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最近被毕业论文折腾得快秃头了。她好不容易熬了几个通宵把论文写完,心想着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结果导师一句话把她打回了现实:“重复率太高了,得降到15%以内。”查重报告一出,小周傻眼了——重复率30%,直接翻车。
“我明明自己写的啊!为什么会这么高?”小周一边吐槽一边在群里求助。很快学长给了她一个扎心的答案:“有时候不是你抄了,是系统觉得你像抄的。”学长还补充说,现在很多学校的查重系统还能检测AI生成内容,如果你用过什么ChatGPT、Claude之类的工具,系统都能看出来。小周这才想起,她之前偷懒用AI改过几段,总觉得句子顺了就好,没想到这也成了“雷区”。
为了降重,小周开始研究一些靠谱的工具。朋友推荐她试试Tata.run AI检测器,说这是一款免费的国产平台,检测速度快,特别适合中文论文。小周上传了一部分论文,没想到几分钟后就收到了详细的检测报告。系统标出了哪些段落可能是AI生成的,还给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比如“用更复杂的句式表达”“加入自己的研究角度”等。她按照提示改了一些句子,发现果然有效,改完后重复率立刻降了一些。
除了Tata.run,她还听说了Turnitin AIGC检测。这款工具在国外特别有名,尤其是在期刊投稿中是必备神器。Turnitin不仅能查重,还能对比全球范围内的学术资源,不过收费不低。小周查了一下,觉得自己用它有点奢侈,还是等以后发论文的时候再考虑。
为了更全面,她还试用了Copyleaks AIGC检测,这个工具能检测多语言文本,特别适合英文论文。小周的论文虽然是中文为主,但里面有几段英文引用,Copyleaks也给出了不错的建议。不过她发现,这个平台对中文的支持不如Tata.run。
另外,小周还了解了国内的知网 AIGC检测和维普 AIGC检测。知网几乎是国内学术查重的标配,很多学校直接用这个系统,权威性很强。维普的价格更亲民,对论文的逻辑性和引用规范检查得特别严格,也挺适合学生用。
在工具的帮助下,小周慢慢摸索出了一些降重技巧。她发现,AI生成的内容往往句式太规整,逻辑太直白,很容易被系统“盯上”。比如原句“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她改成了“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推动了多方面的突破”,这样句式更加复杂,重复率也下降了。
她还学会了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而不是完全依赖文献。例如原来她写的是“研究表明,机器学习算法在数据预测中的表现优于传统模型”,现在她改成了“在我对比实验中发现,机器学习算法的预测精度确实明显高于传统模型”。加了自己的研究经验后,内容变得更有特色,也降低了重复率。
最后,小周还专门花时间检查了引用格式,因为有些查重系统对引用的格式要求非常严格。她确保每一处引用都有规范的标注,避免系统误判为抄袭。
经过几天的努力,小周终于把重复率降到了12%,导师也对她的修改表示满意。她感慨道:“降重没那么可怕,只要找对方法和工具,一切都能搞定。”
她的建议是,如果你的论文查重率过高,不要急着推翻重来,先用像Tata.run这样的工具检测一下问题在哪,然后逐步调整内容。同时,多花点心思加入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能降低重复率,还能让论文更有说服力。写论文虽然辛苦,但只要用心,总会熬过这最后一关!
4o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