、吴昌硕、齐白石,近学张立辰先生。他们个性有别、风格迥异,都是对传统写意画深刻的理解和具有鲜明的个性面貌,也深深影响着古文兵的人格与画风。古文兵受徐渭、八大、吴昌硕、齐白石、张立辰大写意绘画影响,这些大家画题材颇为广泛,在花鸟、山水、人物等诸多领域皆有自己的创见与发想,道释、儒流、仕女无不涉猎,特别是在画作中所映现出的氤氲超逸之气与旷远高尚之趣,正大和平与清微淡远的人生气象与襟怀,正契合了中国画高深的底蕴。
古文兵在中国美术馆
古文兵在中国美术馆
古文兵在人民大会堂
古文兵绘画立根于传统,关注绘画与当代人们生存状态的关系,潜心研习大写意花鸟画十余载,作品既有传统文化精神,又有个人绘画风格,师古而不泥古,古文兵的笔墨不媚俗,避免了时代的浮华,散淡中带着诗意。古文兵在大写意花鸟画领域不断探索与开拓中,终将迈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