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健康圈里超重要的一个话题 —— 体重。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问题,而是和咱们的身体健康紧密相连。下面我要讲的事儿,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大家放心看。要是看文章过程中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疑问,别犹豫,赶紧找专业医生咨询,咱可别自己瞎琢磨!
那天午后,办公室里的空调嗡嗡作响,同事们都在各自忙碌着。李明坐在工位上,手里捧着一杯珍珠奶茶,一边吸着珍珠,一边用空闲的那只手轻轻拍着微微隆起的肚子,满脸愁容地对旁边的张哥说:“张哥,你瞅瞅我,最近总感觉衣服都紧巴巴的,你说我是不是胖了呀?”
张哥正坐在旁边看报纸,听到这话,放下手中的报纸,抬眼打量了李明一番,笑着打趣道:“胖不胖先不说,关键得看健不健康。话说回来,你身高多高来着?” 李明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我身高 170cm,上次称体重是 75 公斤,这问题大不大呀?”
张哥收起了笑容,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可别小瞧这体重数字,要是超出正常范围,那麻烦可就大了!” 说着,张哥故意停顿了一下,抛出一个问题:“你知道 170cm 的男性,标准体重应该是多少吗?” 李明一脸茫然,摇了摇头说:“标准体重?还有啥标准呀,我真不太清楚。”
张哥笑了笑,耐心地说道:“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今天咱就好好唠唠。” 李明一听,来了兴致,赶忙凑了过来,准备听听张哥的科普。
170cm 的男性,标准体重究竟是多少?
很多人一听到 “标准体重”,脑海里可能就会浮现出那些身材特别好的人,要么很瘦,要么肌肉很发达。但实际上,标准体重可不是单纯为了满足审美,它背后有着重要的医学意义,是衡量我们身体健康的一项关键指标。
在医学领域,判断体重是否正常,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 BMI(身体质量指数)。这个计算方法很简单,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就能得出结果。就拿李明来说,他身高 170cm,换算成米就是 1.7 米,体重是 75 公斤,那他的 BMI 就是 75÷(1.7×1.7)≈25.95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标准,BMI 在 18.5 - 24.9 之间才属于正常范围,一旦超过 24,就说明超重了,要是低于 18.5,那就属于偏瘦。这么一算,李明妥妥地超重了。
李明听完,皱着眉头问道:“张哥,这 BMI 算出来的结果准不准啊?会不会有啥误差?” 张哥点了点头,解释道:“BMI 虽然简单方便,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有些经常健身的人,肌肉量比较多,体重可能偏重,BMI 算出来就会偏高,但人家身体可健康着呢;还有些人,看着 BMI 在正常范围,可身体里脂肪比例高,这种人其实也存在健康隐患。”
接着,张哥又介绍起第二种计算方法,就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标准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 - 105。按照这个公式来算,170cm 的男性标准体重就是 170 - 105 = 65 公斤 。这个方法虽然不算特别精确,但胜在直观,平常咱们自己简单判断体重是否正常的时候,用这个公式还挺实用的。
张哥还特意强调,65 公斤这个数字可不是随便来的,在医学上,体重和身高保持合适的比例,对身体的各项指标都有好处。要是体重太轻,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还容易贫血;可要是体重过重,那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这些慢性疾病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特别是男性,如果腹部脂肪堆积过多,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是直线上升。
为了让李明有更直观的感受,张哥打了个比方:“你想想,咱们的身体就好比一辆车,体重就是车的载重。车要是超载了,轮胎、发动机这些重要部件都会加速磨损;可要是载重太轻,车跑起来可能就不稳当,容易出问题。咱们的身体也是这个道理,体重不合适,各种健康问题就跟着来了。” 李明听完,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这么看来,我的‘车’确实超载了,我得赶紧想办法减减重了!”
减重困难重重,该如何破局?
李明虽然意识到自己超重了,可一想到减重,他就犯起了愁。他无奈地苦笑着说:“张哥,你也知道,我每天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忙起来连水都顾不上喝,下班回到家累得要死,根本懒得动。像我这样的‘上班族’,减重可太难了。”
张哥理解地点了点头,拍了拍李明的肩膀说:“我懂你的感受,减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只要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且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效果的。”
张哥告诉李明,体重管理可不只是为了追求一个好看的体重数字,更重要的是让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而想要实现健康的体重管理,得从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几个方面入手。
说到这儿,张哥还分享了一个有趣的研究成果:每增加 5 公斤体重,患高血压的风险就会增加 30%;反过来,每减少 5 公斤体重,血压可能就会下降 4 - 5 毫米汞柱。李明听到这个数据,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啊?我这超重了 10 公斤,那岂不是给自己的健康挖了个大坑?” 张哥笑着点点头:“所以啊,你可得早点重视起来,调整体重不只是为了身材好看,更是为了以后能少往医院跑。”
为了给李明打气,张哥还讲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说:“我以前体重也超标,每次爬几层楼梯就气喘吁吁的。后来去体检,医生特别严肃地跟我说:‘你再这么胖下去,三年后很可能就会有高血糖问题。’我当时一听,心里害怕极了,下定决心要减肥。”
“刚开始,我每天就逼着自己步行 30 分钟,哪怕工作再忙,也会抽时间去走一走。慢慢地,我又开始注意饮食,减少那些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像炸鸡、汉堡、奶茶这些,以前我可没少吃,后来都尽量不吃了。就这么坚持了半年,我的体重下降了 8 公斤,再去体检的时候,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了。减肥的过程虽然挺辛苦,但收获的健康真的是无可替代。”
李明听着张哥的故事,若有所思。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每天上班的时候,总会忍不住吃各种零食,晚上回到家就躺在床上刷手机,经常熬夜到很晚才睡,周末更是直接睡到中午,一整天都窝在家里不动弹……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原来一直在悄悄损害着自己的健康。
张哥的话和他的经历,让李明深受触动。他突然明白,减重不仅仅是为了让体重数字变得好看,更是为了自己能有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
张哥临走前,留给李明一句话:“别等健康出了问题,才知道它有多重要。” 李明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暗暗决定,从今天开始,就给自己的身体来一次 “减负” 之旅。
现在,我也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你知道自己的标准体重是多少吗?如果体重不在正常范围内,你打算怎么做呢?健康没有捷径可走,但只要我们行动起来,每一步都在向着健康靠近。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