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要保持不断成长,我还要做些什么?”
思维变化+坚韧的意志和决心,思维模式会影响看法,从而影响行为。成长型思维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但是能带来不同以往的生活。向你展示通往未来的道路。固定型思维模式导致人们过于关注成败。成长性思维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固定型思维会把发生的一件事当做衡量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标尺,在面对困难时,往往会选择逃避或放弃。成长型思维会把失败看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人都不是完美的,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感情生活,当遭遇挫折失败时,我们都不该一蹶不振、自我怀疑,甚至还没开始尝试,就萎靡不振。而是应该相信自己和他人,总能通过努力变得更好。
成功不在先天,不靠外在,关键在于思维模式:是满足于现有成果、避免失败可能的固定型,还是以努力为豪、寻求挑战机会的成长型,决定了你能在成功路上走多远。思维模式的不同影响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你有充分的机会与可能扭转自己的思维模式,改变前进的方向。
人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而非一成不变。思维模式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在面对挑战、失败和成功时产生不同的反应和结果。成长型思维的人视挑战为成长的机会,勇于接受并努力克服。面对新知识或技能,成长型思维的人保持好奇心和学习态度。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失败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他们不会因为失败而气馁,而是从中找到成长的机会。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正确的策略,即使天赋不如人,也能取得成功。成功更多依赖于个人的努力、毅力和决心。固定型思维的人往往因为害怕失败而避免挑战。他们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性格是固定的,因此忽视了成长的机会。
固定思维模式最大的恐惧在于:一是认为了不起的天才不需要努力,二是因为努力后还是失败的事实会让自己找不到借口(害怕失败,避免挑战)。相信自己的才能一成不变(能力和性格),急于一遍遍地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则会认为,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不给自己贴标签,并且已经准备好承担风险,直面挑战的思想,拥有能够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的独特才能,以及将人生中的挫折转变为未来的成功的能力,不断超越自己。
事业中领导者应该注重培养团队成员的成长型思维,激发他们的潜力,促进团队整体成长。在职场中面对失败时,成长型思维的人能够从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生活中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而非仅仅关注结果,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成长型思维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即使失败了也要勇敢面对,从中汲取经验。
成长型思维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帮助人们不断超越自我,让人视挑战为机遇,从而抓住每一次成长的机会。失败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让自己变得更强。成长型思维的人在失败后,会积极寻找成功的线索,调整策略,再次尝试。
天赋只是成功的起点,而持续的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要改变思维模式,首先需要自我反思和觉察,认识到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保持积极的心态,并采取实际行动,努力向成长型思维转变。终身学习的理念,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勇于挑战自我,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
精彩语句摘取:
- 只是这些有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不会给自己贴上标签,或对自己失去信心。即使他们感到沮丧,他们也准备好了去承担这个风险,直面挑战,继续为此奋斗。
- 人类的某项专长“并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决定的,而是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获得的”。或者像他的前辈比奈所认为的,一开始聪明的人不一定到最后还是最聪明的。
- 固定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别人如何看待你;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你能否提高自己。
- 我们发现人们对能力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能力是固定的,需要被证明;另一种则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的。
- 在评价别人之前,要记住努力并不代表所有,而且每个人的努力也并非建立在同样公平的前提之上。
- 所以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中,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标签都会扰乱你的思绪:当你被贴上肯定的标签时,你害怕会失去它;而当你不幸被贴上否定的标签时,你会害怕自己正如标签所说。
- 即使对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来说,失败也是一个痛苦的经历,但它并不能对你下定义。它只是一个你需要面对和解决并能从中学习的问题。
- 有没有什么你一直想去做,但是因为自己不够擅长而不敢去做的事?设置一个计划,去实现它。
- 他们不仅不会因失败而气馁,反而会认为自己没有失败,他们认为自己是在学习。
- 冠军的标志就是在事情进展不那么顺利——表现得不够好、情绪不太对的情况下,依然有取得胜利的能力。
- 换句话说,他们认为风险和努力这两件事暴露了你的不足,证明了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某项任务。事实上,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对努力的消极态度令人瞠目结舌。
- 如果父母真想送给孩子一份礼物,最好的就是教会他们热爱挑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享受努力的过程,不断学习。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不会成为赞扬的奴隶。他们将拥有一种可以建立和修复自信心的终生有效的方法。
-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希望与另一种类型的伴侣相处,他们的理想伴侣应该有如下特征:看到他们的缺点并帮助他们改正。鞭策他们变成更好的人。鼓励他们去学习新事物。
- 他们会把发生的事当作一个衡量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直接的标尺。
- 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听见自己说“这太难了,太有意思了”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思维模式发生了转变。
- 相信成功的关键是学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们抓住了机会,但是那些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们不想暴露自己的不足,为了在短时间内看上去聪明,他们宁愿拿自己在大学里的前程去冒险。
- 不要评判,要去教导。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 杰出的个人有着“一种能够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的独特才能”。
- 他们给了这次测验去测量他们现在和未来最重要的智力水平这样大的权力,也给了它来为自己下定义的权力。这就是每一次成功对他们来说都如此重要的原因。
- 一次评估就定终生的这种想法,让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产生了紧迫感。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必须快速、完美地取得成功。当自己的一切在每时每刻都面临危险的时候,谁还会有慢慢成长这种奢侈的想法呢?
- 杰出的人拥有的另一项特别的才能,就是将人生中的挫折转变成为未来的成功。
- 你的失败和不幸不会威胁到其他人的自尊。从自我意识来看,在别人有需求的时候表现出同情心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对于那些把自尊建立在自己的优越性之上的人来说,你的财富和成功才是他们耿耿于怀的事。
- 龟兔赛跑的故事本想强调努力可以有多重要的意义,却给了努力一个坏名声。它巩固了人们“只有缺乏天赋的人才需要努力”的观念,并让人们以为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当有天赋的人失误时,后进者才有机可乘。
- 成长型思维模式并不意味着每一件可以被改变的事都应该被改变。我们都需要接受自己的一些不完美之处,特别是那些并不会给我们自己或别人的生活带来危害的。
- 在开始责怪他人以前,你并不算是个失败者。他的意思是,只要不否认错误,你仍然可以从你的错误中学习。
-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但对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来说,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
- 人们常常认为“天赋”就是能力本身。然而,浇灌这些天赋的是不断的、无休止的好奇心以及对挑战的探寻。
- 我想告诉你的是: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 只有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才高度关注可以提高他们知识水平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学习才是第一要务。
- 考试成绩和对成就的评估只会告诉你目前这个学生处在什么位置,而不会告诉你将来他会达到什么高度。
- 婚姻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你要鼓励伴侣成长,也要让对方鼓励你自己成长。
- 我们谈到的这些人都拥有这种秉性。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很特殊,或者天生就应该赢。他们是努力奋斗的运动员,懂得在压力下如何专注,而且在必要的时刻能够实现超水平发挥。
- 当固定型思维模式者选择成功而不是成长的时候,他们到底想证明什么?他们想要证明自己很特别,甚至是高人一等。
- 成功意味着做到最好的自己,而不是要强于他人;失败是一次机会,而不是死刑;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关键。
-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抑郁程度越深,越会采取行动来对抗他们的问题,他们会更努力确保自己完成学校作业,更努力保持生活正常运转。他们感觉越糟,反而越会下定决心。
- 努力学习并不代表你很脆弱,而是会让你变得更加聪明。
- 向人们阐述了人类信念的力量。我们不一定能意识到这些信念的存在,但它们对我们想要什么以及能否成功达到目标至关重要。
- 所以看看吧,如果你成功,你就比其他人强。你就可以侮辱他们,让他们对你卑躬屈膝。在固定型思维里,这很容易被误认为自尊。
- 在固定型思维模式这种自尊心的背后潜藏着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成功后你会变成一个重要人物,那么当你不成功的时候,你又是什么呢?
- 不要过分担心自己是不是聪明。不要过分在意失败。这会带来自我毁灭的过程。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和睡觉,好好生活。
- 但潜能不就是人们随着时间来提高自身技能的一种能力吗?这也正是我们想说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努力和时间能将一个人变成什么样?谁知道呢。
- 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老话:“未来的你比现在的你更优秀。”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并不接受未来的完美。他们必须现在就达到完美。
- 乔丹知道他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付出了多少努力。他是一个经历了奋斗和成长的人,不是一个天生就优于他人的人。
- 任何人想做什么都能做吗?我并不确定。但我认为现在我们可以同意的是,人们能做的事比你曾经以为的要多得多。
- 你是否在某些时候觉得自己很傻,好像大脑短路了?下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时,将自己放入成长型思维模式,去想想如何学习和提高,而不是评价自己,然后回到正轨上去。
- 社交能力是可以提高的,社会互动是用来学习和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评判别人的。试着多训练自己用这种方式想问题。
- 人类真正的潜能是未知的(也是不可知的);人类在经过多年的热情、辛苦奋斗以及训练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是无法预知的。
- 实际上,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希望在进行任何学习之前,能力就可以自动展现。归根结底,如果你有能力,你就是有,如果你没有,你就是没有。我经常看到人们有这样的想法。
- 根据一次分数立刻做出的评估,对了解一个人的能力水平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更不要说去了解他们在未来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了。
-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知道,想让潜能开花绽放需要一定时间。
- 但教书育人不就是学校要做的吗?他们来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如何去做这些事情,而不是因为他们已经什么都会了。
- 对这些人来说,聪明并不是当下的完美,而是与长时间的学习有关:直面挑战,取得进步。
- 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中,不完美是一件耻辱的事情,特别是当你被称作“有天赋”的时候,所以他们选择撒谎。
- 当你有时间提升自己的时候,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去证明自己的杰出?
- 总的来说,相信人的能力固定不变的那些人急切盼望成功,而他们在成功后感到的不仅是自豪,他们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因为成功意味着他们固定不变的个人能力比其他人要强。
- 人们劝她停留在她已经拥有的辉煌位置,但是米兰达认为,更有意思的是从底层重新开始并看看自己这一次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 CEO们面临另一个两难选择。他们可以选择一个短期战略来推高公司股价,让自己看上去像一个英雄,也可以选择长期发展计划——冒着被华尔街反对的风险,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为公司打下健康的成长基础。
- 凭借他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杰米·埃斯卡兰特问自己“我应该怎样去教他们”而不是“我能不能教他们”,以及“他们怎样才能学得最好”而不是“他们能学会吗”。
- 当人们相信自己的基本特质可以得到发展的时候,失败虽然很痛苦,但是不会给他们下定义,而且如果能力可以拓展,如果改变和成长还有可能,那么通往成功的道路依然有很多。
- 在经历失败后,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尝试修复自尊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去责备他人或者找借口。
- 基因和环境不仅仅是相互协作的关系,基因更需要环境的帮助来更好地运作。
- 让我们更仔细地想一想,为什么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中,当下的完美是如此重要。这是因为一次测验——或者一次评估——可以成为对你适用终生的评判。
- 想一想其他人比你强、你认为他们比你更聪明或更有天赋的时刻。现在考虑一下这个想法,他们只是用了更好的学习技巧,自学了更多内容,进行了更多练习,并跨越了障碍。你也可以做到这些,只要你愿意。
- 认为伴侣有改变的潜力和认为伴侣一定会改变,是不可以混为一谈的。改变的前提是你的伴侣必须想去改变,承诺要改变,而且会采取具体的行动去改变。
- 数学和科学领域都应该变得对女性更加友好。同时,女性也需要尽可能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在这些领域里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
- 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别人的每一个眼神对我来说都意义非凡——它们被登记在我的智力记分卡、吸引力记分卡以及受欢迎程度记分卡上。如果一天过得顺利,我可以尽情沉浸在我的高分记录中。
- 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可能和我一样聪明,而且工作更加努力!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要么聪明要么努力的选择题,而我明显更加看重前者。
- 学校是给孩子们学习的地方。不过,为什么学校不能是老师学习的地方呢?
- 为什么要找那些只能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人,而不是那些可以促进你成长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和搭档?
- 如果事情变得具有挑战性——当他们感觉不到自己聪明且富有天赋的时候,他们就丧失了兴趣。
- 关于能力和成就,我们有很多错误的想法,特别是我们总认为,是那些孤独、聪明的人突然间发明了了不起的东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