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聊到陈霸先从京口奇袭建康,杀掉了王僧辩。有读者问王僧辩为什么没有考虑到陈霸先会袭击建康,就是因为陈霸先如果袭击建康,就是一招险棋。
首先是三吴地区都是王僧辩的势力占据,建康即使拿下来也是孤城,没有粮草没有后勤,而王僧辩的势力通过包围建康,就可以逼陈霸先投降。
当时陈霸先解决的思路就是不能困守孤城,要先拿下三吴地区,解决后勤补给的问题。但陈霸先出兵三吴地区,而徐嗣徽等人联合北齐攻占了建康。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陈霸先是如何挺过这场危机,并成功翻盘的呢?
我们今天就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记载的陈霸先平定三吴地区,又成功从徐嗣徽和北齐联军中夺回石头城的。
01
《资治通鉴》原文
(原文和译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参看本公号同步发布的原文和译文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设置放大观看,本文囿于篇幅限制,仅放置图片)
原文文字版本请点击以下链接阅读:
02
译文
03
收获与反思
昨天我们讲到王僧辩之所以准备向陈霸先动手,就是因为王僧辩已经在三吴地区做好了布局,王僧辩让自己的女婿杜龛任震州(即吴兴)刺史,任命自己的弟弟王僧愔为豫章太,让自己的党羽任约任南豫州刺史,让外甥徐嗣徽任秦州刺史,心腹王僧智任吴郡太守,韦载任义兴太守,张彪东任扬州刺史。
然后王僧辩把陈霸先推到京口去抵抗北齐,希望借北齐的力量去消耗他,或者联合北齐消灭陈霸先。
所以我们看当时的形势,如果陈霸先不反,王僧辩如果联合北齐,调陈霸先北上,那么陈霸先这点部队也就会被联合绞杀。
但如果陈霸先反了,周边都是王僧辩的嫡系,陈霸先也闹不出太大浪花。
但王僧辩没有想到陈霸先在王僧辩的计划还没有实施之前孤注一掷,偷袭了建康先杀了自己。
但陈霸先当时的境况确实非常危险。建康就是座孤城,如果王僧辩的嫡系包围过来,建康如果没粮食没水,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可以参考后来北齐为什么撤兵)。所以对于陈霸先而言,要想在建康站住脚,必须要拿下建康的后院三吴地区。
而陈霸先的家乡就是吴兴,当时镇守吴兴的是王僧辩的女婿杜龛。而从《资治通鉴》记载来看,在陈霸先偷袭建康之前杜龛在吴兴早就开始着手削弱陈霸先的家族的影响力,陈霸先家族的人很多都被擒拿。所以这也是陈霸先知道王僧辩要对自己动手的另外一个原因。
所以当时陈霸先就派了自己的侄子陈蒨潜回长城县(现在浙江长兴县),带领自己的宗族修建防御工事抵御杜龛。陈蒨确实是一个人才,虽然在长城县能召集到的士兵才几百人,但面对杜龛五千人精兵的来袭,陈蒨镇定自若,带领大家固守营寨,直到坚持到陈霸先派人出征义兴(现在江苏宜兴)。
当时义兴的太守是韦载,韦载投靠了杜龛。陈霸先要想解围吴兴(湖州),就必须要拿下义兴。当时义兴下面很多地方的军队都是陈霸先的旧部,这些士兵擅长使用弩箭。韦载就把这些士兵抓来,用铁链锁住,让他们对周文育的军队进行射击。周文育不敌只能后撤。这时杜龛派堂弟杜北叟支援义兴,结果杜北叟战败又逃回湖州。
面对义兴的失利,陈霸先坐不住了,因为如果三吴地区拿不下来,自己就是死路一条,于是陈霸先决定亲征。
要说陈霸先的军事能力还是很强的,部队赶到义兴,对韦载的防御工事进行攻击,很快就破坏了韦载在义兴周边的防御工事,再次围困义兴。
但这时陈霸先率主力攻义兴,而建康空虚,王僧辩的外甥徐嗣先投奔了其堂哥谯州和秦州刺史徐嗣徽(谯州位于安徽滁州市,秦州为江苏南京六合区,实际上就是南京江北地区)。于是徐嗣徽直接归顺了北齐,然后联合了任约统帅五千精兵直接渡江攻取了石头城,一直攻到了台城门外。
这时形势对于陈霸先是非常不利的,出兵三吴地区还没打下来,刚打下来的老巢石头城也被端了,如果守不住台城,再打不下义兴,陈霸先就真成流寇了。
当然陈霸先也有后手,他当时留下大将侯安都驻守台城,面对徐嗣徽大军围困台城,侯安都带三百人出城出击,竟然击溃了徐任的联军。徐任的联军逃回了石头城。但这也仅仅是暂时的,毕竟台城的守军还是太少了。
面对这种情况,陈霸先一方面要想办法先拿下义兴,于是派韦载的族弟韦翙携带书信去说服韦载投降(当然肯定承诺了一些好处)。韦载和杜北叟都投降了陈霸先。拿下了义兴后,陈霸先一方面自己赶紧带军回援建康,一方面让周文育带兵继续增援家乡长兴。
同时陈霸先还派黄他出兵吴郡(现在苏州)。当时守苏州的是王僧辩的心腹王僧智,由于黄他的兵少,所以进攻苏州也受挫。陈霸先又派裴忌增援。裴忌兵力也不多,但其到达苏州城下虚张声势,让王僧智以为陈霸先的主力来了,王僧智失去了抵抗意志,做小船去投奔湖州去了。
占据了苏州,陈霸先这才有了稳妥的后方基地。
而这时南京的局势进一步紧张了,因为北齐也加入了战局。
当时北齐先派了五千人渡江驻扎姑孰(安徽马鞍山当涂县)支援徐嗣徽,又派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士荣、淮州刺史柳达摩带兵一万在胡墅运米三万石、马一千匹到石头城。
面对北齐的攻势,陈霸先也心里没底,于是就咨询刚投降过来的韦载。韦载头脑还是非常清晰的,他指出战争的关键就在于拼后勤保障。如果北齐出兵三吴地区,切断三吴地区和南京之间的后勤通路,陈霸先就死定了。所以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保护三吴地区和南京之间的后勤保障的畅通。其次我方后勤重要,敌人的后勤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切断北齐的后勤补给,北齐也就败了。
韦载这个建议让陈霸先醍醐灌顶,现在陈霸先的兵少,根本消耗不起,所以打敌人的后勤补给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所以陈霸先就命令侯安都半夜渡江偷袭胡墅,直接烧掉了北齐运送粮草的船只一千多艘。之后又派周铁虎切断北齐的运输险。然后在南京城外修筑防御工事,形成了跟北齐之间的对峙局面。
之后徐嗣徽进攻,陈霸先率军出击,打败了徐嗣徽。徐嗣徽看凭借自己的兵力想要攻破陈霸先的营垒比较困难,就亲自跑去采石(安徽马鞍山)调北齐的援军。
陈霸先当然清楚徐嗣徽的意图,于是一方面陈霸先派军队驻扎在江宁,占领险要位置,阻击徐嗣徽从姑孰带军东进。
其次陈霸先派侯安都去抄了徐嗣徽在秦郡的家,跑到徐嗣徽家拿了其乐器和猎鹰,然后又派人送给徐嗣徽,其实用意就是威胁徐嗣徽,你家人都在我的掌控中,让徐嗣徽感到恐惧。
而之后陈霸先率军渡秦淮河攻打石头城防御工事,双方对攻,结果北齐淮州刺史柳达摩的军队被打败,淹死在秦淮河上的士兵以千为单位。
这一战陈霸先缴获了大量的北齐战舰。北齐军队退回石头城。陈霸先又命侯安都统帅战舰去迎战驻扎在浦口的徐嗣徽,徐嗣徽逃走,陈霸先又缴获了徐嗣徽遗留的大量武器装备。
至此情势彻底逆转,陈霸先解除了北齐援军的威胁,把过江的北齐部队围困在了石头城中。
这时北齐石头城的部队就遇到我们之前说的问题了,石头城里没有水,没有粮食,根本无法坚守。最终北齐淮州刺史柳达摩要求通过谈判和解。
当时陈霸先是占据优势的,但南梁的很多人都要求陈霸先送人质给北齐换北齐撤军。陈霸先无奈将侄子陈昙朗送到北齐当人质,并且跟南梁这些劝他和解的人说北齐一定会背叛盟约,这次我同意妥协,但是如果北齐下次打来,大家一定协助我作战。(当时陈昙朗驻守京口,陈霸先担心他不愿意做人质,亲自去京口接的陈昙朗送去北齐,结果后来陈昙朗还是被北齐所杀)。
解决了南京的危机,陈霸先才将精力又放在三吴地区的平定上,当时王僧辩的女婿杜龛占据湖州,其部将杜泰被陈蒨策反,本来杜龛也同意投降了,但杜龛的夫人,王僧辩的女儿却执意不投降,于是出钱悬赏官兵出击陈蒨,陈蒨的军队被打败。之后杜泰降陈蒨,绑架了喝醉的杜龛,杜龛被陈蒨所杀。(梁书中说是杜龛投降后被杀)。湖州城破,王僧智和弟弟王僧愔跑到了北齐。
拿下湖州之后,陈蒨和周文育率军东进袭击会稽(绍兴)绍兴刺史张彪也是王僧辩的嫡系,不投降,结果战败,张彪逃奔若邪山,被陈蒨部下所杀。东阳(浙江金华)郡长留异归顺了陈霸先。至此三吴地区基本平定。
而这时对陈霸先构成威胁的就是驻扎在江州(江西九江)的侯瑱。陈霸先命周文育进攻湓城(九江浔阳),然后派侯安都帅水军到梁山(安徽和县江中小岛)构筑防御工事,防止侯瑱水军东下。
面对陈霸先逐渐控制了南京和三吴地区的局势,北齐到手的肉丢掉了,北齐会善罢甘休吗?显然是不可能,于是北齐再次集合了十万大军在此向陈霸先发起了进攻。陈霸先是如何抵挡住北齐的十万大军的进剿呢?我们再下一篇再讲陈霸先和北齐之间的争夺南京的玄武湖大战。
从陈霸先定三吴之战,能看出来陈霸先之所以成功,一方面其带出来的部下确实能打,尤其是侯安都等将领,骁勇善战,这背后其实是陈霸先的军事能力出色,训练有素,也从而能吸纳人才并且服众。其次陈霸先善待俘虏,也能纳谏,韦载刚归顺陈霸先,陈霸先就听从了他的建议,正是这一建议才扭转了战场态势。而陈霸先更是能伸能屈,在和谈这件事情上,虽然自己不同意,但还是顾及了大多数人的意见,虽然明知道北齐的和谈是不可靠的,还是毅然决然的送自己的侄子去当了人质。
所以陈霸先后来之所以能成功,跟他身上这些潜质是息息相关的,这也是陈霸先之所以能战胜王僧辩,最终建立陈朝的根本原因。
关注《读史学文》,解码更多王朝兴衰密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