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美元,撕开人类思维鸿沟!宾大教授警告AI隐形阶层战

0
分享至


新智元报道

编辑:倾倾

【新智元导读】AI的革命,不在算法,而在使用者。同样一台机器,有人只拿它写笑话,有人靠它写论文、跑模型、生成研究报告。20美元成了新的「知识分界线」,AI正在制造一种隐形的社会分层——技术平权的时代,思维反而开始分级。真正的竞争,不是掌握工具,而是学会与它共思。

十年前,人类还在讨论「AI会不会取代我们」;如今,它已经在重组人类本身。

宾大教授Ethan Mollick在最新文章中指出:

全球已有10%的人类每周使用AI


AI不再是实验工具,而是一种新的社会基础设施。

更微妙的是,它正在制造人类内部的分层

同样是用ChatGPT,有人只是随口问天气、写个笑话;有人已经让GPT-5帮自己写研究报告、编程、分析财报。

从免费账号,到20美元月费的「中产层」,再到200美元的「上流圈」 ,AI世界正在复制一套新的社会结构:

同样的工具,却映出不同的人。

AI的隐形阶层:算法早就知道你的位置

当Ethan Mollick说「10%的人类每周使用AI」时,他并不是在炫耀数字,而是在提醒:AI已经形成了新的社会分层机制。

在「我也用ChatGPT」这样普遍的认知背后,正悄然形成新的使用阶层。


算法正在在偷偷划分人类

从使用数据来看,AI的普及速度惊人。

以ChatGPT为例,官方披露,其使用者中大约49%为「提问式」,40%为「任务执行型」。

外部统计显示2025年其周活跃用户数已接近7–8 亿。


ChatGPT每周活跃用户数量的时间表。

然而,这种广泛覆盖并非意味着「人人平等使用」。Mollick提到:

多数免费用户默认被分配到「Auto模式」,实际上常是较弱的模型版本。


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两个人都说「我用AI了」,但一个用的是闪电响应、浅层回答,另一个用的是多步思考、代码生成、报告制作。

这两者的差别,不在工具,而在模型与使用方式上。

当你只在免费模式中「问一句、输出一个答案」,系统可能早已将你分流至「浅层用户」路径;而付费用户则进入「思考模式」「生成模式」,承担更多任务,也获得更多能力。

免费工具的隐形天花板

在同一平台上,免费账户与付费账户常常表现出不同的操作路径。

Mollick指出,很多人在免费模式下用AI做生成、娱乐、测试,而真正让AI介入产出与协作的,是那些愿意付费、选择高级模型、打开多模态输入、连接个人数据的人。

这就形成了一个隐形门槛:免费模式用户看似「自由」,但功能深度受限;付费模式用户虽形式相同,却拥有「生产性工具」与「赋能路径」。

你以为你是在用AI,但算法可能已把你归类为「目前只能娱乐/询问」的使用者。

真正的分层,不在功能,而在思维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使用差距的本质,不仅是工具能力不同,而是「认知方式不同」。

当一个人长期在免费层面使用AI,他习惯于「向AI提问,获取答案」;而在付费/高级模式下的用户,则习惯于「让AI参与流程、生成内容、协同决策」。


不同类型任务对模型复杂度的依赖差异——从「可免费完成」到「必须高级模型」,AI使用正在形成能力阶层。

这种差异,在时间里就可能演变成「谁在用AI」与「谁被AI用」的二元结构。

Mollick总结:

未来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写Prompt,而是培养对AI的直觉。 也就是说,谁能跳出「问答」范式,谁就更接近「用AI思考」而不是「被AI回答」。

而当算法完成了这场无声的分层之后,真正的界线才出现——20美元

20美元的分水岭:AI中产的诞生

当Ethan Mollick写下「认真使用AI,就得花钱」,他其实在描绘一种全新的社会现象——AI中产的出现。

20美元,成了技术门槛

在以往的技术革命中,知识与硬件曾是区隔人群的壁垒;而在AI时代,这条线被一项订阅费取代。

Mollick将目前的主流AI生态划分为三层:

  • 免费层:功能有限,以聊天、生成图片、问答为主;

  • 20美元/月层:解锁高级模型与更深推理;

  • 200美元/月层:面向科研、工程、编程等专业群体。

听起来像价格分级,但实质是认知结构的分层。

20美元成了新的「入场券」,让使用者从体验AI进入与AI共事。

三大阵营:Claude、Gemini、ChatGPT的中产位次

Mollick建议大多数人从三款系统中挑选:

  • ChatGPT (OpenAI):功能最全,支持代码、图像、语音、文档生成;

  • Claude (Anthropic):在文本、表格、报告等知识型任务上表现稳健;

  • Gemini (Google):依托搜索与图像理解,适合需要实时联网与多模态输入的用户。

这三者的「高级模型」表现各有侧重,但本质相同:都在为20 美元提供生产力红利

付费用户能让AI承担更完整的工作流,从调研、草稿、写作到编辑;而免费用户,往往只能获得零散的、即时的输出。

这也解释了Mollick那句被广泛引用的评论:

同样是用ChatGPT,有人只是在聊天,有人在训练自己的副脑。

从「用AI做事」到「和AI一起思考」

更深层的分化在于思维方式。

当AI从问答机器变成协作伙伴,人们对它的态度也在分化:

免费用户多把AI当作临时帮手;付费用户则逐渐建立「使用肌肉」,让AI嵌入工作结构。

这种转变不仅带来效率差,更在重塑人的认知路径。

因为付费用户不断向AI输入材料、指令与反馈,他们在训练AI的同时,也在被AI训练——他们的提问更具体、目标更清晰、思维更结构化。

这就是所谓的「AI中产阶层」:既懂工具,又懂协作,他们把AI当作自己的第二语言。

200美元的上流实验场:AI精英的私人实验室

当大多数人还在为「要不要花20美元订ChatGPT Plus」纠结时,一部分人已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在Ethan Mollick的分类里,这个世界属于200美元/月的高端层级——一个被少数科研人员、工程师、独立开发者和创业者占据的圈层。

AI不再回答问题,而是开始接管流程

在这个层级中,AI已不再只是对话者,而是可以执行多步任务的代理系统(Agent Model)。

用户可以让AI自主完成整条流程:搜集资料→运行代码→生成文件→输出报告。

典型的代理系统代表包括:

  • GPT-5 Thinking Extended / Heavy(OpenAI)

  • Gemini 2.5 Pro(Google)

  • Claude Sonnet 4.5 Extended Thinking(Anthropic)

这类模型不追求即时响应,而追求完整性与一致性。

同样的问题,GPT-5 Instant(免费版)「凭直觉」回答,而GPT-5 Thinking Extended在回答前进行了外部检索与推理。

结果是后者更慢,但也更接近真实。


同一问题由不同模型回答:左为聊天模型 (GPT-5 Instant),右为代理模型 (GPT-5 Thinking Extended)。前者即兴生成,后者经外部研究与多步推理后得出。

Wizard Models:AI的科研级算力

更高一层,是Mollic 所称的「Wizard Models(魔法师模型)」。它们是当下最昂贵、也最接近独立研究员的模型类别。

目前仅有两款在这一层活跃:

  • Gemini 2.5 Deep Think(AI Ultra 计划)

  • GPT-5 Pro(OpenAI Pro 计划)

这些模型不只是推理更强,而是可以在内部运行复杂计算、调用代码执行环境,甚至生成跨模态结果(文本+图像+视频)。

Mollick指出,Wizard级模型能承担学术论文写作、市场预测、工程模拟等科研级任务,但其代价是更高延迟与更大算力消耗。

这一层级的AI不再是个人助手,而是一种「租来的超级计算脑」。


Claude、Gemini、ChatGPT三大系统在不同模型层级下的功能分布。Wizard 级模型仅出现在Gemini Deep Think与GPT-5 Pro中。

在200美元这层,人们使用AI的方式已经接近研究合作。

他们不再追求一问一答,而是让AI执行完整研究链条:写出研究计划→搜索并汇总文献→建立假设与实验模型→自动生成数据可视化→最后输出论文或商业提案。

这类用户的AI使用习惯,也在反向塑造AI产品本身。


Gemini的Deep Think模式与ChatGPT Pro的Research Sandbox,正是这些「重度用户」测试出的需求。

他们是AI的早期共创者,也是未来AI生态的「上游生产者」。

Mollick 形容这种关系为:

不再是「使用」AI,而是在与它共事。

分层的顶点:AI 思维的社会化

这些「AI精英」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模式:他们把AI当作外包的推理器、自动化的项目助手,甚至是认知共创者。

这意味着:AI使用的分层不再是谁能访问,而是谁能思考到哪一步。

从免费层的即时回答,到20美元层的任务执行,再到200美元层的协作研究,AI世界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思维的阶层化。

而在这条由价格划出的通道上,人类的思维模式,也在被悄悄重塑

而「深度研究」和「数据连接」功能的开放,让AI不再只是回答问题,而是开始理解你的世界。


上图展示如何开启「Deep Research」深度研究模式,以及如何将个人数据连接到Claude与ChatGPT,实现AI对邮箱、文档、日程等信息的自动整合。

这也是AI分层真正的分界线——谁能让AI参与思考,谁就离未来更近

人类的AI直觉正在分化

在Ethan Mollick的框架里,AI的分层不只是经济层级,更是认知结构的重组。

他在文章结尾写道:

目标不是成为AI专家,而是培养对这些系统的直觉——知道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直觉,新的识字能力

过去十年,我们学习阅读、编程、外语;未来十年,我们要学习AI直觉。

这种直觉不是技巧,而是一种理解:当你与AI对话时,知道它在哪些领域可靠,在哪些场景容易出错; 明白什么时候该让AI思考,什么时候该自己判断。

Mollick指出,随着AI功能的提升,prompt技巧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老一代用户还痴迷于「神提示」,新一代用户早已进入「共同思考」的阶段。

不论你是恐吓AI,还是哄它好好答题,这些都不再起作用。

真正有效的能力,是能和AI形成节奏与分工的人。

分化的起点:谁在主动学习AI

这也是Mollick认为的「社会化差距」所在。

同样是用AI,有人每天用它查问题,有人用它整理知识库、做科研笔记、撰写报告。

差距不是模型,而是使用频率与思维结构。

他在文章中提到,随着更多用户接入「Deep Research」与「连接数据」功能,AI正逐渐成为一种记忆外包与思维增强工具。

这意味着,人类社会正在出现新的分界线:有人靠AI重塑工作方式;有人仍停留在让AI回答问题。

表面看,是谁付了钱;本质上却是谁主动去理解AI如何思考。

过去的「信息素养」是能辨别真假;新的「AI素养」,则是能判断AI的可靠边界。

Mollick 总结:

那些学会与AI协作的人,将在未来获得真正的优势。

这是也算是一种「教育再分配」:在同样的信息洪流中,有人学会与算法共生,有人被算法喂养。

AI让信息的门槛更低,却让思维的差距更高。

未来的分层,不在模型,而在人

当AI已能思考、研究、生成、修正,人类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取决于谁能与AI协作。

Mollick在结尾说的那句话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AI的未来,不只是更好的模型,而在于人类如何使用它。

或许这才是2025年最重要的事实。AI正在重塑的,不是生产力的边界,而是人类的学习方式。

真正的竞争,不再是谁懂技术,而是谁更快建立起与AI协作的「第二直觉」。

当Claude、Gemini、ChatGPT们竞相进化,我们也在被它们重新定义。

从免费层的即时回答,到20美元层的「任务执行」,再到200美元层的「协作研究」,这条技术曲线的背后,其实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分层曲线。

Ethan Mollick在文末写道:

AI的未来,不在于模型更强,而在于人类学会拿它做什么。

未来,AI不再是工具,而是一面镜子。

它照见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使用习惯与好奇心,也照见我们与未来的距离。

真正的分水岭,从来不是20美元、也不是200美元,而是你是否开始,用AI去思考。

参考资料:

https://www.oneusefulthing.org/p/an-opinionated-guide-to-using-ai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赵露思生日音乐会造型封神!又纯又欲氛围感拉满

赵露思生日音乐会造型封神!又纯又欲氛围感拉满

述家娱记
2025-11-09 19:00:42
美西方失望了!中国扛住了空间碎片撞击,神舟二十号准备执行返回

美西方失望了!中国扛住了空间碎片撞击,神舟二十号准备执行返回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13 13:49:22
荒野求生因“吃南瓜”退赛?广西兄弟真实实力曝光:节目组怕了?

荒野求生因“吃南瓜”退赛?广西兄弟真实实力曝光:节目组怕了?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1 08:05:49
《天道》丁元英:和低层次的人交往,不要说人话

《天道》丁元英:和低层次的人交往,不要说人话

洞见
2025-11-10 21:57:10
全运会“大湾鸡”癫狂到志愿者都摁不住,「广式玲娜贝儿」全国人一天不看都难受

全运会“大湾鸡”癫狂到志愿者都摁不住,「广式玲娜贝儿」全国人一天不看都难受

Vista氢商业
2025-11-13 16:21:01
詹皇即将回归!夸梅布朗给湖人3大建议:让他去替补,弃用布朗尼

詹皇即将回归!夸梅布朗给湖人3大建议:让他去替补,弃用布朗尼

嘴炮体坛
2025-11-13 17:41:59
外交部:敦促美方停止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

外交部:敦促美方停止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

新京报
2025-11-13 16:29:05
空警-3000横空出世,B-21或未服役即落后,全球无对手!

空警-3000横空出世,B-21或未服役即落后,全球无对手!

阿淫记录生活日常
2025-11-10 18:17:35
赶紧买!手机将大面积涨价

赶紧买!手机将大面积涨价

电脑报
2025-11-11 18:33:39
董洁控诉潘粤明家暴十年后,他携三部新剧杀回巅峰

董洁控诉潘粤明家暴十年后,他携三部新剧杀回巅峰

顶世文化
2025-11-13 15:24:49
赵丽颖和冯绍峰一起送儿子上学,两个人步伐一致,看上去关系很好

赵丽颖和冯绍峰一起送儿子上学,两个人步伐一致,看上去关系很好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12 10:10:14
德官宣开战,80万大军攻俄军?特朗普撂挑子走人,乌军直接当炮灰

德官宣开战,80万大军攻俄军?特朗普撂挑子走人,乌军直接当炮灰

墨羽怪谈
2025-11-13 16:47:25
曾琦,女,1981年出生,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

曾琦,女,1981年出生,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

岁月有情1314
2025-11-09 09:56:33
福建舰刚服役,特朗普莫名突然发声:中国因美军强大,所以不敢打

福建舰刚服役,特朗普莫名突然发声:中国因美军强大,所以不敢打

通文知史
2025-11-12 16:45:03
西部最新排名!2黑马崛起,3强队陨落;火箭坐4望3,湖人第5

西部最新排名!2黑马崛起,3强队陨落;火箭坐4望3,湖人第5

大卫的篮球故事
2025-11-13 17:54:51
曾主任抛媚眼照被挖出!明目皓齿很调皮,网友:真的好迷人

曾主任抛媚眼照被挖出!明目皓齿很调皮,网友:真的好迷人

阿纂看事
2025-11-12 15:42:36
票房破6亿!这部“一刀不剪”引进的狠片,又给好莱坞上了一课

票房破6亿!这部“一刀不剪”引进的狠片,又给好莱坞上了一课

皮皮电影
2025-11-13 16:01:14
泰王破天荒访华!佩通坦惊天逆转背后的东南亚地缘棋局

泰王破天荒访华!佩通坦惊天逆转背后的东南亚地缘棋局

吃货的分享
2025-11-13 00:04:08
搭上黄仁勋,650亿陈涛问鼎惠州首富

搭上黄仁勋,650亿陈涛问鼎惠州首富

雷达财经
2025-11-12 22:50:13
得B级车者得天下!10月销量:新能源大败,雅阁第5,Model 3第1

得B级车者得天下!10月销量:新能源大败,雅阁第5,Model 3第1

生活魔术专家
2025-11-13 16:50:06
2025-11-13 18:51:00
新智元 incentive-icons
新智元
AI产业主平台领航智能+时代
13857文章数 662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头条要闻

谋划70余年 四川省内的重大水利工程要来了

头条要闻

谋划70余年 四川省内的重大水利工程要来了

体育要闻

保罗,看看你对马刺干的好事!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时尚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黄君璧:仿古山水册

数码要闻

苹果在美国推出“钱包”App数字ID功能,用于国内航班安检

专栏 | 赌气和恋爱的一间屋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