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如果喜欢文章,可以评论,关注!
90年我刚从部队退伍,娘为了我的未来发愁,就让我去省城探亲,找二叔看看有没有安排工作的机会。
然而刚下火车,我就被一个老大爷缠住,让我给他买吃买喝,还让我背着送他回家,我一一照做,本想着是举手之劳,却没想到让我收获了一份美满姻缘!
01
八六年盛夏,我高中毕业了。捧着那张薄薄的毕业证书,心里五味杂陈。高考失利没考上大学,成了我心中永远的遗憾。
可我不想一直沉浸在失落中,想起小时候立下的从军誓言,便下定决心去当兵。
小时候我就在想,长大后一定要穿上这身橄榄绿的军装,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现在,是时候实现这个梦想了。
经过体检、政审等一系列程序,我如愿进入了新兵连。刚到军营那会儿,虽说是夏末,可白天训练还是热得够呛。
站军姿、齐步走、单杠引体向上,样样都让我这个“新鲜”兵吃尽了苦头。班长说得好:“当兵最难熬的就是前三个月,撑过去了,就是一条好汉。”
记得第一次夜间紧急集合,那真是终身难忘。白天高强度训练后,晚上我们都是倒头就睡。半夜三更,刺耳的集合号声划破夜空!
“紧急集合!”班长的吼声在耳边炸响,“三分钟内到操场集合!”
我一个激灵爬起来,赶紧摸黑穿衣服、叠被子、打背包。黑漆漆的宿舍里,到处都是“噼里啪啦”的声响,战友们手忙脚乱地收拾着。
等我赶到操场,发现自己是倒数第四个到的,脸上火辣辣的,觉得特别丢人。
“新兵蛋子们,”班长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洪亮,“战场上可没有重来的机会!以后加强训练,我要让你们像脱衣服一样快地打背包!”
从那以后,我每天训练结束后都要加练。渐渐地,我的动作越来越娴熟,在连队里也逐渐崭露头角。
三年服役期间,我在基地勤务连当战士,干活任劳任怨,训练刻苦钻研。连长常夸我是个好兵,说我有股子韧劲。
一晃三年过去,到了退伍的时候。九零年,我背着军旅包回到了阔别三年的家乡。
一进家门,母亲就热泪盈眶地抱住我:“儿啊,可想死我了!”她上下打量着我,“瞧瞧,长这么高,壮实了不少!”
父亲在一旁笑呵呵地点着烟袋锅子:“那可不!”
可没等我歇几天,母亲就开始为我的工作发愁了。
“你二叔在省城制药厂当科长,”一天晚上,母亲突然提议,“要不你去省城找找他?说不定能帮你谋个好差事。”
二叔是父亲的亲弟弟,年轻时靠自学考上了大学,分配到省城工作,这些年混得风生水起。
父亲虽然是老大,却一直在农村种地。每逢过年,二叔都会带很多礼物回来,可我们却很少去省城走动。
“那你明天就动身吧,”母亲说完就起身翻箱倒柜,找出一个竹篮,“我去给你准备点土特产带去。”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把一篮子新鲜的土鸡蛋装好,又包了几个咸鸭蛋,还特意从柜子里翻出一盒老山参。
看着母亲忙前忙后的身影,我心里一阵酸楚。农村人进城,总要带些土特产,好像这样才能显得不那么寒酸。
“到了省城,可得好好表现,”临出门前,母亲又叮嘱道,“你二叔在厂里有威望,要是能进制药厂,那可是个铁饭碗!”
我背着那篮子土特产,踏上了去省城的火车。车厢里挤满了人,有打工的,有做生意的,还有像我一样进城找亲戚的。
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我不禁想起了这三年的军旅生活。也许正是那些磨练,让我有了直面未来的勇气。
只是我怎么也没想到,这趟省城之行,不仅改变了我的工作,还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02
傍晚时分,我终于到达了省城火车站。春寒料峭,站前广场上行人匆匆,我正准备找个人问问去二叔家的路,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小伙子,等等!”
我回头一看,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他拄着一根竹拐杖,穿着一件深色的呢子大衣,脸上写满焦急。
“你是当过兵的吧?”老人突然问道。
我有些惊讶:“大爷,您怎么看出来的?”
“哈哈,我在部队待了一辈子,一眼就能认出当过兵的人,”老人笑着说,“看你这站姿、走路的样子,一看就是军人气质。”
我不禁挺直了腰板:“大爷好眼力,我刚退伍回来。”
“那可太好了!”老人一把抓住我的手,“我来看我女儿,可这地址记不太清了。你们当兵的最讲义气,能不能帮帮我?”
我看了看天色,又想着二叔家反正也不着急,就答应下来。谁知这一帮,可真是帮出了故事。
老人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我女儿写的地址,可这省城变化太大,我找了半天也没找着。”
正说着,老人忽然咳嗽起来:“哎哟,渴死我了。”
我赶紧去小店买了瓶水,又给老人买了个肉包子。这一折腾,我自己的肚子也开始咕咕叫,可看看剩下的钱,还得留着坐车,也只能忍着了。
拿着那张泛黄的地址条,我带着老人转了一个又一个街口。省城的路错综复杂,好几次我们都走错了方向。老人年纪大了,走了没多久就喊累,我只好放慢脚步。
“小伙子,”老人突然停下来,揉着腿说,“这腿不行了,走不动了。”
天已经完全黑了,路灯下老人的脸色有些发白。我看了看周围,这地方人生地不熟,打车也不好打。
想到自己在部队经常背负几十斤的装备进行训练,背个老人应该不在话下。
“大爷,我背您走吧!”我蹲下身子。
“这怎么好意思?”老人推辞道。
“别客气,您快上来。当兵的不怕苦不怕累,这点事算什么!”
老人犹豫了一下,还是趴到了我的背上。他看着瘦,背起来却挺沉,我咬着牙,一步一步往前走。
春夜的风有些凉,我的后背却渐渐暖了起来。老人说话的气息喷在我耳边:“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黄建军。”
“好名字啊,充满革命气概!”老人由衷地赞叹,“现在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
又走了将近二十分钟,终于看到了一片高档小区。老人指着最里面的一栋楼说:“就是那儿!”
等我们到了楼下,就见一个穿着讲究的中年妇女焦急地在楼道口张望。看到我们,她赶紧跑了过来。
“爸!您可吓死我了!找了您一下午!”
老人从我背上下来,拍了拍我的肩膀:“闺女,要不是遇到这个好小伙子,我还不知道要找到什么时候呢!”
那位女士这才仔细打量我,连声道谢:“真是太感谢您了!我爸年纪大了,又爱逞强,非说自己认得路。您快留个联系方式,改天我们一定要好好谢谢您!”
我连忙摆手:“不用不用,举手之劳。”转念一想,还是把自己的名字和二叔家的地址留了下来,这毕竟是在省城,多个熟人总是好的。
看着老人和他女儿上了楼,我长出一口气,转身朝二叔家走去。这一折腾,天都快摸黑了,手里提着的那篮子土鸡蛋倒是一直完好无损……
03
二叔家住在制药厂的家属院里,等我找到时已经快九点了。看到我这么晚还提着篮子来访,二叔和二婶又是感动又是心疼。
“孩子,吃饭了没有?”二婶心疼地问,“我这就去热菜。”
第二天,才刚起床,电话铃声响了。二叔接起来,朝我招手:“建军,找你的。”
“喂,请问是黄建军同志吗?”电话那头是个温和的女声,“我是昨天您送回家的那位老人的女儿,我叫林雪梅。”
“啊,是您啊!老人家还好吧?”
“我父亲很好。今天特意让我给您打电话,”林雪梅顿了顿,“是这样的,我在制药厂上班,最近我们厂正在招人。您是退伍军人,又这么热心助人,不知道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厂工作?”
我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没想到举手之劳,竟会得到这样的机会,而且还正巧,我帮二叔帮忙找制药厂的工作,老大爷的女儿就是制药厂的。
“这……这太感谢了!”
“应该是我们感谢您才对。昨天天这么晚了,您还不辞辛苦地背着我父亲找路。这份工作是您应得的。”
第二天,我就去厂里办理入职手续。让我没想到的是,分给我的岗位居然是人事科办事员,待遇和福利都很不错。
工作之余,我经常去看望林大爷。老人总是乐呵呵地拉着我聊天,说起那天的事,他还打趣道:“那天我又渴又饿,你把仅剩的钱都花在给我买水买包子上了,自己却饿着肚子,这样的好青年上哪找去?”
转眼半年过去,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很快就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一天,林雪梅找到我:“建军,我想给你介绍一个人。”
“啊?什么人?”我有些诧异。
“我侄女小芳,她在省人民医院当护士”林雪梅笑着说,“我父亲那天是特意刁难你,想看看你的人品。没想到你不但不生气,反而这么尽心尽力地帮忙。这样的好青年,正适合我侄女。”
就这样,我认识了林小芳。她性格温婉,待人真诚,一点架子都没有。更让我惊喜的是,她居然也喜欢军人。
“我早就听我姑姑说起你的事,”她害羞地说,“能在那种情况下还处处为老人着想的人,一定很善良。”
我们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一年后,在两家人的祝福下,我们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
婚礼上,林大爷感慨地说:“那天要不是遇到建军这个好小伙子,我还真不知道上哪给我们小芳找这么好的对象去!”
林雪梅也笑着说:“爸,您那天真是难为人家了。又渴又饿的,换了别人早就不耐烦了。”
“这说明我们建军的品格经得起考验啊!”林大爷拍着我的肩膀,“没看错人!”
后来我和小芳已经有了可爱的女儿,生活和事业都很顺利。
每当回想起那个春夜,我都会感慨:帮助他人是一个永恒的美德,而这份美德,也让我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幸福。
有时候,小芳会说:“要不是你那天帮了我爷爷,我们也不会相识。”
我总是笑着回答:“要感谢爷爷给我这个机会。”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老人愿意帮忙吗?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如果喜欢本文章,或者有什么观点可以发表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同时可以点点关注,账号会持续更新精彩故事,你的评价和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