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有这些情况?眼白发黄、皮肤粗糙、易失眠、头发易掉、手脚冰冷……这些看似都是些小问题,其实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气血不足了!
中医理论中,气血是生命力的表现,气血不足,身体就会通过不同的部位反映出来,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气血充足”更是保持身体健康、面容姣好的基本条件。那么气血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补气血?和芳华未来一起来看看!
气血是什么?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中提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在中医里,气是一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无形能量”,主宰生理功能的运转。它可以理解为“活力”或“动力”,遍布全身,经由经络来运行。
血是“有形”的物质,营养全身,是器官正常运转、肌肤红润的重要保障。中医认为血由“精微物质”转化而成,运行通过血脉,也与脏腑息息相关。
简单来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带动血运行,血则滋养气的生化,就像一对相互依赖的好伙伴,共同维系身体的和谐。
如何调理气血?
俗话说:“气血足,百病除。”特别是女性,因生理周期最易出现气血亏虚,下面芳华未来分享4个不同阶段食用的生理周期黄金汤谱。
第一阶段——月经后第一周
月经后,女性的阴血消耗比较大,此时应以滋阴养血为主,阴血充足,才能为下一次月经做好准备。
食材:熟地黄9 克(滋补肾阴)、制何首乌 9 克(滋补肝阴)、当归 3 克(活血养血)、炒白芍 3 克(柔肝养血)、阿胶 6 克(滋阴补血)、龙眼肉 3 颗(补血安神)、猪脊骨 1 节(天然滋阴)
做法:煲汤,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少许点调料,一般以猪脊骨熟透了就可以了。
用法:一周食用2-3天,每天2次。
第二阶段——月经后第二周
月经后第二周,是女性身体为排卵做准备的阶段。此时阳气开始生发,养生的核心在于促进阴阳平和,为身体注入平衡的能量。
食材:熟地黄9克(滋阴补血)、当归6克(活血养血)、赤芍6克(活血化瘀)、女贞子6克(滋补肾阴)、菟丝子6克(温补肾阳)、猪脊骨1节(天然滋阴)、羊肉50克(温阳补虚)
做法:煲汤。
用法:建议一周内食用2至3天,每天2次,不必连续饮用。
第三阶段——下一次月经前一周
此时阳气渐旺,养生重点是补足阳气,同时兼顾身体的平衡,为月经顺利到来打好基础。
食材:熟地黄9克(滋阴补血)、当归6克(活血养血)、赤芍3克(活血化瘀)、菟丝子3克(温补肾阳)、巴戟天3克(补肾助阳)、羊肉50克(温阳补虚)、山药1段(约7厘米长,切片,健脾益肾,平衡阴阳)
做法:煲汤。
用法:建议一周内服用2至3天,每天2次,至月经来临前停止。
芳华未来提醒:若伴有经前易怒,可在方子里加入玫瑰花3朵,用以疏理肝气。
第四阶段——月经期一周
此时的养生重点,促进经血顺利排出,同时温和调理身体,避免气血耗损过多。
食材:熟地黄6克(滋阴补血)、当归6克(活血养血)、赤芍6克(活血化瘀)、桃仁6克(活血化瘀)、红花3克(活血通络)、益母草9克(调经止痛)、生姜3片(温中散寒)、羊肉100克(温阳补虚)
做法:煲汤。
用法:月经前两天,每天服用,每天2次,月经后几天,根据身体情况,适当服用1至2次即可。
一般情况下,女性在经过两个月的科学分期调理,气血状况通常会得到显著改善。当然,如果可以请中医师为自己定制调整上述汤方,效果会更好哦~御君方,守护您的身体健康!芳华未来,助您拥抱幸福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