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简单说就是前年有个客户想买房,说自己有100来万存款,然后老家也有宅基地,准备卖掉后带着父母都搬到环京的城市居住。但当时的行情不好,所以这大哥看了好久的房也没买。但俩人毕竟很熟了,所以这两年来也没断了联系。
但从前些日子他看着大哥的朋友圈儿和头条都不太对了,连着很多条都是痛斥某银行理财产品违约的。一问才知道,大哥是买了所谓的“保本理财”,但实际上都是客户经理的瞎忽悠。或者说理论上确实保本,因为是某地的城*债,承诺不赖账,但什么时候能拿回来就没谱儿了。
小中介问投了多少钱?回答是基本都进去了,买了好几种,图的就是利息高。
中介说这大哥当时还问过他呢,是先买房还是先投资赚钱?他没正面回答,只是觉得动辄8-9%的收益太高了,一座城市干什么基建能收回啊?
但大哥没听呗,就觉得有ZF背书不会出问题。而且要说也挺小心的了,没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他没想到的是,几个篮子都在一个筐里呢,而且还都放在了一辆车上。现在多数都停止兑付了,本金都拿不回来,没辙没辙的。
今天小中介挺感慨的,说都说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实际上呢,是“你不理财,财也就不会离开你,不懂行的未必理的起”。
我听了没觉得好笑,似乎是更应该同情这哥们儿。或者说安慰一下吧,毕竟这种债大多数是有可能拿回本金的,祝这大哥早日回本儿吧。
但小中介又说了大哥父亲的事儿,这就有点儿搞笑了。这是大哥自己说的,都吐槽了一年多了,只是没想到后果那么严重而已。
话说他父亲本来就是个普通农民,初中没毕业的学历,一辈子都没干过跟文化沾边儿的事儿。但老了老了也不知怎么了,被老乡忽悠的开始搞文学创作了。
这大哥开始没在意,觉得父亲无非是瞎写而已。那就写呗,发在网上至少是能解闷儿,或许还能有点儿稿费呢。
但没想到的是,他父亲既然是被拉进文化圈儿了,那就不光是网络创作了,而是现实中的各种协会。然后他父亲就有点儿飘了,尤其是在看到写的文章被印成铅字之后,一种自豪感+神圣感油然而生,从此真的当自己是作家文化人儿了。
简单说吧,据说是之后就开始了天天的各种文化交流,南来北往的还各种应酬,谈不上花钱如流水,但隔些天请次客的却一直没断。同时还有各种评选,交点儿报名费就能得奖的那种,他父亲就更晕乎了。
就在这大哥发现自己的理财要暴雷的时候,老妈也来告状了。说他爹竟然被人套路着办了一堆的信用卡,欠款总额都达到十多万了。问干什么花了?回答是自己也说不清,反正都是文人之间的那点文雅的事儿,稀里糊涂的就花了。
可他家那宅基地都值不了多少钱啊,顶多20来万吧,再拖些日子就该卖房还债了。
所以这大哥非常的烦,父子俩招谁惹谁了,稀里糊涂的就是人还在,钱没了。尤其是他父亲欠的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还没地方说理去,毕竟是自己往文化界凑的,简直就是痛并快乐着。
我听了也觉得有些好笑,只能说文化圈儿跟演艺界差不多,都够乱的,也都够坑的。幸亏我这人不要面子,否则或许也加入乡村文化圈子了,赔钱买风雅……
关注公众号【章哥说买房】,可提出自己的问题,且有更多案例分享。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