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劳育视角下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研究,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及品质,促进小学劳动教师专业发展。2024年11月27日下午,在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食育工坊,开展了主题为“探索劳育视角下学科融合的实践策略”的小学劳动学科教研活动。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劳动学科研训员江明忠及各小学劳动学科骨干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课堂教学 融合实践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两位教师基于劳育视角,融合自然节气,以冬令节气中的饮食为主要内容,呈现了两节劳动课。
梅昕筠老师执教《黄豆糯米糍》。她首先以视频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跟随古人脚步学做黄豆糯米糍。接着通过三个小任务,指导学生学习与掌握“揉面”、“煮熟”、“裹粉”等劳动技能,并渗透进对家用电器的使用。在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过程中,融入了饮食安全、探究意识、劳动习惯的培养。
徐玲霞老师执教《雪人糯米枣》。她先以“小雪”节气导入引导学生对冬季活动及饮食的期盼。接着通过实物观察,了解制作糯米枣所需的材料及工具,展示制作步骤。然后借助任务群,让学生在动手尝试、质疑提问、合作探究等过程中,逐步掌握制作糯米枣的技能。最后,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意制作,激发了学生的劳动创新意识。
讲座分享 启发思考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的朱华锋老师作了题为《学科融合视角下的劳动实践策略》的讲座。他从劳动教育背景、劳动课程内容、综合融通理念、学科融合策略等方面,阐述了学校基于学科融合视角下的劳动实践策略的探索之路。
教学研讨 互商共进
教学研讨环节,梅昕筠、徐玲霞两位教师从教学设计、课堂推进、课后反思的角度进行了说课。经开区各小学劳动学科骨干教师进行了评课。大家各抒己见,从优化教学环节、加强即时评价、学科融合策略等角度提出了重建想法。
·专家指导 策略引领
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劳动学科研训员江明忠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指导与引领。他充分肯定了东方小学将劳动课程与学校特色食育课程融合实施的实践探索,赞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劳动课不但透出生活气息,而且关注了劳动能力提升及劳动精神培养。同时,他从核心素养的培育、真实情境的创设、设计的融合性、学做评的一致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角度作了专业的阐释与引领。
本次劳动教研活动,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展示了学校基于劳育视角下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索策略,加深了老师们对劳动课程的理解,开阔了老师们劳动教学的新视野,为经开区各校的劳动课程校本化实施提供了参考。学校将继续聚焦劳动核心素养,培育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探索学科融合的劳动实践策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