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正值谷雨节气,晨雾还没有散尽,海淀区太极拳协会的拳友们已经聚集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熊猫广场,参加24式太极拳和太极八法五步的集中培训。130名队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其中有10名协会少儿太极队的小队员,最小的只有5岁多。
海太协会领导非常重视队员的基础性训练,多年以来一直坚持在协会训练基地——国家奥体中心组织集中训练,还积极聘请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世界冠军邱慧芳老师担任协会副会长、24拳队总教练,开展系统扎实的面对面培训,圆满完成了多次高层次大型太极拳展演和比赛任务。协会王雁元会长更是逢训必到,严格要求,严密施训,为打牢协会太极拳技术基础和水平、提升协会知名度作出了巨大努力。这次,协会又专门要求所属各站队选派二名骨干教练员一起参加培训,为协会成立五十周年庆典展演和提升基层站队的太极拳技术水平做好准备
清晨的奥体中心训练场本应人少静谧,却早早被一片勤勉的身影唤醒。原定八点半开始的集中训练,七点刚过就陆续迎来一个个太极人矫健的身姿。有的在压腿,有的在走太极步,有的在相互交流。王雁元会长和刘万成副会长人群中来回穿梭,给大家示范和纠正动作。8点半培训准时开始,本次培训由协会刘万成副会长担任主教练。刘老师先带领大家一起先做热身,热身是太极拳练习的基础,只有身体各关节活动开了,才能避免运动损伤。
在正式教学环节,刘老师重点讲了24式太极拳的“起势、野马分鬓、白鹤亮翅和搂膝拗步”。他以标准示范展示动作要领,针对学员们容易出现的错误,从正面、侧面、背面三个角度反复演示,确保每位学员都能清晰理解动作规范。刘老师还认真分析了“野马分鬃”和“搂膝拗步”脚步的相同之处和上肢的区别,详细讲解了手眼身法步的配合要点。为了让学员们更好地掌握动作节奏,刘老师还精心准备了配乐练习,耐心指导大家如何将动作与音乐完美融合。
在培训中,刘老师还邀请24队副教练姜波老师讲解了难点动作“云手”。姜波老师首先从基础动作分解入手,一边示范一边详细解说:云手上肢动作要手掌由内向外划弧时,要注意沉肩坠肘,五指自然舒展。在强调步伐与上肢的协调配合时,脚下移动要轻灵稳健,重心转换要自然流畅,脚尖、膝盖与胯部方向一致,避免身体歪斜。为了让学员们更直观地理解,她放慢动作节奏,分别从正面、侧面进行多角度演示。
在讲解太极八法五步时,刘老师根据3月21日大型展演活动出现的问题重新修改完善的教案,对太极八法五步每个动作进行了讲解和规范,每一个动作都要踏在音乐点上,发力不是蛮劲,而是要在松沉中寻找那种”弹簧劲“。为了让学员更直观理解,刘老师放慢动作,分解展示了如何将内劲与音乐节奏融为一体,学员们在他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很快就找到了动作与音乐的契合感。
培训结束时,王会长鼓励大家一定要练好太极拳的基本功。她强调指出:在3月21日的大型展演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训练和提高,尤其是太极步,要求每天要把太极步来回走几遍,然后再打拳,否则就是做操,没有太极的韵味。我们今天的培训活动也是为庆祝海太协会成立50周年作准备,我希望更多人来受益,享受太极拳的健康。太极拳就是零成本,对自己的最好的投资,收获健康和快乐才是硬道理。
参加今天培训的基层站队骨干感慨地说:海太协会24拳队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不是一日之功,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而是与协会领导的重视、名师的指教和本人的刻苦训练是分不开的。回去后,一定要把协会组织训练的好做法带回去,从现在开始,扎实打基础,反复抠细节,尽心尽力地把基层站的基础训练抓紧抓好,不负协会领导的期望重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