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名字的由来
老挝国家的名称由来有几个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老挝历史上曾出现一个以今天琅勃拉邦为中心的城邦国家,当时琅勃拉邦的名称是“Muang Sua”,后来老挝先民进入并成为了主要民族,老挝民族自称“Lao”,法昂王在1353年建立了统一的澜沧王国,正式以“澜沧”为国号,意即“百万头大象”。明代人在增加了对老挝的了解后,以这个国家主要民族的称谓“老”与“挝”复合称之为“老挝”。
另一种说法是老挝在公元1世纪至7世纪末叶,隶属于扶南国,后来又隶属于真腊国。公元1353年法昂王建立澜沧王国,为老挝历史鼎盛时期,曾是东南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而“老挝”这一名称在历史上有多种变化,包括“兰仓”、“昆仑国”、“陆真腊”、“南昌国”等,这些名称在不同历史时期代表了老挝地区或其政权。
至于首都万象的名称,老挝语中称为“Vieng Chan”,意思是“檀木城”。在中国,它被称为“万象”,这个译名与老挝语的读音相差较远,也不是意译。有建议称,根据老挝语的发音和意义,首都的最佳译名应是“垣栴”,其中“垣”意为城墙,而“栴”来自梵语“candanam”,古汉语中译为“栴檀”。
老挝的名称变迁和历史发展反映了它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融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