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司要亏损多少才能担得起“亏损王”这个称号?
浙江有一家企业,明明主业是做汽车配件的,后来转型做了能赚大钱的网络游戏。
没想到这个项目确实能赚大钱,但也巨能亏钱,一年亏损71亿,让企业喜提“亏损王”的称号。
可他们却暗地里套现70亿。
唯一一点值得庆幸的是,不管私底下如何风起云涌,表面却是一派祥和,给家乡捐款达2亿左右。
这到底是怎样一家企业,创始人又是谁呢?
世纪华通
1957年,王苗通出生在陈溪乡一个赤贫家庭,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靠着乡亲接济才勉强活下来。
成年后,王苗通在村办塑料厂当业务员,每天骑自行车四处推销产品。这段经历练就了他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极强的社交能力。
1993年,36岁的他辞去乡镇企业总经理的“铁饭碗”,东拼西凑5万元创办华通汽配厂,专攻汽车塑料零部件。
彼时,中国汽车工业刚起步,私家车尚未普及,但王苗通坚信“汽车终将驶入寻常百姓家”。
他带着团队死磕产品质量,硬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撕开一道口子,成为上海大众、一汽集团等车企的供应商。
2011年,世纪华通成功上市,市值一度突破45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传统制造业的瓶颈很快显现,利润薄、增长慢,股价连年下跌,市值缩水至20亿元。
王苗通意识到:靠老本行,公司迟早被淘汰。
豪赌
2014年,57岁的王苗通做出一个让外界瞠目的决定:斥资18亿元收购两家游戏公司,天游软件和七酷网络。
这个连智能手机都玩不溜的“汽配老板”,一头扎进了完全陌生的游戏行业。
没人能想到,这只是一场更大资本运作的序幕。
2018年,世纪华通以69亿元收购点点互动,2019年,更是豪掷298亿元将盛大游戏收入囊中。
这笔收购彻底改变了公司的命运,盛大旗下《热血传奇》《龙之谷》等经典IP,让世纪华通一跃成为A股游戏龙头,市值飙升至千亿。
然而,光鲜背后暗藏危机,高溢价收购让公司账面积累了120亿元商誉。
商誉的本质是市场对收购标的未来盈利的预期,一旦预期落空,减值便成必然。
2022年,世纪华通因商誉减值和坏账损失巨亏71亿元,昔日的“千亿游戏股”沦为浙江上市公司“亏损王”。
套现
2020年,世纪华通股价站上高点时,王苗通通过减持套现超70亿元,持股比例从实控人骤降至第三大股东。
2021年,他又将5%股权质押拍卖,彻底淡出管理层。
外界质疑声四起:“创始人跑了,公司还能好吗?”
答案很快揭晓,失去掌舵人的世纪华通业绩急转直下,2022年亏损额甚至超过公司上市以来的总利润。
有人算了一笔账:王苗通套现的70多亿元,足够覆盖他创业初期投入的5万本金14万次。而接盘的投资者,只能眼睁睁看着股价从千亿市值跌去大半。
争议:是“商业枭雄”还是“乡贤善人”?
王苗通的形象始终充满矛盾,在资本市场,他被贴上“资本玩家”标签。
在家乡,却是人人称赞的“大善人”。
自2010年起,王苗通连续13年为陈溪乡60岁以上老人发红包,金额从每人500元到5000元不等,累计超千万元,村里修路、建学校、捐体育馆,他出手就是上亿元。
乡亲们感慨:“小时候吃百家饭的人,现在反过来养活了全乡老人。”
有人说王苗通深谙“财散人聚”之道,用慈善抵消商业争议,也有人认为,比起那些“割完韭菜就跑”的资本家,至少他让家乡人实实在在受益。
结语
从汽配到游戏,王苗通踩中了两个时代的红利,制造业黄金期和互联网爆发期。
但成也收购,败也收购,盲目扩张埋下的商誉地雷,最终让公司付出惨痛代价。
企业的命运往往系于创始人一念之间, 王苗通在巅峰期急流勇退,或许早已看透游戏行业的泡沫本质。
而他留给市场的教训是:当一家公司不再依赖产品创新,而是沉迷资本运作时,它的辉煌注定难以持久。
如今,王苗通淡出商界,安心做他的“乡贤”。
或许,王苗通的遭遇就是商业世界的残酷法则,有人上岸,有人沉船,但浪潮永远向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