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三年,南京贡院搜出带密码的丝绸小抄——
这可不是普通纸条,而是用微雕+化学隐写术制作的古代作弊神器!
今天,我们一起破解这场持续600年的考场猫鼠游戏…”
【作弊黑科技】
- 纳米级微雕
江西出土的青布夹带衣(现藏于科举博物馆)
每平方厘米刻800字,需用20倍放大镜+特定角度反光才能阅读
现代对比:相当于在U盘存2T资料,监考老师根本查不到
- 化学隐写术
用明矾水在衣襟写字,遇水显形(《天工开物》记载)
进阶版:鱼汤写字+蜡烛烘烤显影(现代刑侦还在用类似技术)
- 信号传输系统
考生用咳嗽声传递摩尔斯电码雏形(《万历邸抄》案例)
鸽子传答案被训练成生物无人机(最高纪录飞越30里)
【反作弊神操作】
- 人脸识别1.0
考前画全身像素肖像(需注明身高/胎记/疤痕)
进场时对比画像+搜身,误差≤1厘米(《南闱纪事》实录)
- 考场元宇宙
每人单间号舍(2平米),考试三天锁门焊死
士兵屋顶巡逻,发现作弊直接射箭警告(南京贡院箭孔犹在)
- 大数据抓作弊
所有试卷糊名誊抄(双盲评审)
发现雷同卷,追查笔墨纸砚采购链(堪比查IP地址)
【历史照妖镜】
- 明朝作弊产业链估值200万两/年(≈今40亿元)
- 现代高考作弊案技术含量倒退300年(多靠手机传答案)
- 终极启示:技术只是工具,贪婪才是原罪!
「史海灵魂拷问:穿越考场选择题」
如果你回明朝参加科举:
① 苦读十年考真才实学
② 花300两买作弊套装
③ 举报黑产当反作弊特工
评论区晒出你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