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支持!
贪官由浊变清,由小贪变大贪,由故作姿态的推拒到公开伸手索要,他们为什么对钱如此的感兴趣,为什么冒着被摘取桂冠,关入铁窗,甚至是处以极刑的风险死要钱,究其原因:
一是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此时不贪,更待何时,不贪白不贪,贪了还想贪。贪官们辛辛苦苦的爬到职位上,做过孙子,当过小媳妇儿,好家伙,一旦“得道”,自是认为老子的贡献大、功劳大,理应得到更多的回报,凭借权力呼风唤雨好不气派,我曾经见过一个小小的县城公安局副局长,那家伙谱摆的特别大,40岁的年龄竟然拿不动一杯水,“出访”时必须是轿夫、秘书、管家前呼后拥才能办案,哈哈,区区一介“武都头”就摆如此大的谱,你再想想县太爷、行署、总督之类的,那他妈的还不是“黄土垫地,净水泼街”了。
二是在日常工作中权力过大,约束机制形同虚设
贪欲旺盛,官老爷封建思想愈演愈烈,再加上下属的“吹、捧、溜、拍”更使的官员忘乎所以,真正的把自己当作是天神下凡,拯救世界,反掌呼风,张嘴唤雨,好不痛快。
三是官员也犯“红眼病”
老人家曾说过:知识越多越反动,官越大,智商越高,智商越高,越会钻法律的空子,越会形成小团体,看到别人受贿生怕自己吃亏,既然是薅羊毛,你薅我也薅,同喜同乐,你好我好大家好。
四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理所应当
有些官员批条子,老板们送的钱多就批,谁送的多给谁批,项目是一定要批的,具体批给谁“老子”说了算,什么常委会讨论、会议纪要、专家论证、公告公示,那都是胡弄鬼哩,话又说回来,既然我把这么一大块肥肉送给你,你孝敬孝敬我当然是理所应当的,既然是你孝敬我的,又不是我伸手要的,双方自愿,各取所需,岂不美哉。
五是攀比之风盛行
官场上人家出双入对,“一任不到一年半,贪污总计五百万”,而自己破衣烂衫还穿着制服执勤,顿觉自己“寒酸”,心理上不平衡,长此以往,也便贪了起来,既然贪了起来,那就越来越膨胀,贪官王文学为正厅级干部,俸禄怎么也得二三万两银子,按理说应该很知足了,但是,对金钱、物质的无限欲望以及与他人的攀比心理,使得王文学在企业老板面前感到“很寒酸”,那就贪呗,这还不简单。
六是跑官要官
贪官赵甫安称:“搞大量钱,是为了我能做大官;做了大官便可以继续搞到钱;因为上级领导做官也需要钱,所以我要经常给领导送钱,领导升官了,我也能随之高升。”
七是为其后路作准备
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曾任温州市主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的杨秀珠也突然出走美国。媒体披露,杨秀珠早已在纽约黄金地带置办至少5处高级房产。
八是置房买屋、养情妇过奢侈生活
如:非法敛财近亿元的泸州市原市政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经理文成弟”,“好几条街上都有他的铺面,串成串能连成好长一片”。
九是临近退休,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在退休之前大捞一把,妄想平安落地像兰州市原市长张玉舜等,事实上很多官员还是平安的落了地,浇浇花,弄弄草,做做“反腐倡廉”的报告,其实坐在主席台,系着红领巾的“爷爷”心里会不会“五味杂陈呢?
十是对贪官污吏惩罚的过轻,没有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假如法律规定只要贪污受贿一万元以上,证据确凿,直接拉出去枪毙,你看看谁还敢贪,最起码贪者会少很多,会收敛很多。
老冯认为,人这一生缺钱和不缺钱只是相对的,钱这东西没有多与少之分,生活没有富足与贫穷之分,关键是你对钱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你对生活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我们有很多焦玉禄式的好干部,为了人民百姓鞠躬尽瘁,与人民同甘共苦,没有被金钱所冲垮,他们的第一责任就是对人民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而现行的一些贪官已经丰衣足食,却欲望难填。
贪污受贿是一种私欲的本性,是一种腐朽的欲念在作祟,无它!
平民老冯
有想法、有锋芒、讲真话的小人物!
原创不易 关注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