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冒出来了两个大新闻,又把中美在AI上的竞争抬上了新热度,先是在12月16日,川普高调官宣,日本软银将会对美国本土的AI领域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千亿美元(孙正义张口说投1000亿美金,川普马上把他拔高到2000美金)。也不知道孙正义这些钱有多少是卖阿里巴巴赚来的。
然后到了12月17日,《华尔街日报》等美媒报道,美国计划在本月颁布限制令,限制对东南亚和中东等地销售先进的AI芯片。
不少人可能会产生疑惑,这跟中美AI竞争又有啥关系呢?其实,只要我们经过深入分析后,便能够发现美国这些举动的真实目的。
据斯坦福人工智能研究所发布的排名,全球AI活力排名的前两位长期被美国与中国占据。与第三名形成了断档差距。所以胜选后的川普,已然将中国看作是全球AI竞争中最大对手。
作为附庸国,日本软银掏出千亿美元,可被视为一种“投名状”,更值得关注是制裁中东、东南亚,看似毫无关联,但联想到去年8月路透社的一则报道,美国为了防止中东转售AI芯片给中国,便要求AMD,英伟达限制对中东出口先进AI芯片。说白了,还是为了限制中国AI。
但其实,这也只是美国众多手段之一,以AI技术中重要应用领域,自动驾驶为例,11月初,美国限制台积电为中国大陆代工7nm及以下的先进制程芯片,其目的包括了断绝大陆车企获得先进制程的智驾芯片,以延缓中国智驾发展。
更早还有看8月份,美国打算禁止中国自动驾驶软件在美国本土进行路测。说白了,就是从软硬件层面打压中国自动驾驶的发展。
而与此同时,美国也在不断地给自家自动驾驶监管松绑。
比如说川普任命马斯克为新成立“效率委员部”部长,支持特斯拉无方向盘的Robotaxi落地, 放宽美国无人车的运营区域,像谷歌旗下的Waymo就因此获益。在短短的5个月内,周单量从5万单,翻了3倍到了15万单,是国内百度萝卜快跑近两倍。
美国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因为无人驾驶技术不仅要竞争硬件底子,也要竞争软件算法的先进程度,而更多应用场景,则会加速算法的迭代。
所以此时的美国,早已经对中国的AI发起了挑战,中美AI竞争正式进入到了生死时刻。
那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其实想要逆转中美的AI形势,关键在于规模化,用规模化反哺技术的迭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不断突破,也更离不开一个宽松、开放、包容的环境来孕育创新。
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问题,对于AI企业更多耐心与信心,比如对于萝卜快跑等企业,应当在政策上以及舆论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允许其不断地试错、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们这场AI竞争中抢得胜出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