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佃贵用五虫五草化浊解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常伴有肠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CAG 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胃癌的癌前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胆汁及十二指肠液反流、免疫损伤、遗传和环境因素等。长期慢性炎症浸润胃黏膜,可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受损,进而引发癌变。
中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深刻而全面,其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饮食不节导致脾胃受损,外界邪气侵入脾胃,情志失调如忧思郁怒引起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以及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等。这些因素长期作用,使得胃病迁延不愈,气血运行受阻于胃腑,甚至术后血脉受损,瘀血内生,胃络得不到充分的滋养。该病的病位虽主要在“胃”,但与“脾”、“肝”、“肾”等脏腑密切相关,形成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
《素问·痹论》有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强调了饮食无度对肠胃的损害,无论是暴饮暴食还是饥饱无常,抑或贪食生冷、辛辣肥甘之物,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机升降失调,从而引发胃痛、痞满等症状。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揭示了肝胃之间的紧密联系。当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时,易横逆犯胃,导致脾胃不和,出现胃脘胀满、嘈杂不适。
此外,《沈氏尊生书·胃痛》及《兰室秘藏·中满腹胀论》等古籍也详细阐述了脾胃虚弱、气滞血瘀等病理机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的影响。它们认为,长期脾胃虚弱,阳气不足,或外感寒湿、饮酒过度等因素,均可导致湿热内生,胃腑受损,进而出现痞满、反酸、胃脘灼痛等典型症状。因此,中医治疗该病时,需综合考虑患者体质、病因病机及脏腑功能,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治疗经验。李老认为CAG的病理基础在于脾胃虚弱,而浊毒内蕴则是其病机之关键。在治疗上,李教授创新性地采用了“五虫五草”的组合疗法,该疗法融合了虫类药与植物药的各自优势,标本兼治,显著延缓或逆转了CAG的病变进展。
“五虫”指的是全蝎、蜈蚣、水蛭、土鳖虫、炮山甲,这些药物以其独特的破积消癥、活血祛瘀、搜风剔络等功效,在疏通经络、改善人体免疫、调节内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全蝎与蜈蚣的对药使用,更是攻毒散结、疏通经络的良方;而水蛭与土鳖虫则擅长破血逐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为胃黏膜提供更多养分;炮山甲则以其强大的通经活络能力,直接作用于病灶,确保气血畅通无阻。
同时,“五草”中的飞扬草、凤尾草、鸡骨草、冬凌草、白花蛇舌草等植物药,以其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活血止痛的功效,为脾胃虚弱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调理方案。这三味草药的联合使用,大大增强了清热解毒利湿的效果,有效缓解了胃痛、烧心等不适症状;而冬凌草与白花蛇舌草则以其抗癌作用,对CAG伴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治疗展现出了卓越的效果。
李佃贵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不仅验证了“五虫五草”组合疗法的独特优势,更揭示了其在标本兼治、抗癌、提高疗效等方面的显著成效。
医案一
患者伍某,男,45岁,主诉胃脘痛、胀满不适1年余。胃脘部疼痛时轻时重,餐后加重,伴有胃胀、嗳气、反酸,偶有恶心。体检:胃脘部轻压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弦。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浊毒内蕴。
治疗原则:健脾和胃,化浊解毒。
中药处方:全蝎3g、蜈蚣2条、水蛭6g、土鳖虫10g、炮山甲6g、飞扬草15g、凤尾草15g、鸡骨草15g、冬凌草15g、白花蛇舌草15g。
治疗经过:初诊时胃痛明显,胃胀,嗳气。
一周后胃痛减轻,胃胀缓解,反酸。调整处方加入海螵蛸20g、瓦楞子15g。
两周后胃痛明显缓解,反酸控制。继续原方,一月后胃镜复查,胃黏膜萎缩改善。
医案二
患者黎某,女,38岁,主诉胃部不适,烧心、反酸3个月。胃部烧灼感,夜间加重,反酸频繁。体检:上腹部轻压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肠上皮化生。
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胃气上逆。
治疗原则:清热化湿,和胃降逆。
中药处方:全蝎3g、蜈蚣2条、水蛭6g、土鳖虫10g、炮山甲6g、飞扬草15g、凤尾草15g、鸡骨草15g、黄连6g、黄芩10g。
治疗经过:初诊时胃部烧灼,夜间反酸。一周后症状减轻,反酸减少。调整处方加入枳实10g、厚朴10g。
两周后胃部不适缓解,夜间睡眠改善。继续原方,一月后胃镜复查,肠上皮化生改善。
医案三
患者章某,男,52岁,主诉胃脘隐痛,胃胀、食欲不振2个月。胃脘部隐痛,胃胀,食欲减退。体检:上腹部无压痛,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萎缩。
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湿阻气滞。
治疗原则:温中健脾,行气化湿。
中药处方:全蝎3g、蜈蚣2条、水蛭6g、土鳖虫10g、炮山甲6g、飞扬草15g、凤尾草15g、鸡骨草15g、干姜6g、白术10g。
治疗经过:初诊时胃脘隐痛,胃胀,食欲不振。
一周后胃痛缓解,胃胀减轻,食欲增加。调整处方加入陈皮10g、茯苓15g。
两周后胃痛消失,胃胀缓解,食欲正常。继续原方,一月后胃镜复查,胃黏膜萎缩改善。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自行购药服用存在风险,请务必在专业中医指导下,根据个人自身症状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