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 李海涛 王文彬 翟昱宁 通讯员 王军
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胡集书会如期开锣。天南地北的艺人,踏风霜、冒严寒,齐聚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弹唱献艺。
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上,发布了胡集书会标识等,进一步加强了胡集书会文化标识度,丰富了书会文化底蕴。
舞台与平台
Logo的设计巧妙而富有深意,其外形模拟了舞台的形态,直观地展现了胡集书会是发源于孙子故里惠民的一场人民文艺盛会的舞台特质,同时也寓意着这是一个展示和传承文化艺术的广阔平台。
载体与依托
书,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精髓,胡集书会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便如一部书,记录传递着守正创新的历史人文价值。众多曲艺艺术家们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不断丰富着这部书的文化底蕴内涵。
尊重和传承
通过对“胡”字的巧妙构想,将字体与中国传统乐器相结合。乐曲悠扬的旋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胡集书会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这一融合不仅展现了800年胡集书会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曲艺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更寓意着书会活动内容如乐器的韵律般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兼具着古典的韵味和现代的创新与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