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原名叫奥托·布劳恩,是个德国人。1900年9月出生在慕尼黑,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就参加了德国共产党,后来在1928年,由于德国政府的抓捕跑去了苏联。进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这个学院是苏联为了培养红军高级军官而成立的,包括刘伯承、朱可夫、毛岸英等人都曾先后在这里学习。
1932年春,共产国际在上海交通站的负责人牛兰夫妇被捕,刚毕业的奥托·布劳恩被指派带2万美元给在上海的苏联间谍理查德·佐尔格,用于疏通关系救人。在上海他遇到了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的博古。此时博古担任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由于上海地下党再次遭到破坏,博古在请示共产国际后,决定将党中央机关迁移到江苏瑞金的中央苏区,他要求奥托·布劳恩一同前往。为此,共产国际做出指示,奥托·布劳恩作为没有指挥权的军事顾问,受支配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前往苏区。
1933年9月25日布劳恩到达中央苏区。起初在军事会议上,他一再说明他的职务只是一个顾问,没有军事指挥权。但博古却反复强调他是共产国际派遣过来的军事顾问,并安排由他来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在这期间奥托·布劳恩给自己取了中文名李德。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让博古和李德对红军的实力有了错误的判断,认为红军已具备和国民党军正面对抗的实力,导致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安排红军和国民党军打阵地战,攻坚战,使红军部队损失惨重,不得不开始进行长征。
长征初期李德依然拥有军事指挥权,在红军即将进入广西时,面对国民党湘军,桂军和中央军三面包夹的形势下,李德和毛泽东发生了激烈的争辩,毛泽东主张红军不能向西过湘江,而应该向北进入湖南腹地寻找战机。而李德主张绕过全州,强渡湘江,突破国民党的封锁线。湘江之战给红军造成了重大损失,队伍从8.6万人锐减到3万,整个湘江的河道都被红军战士的尸体阻塞了,此时包括毛泽东,朱德在内的很多红军的高级军事将领都对李德的指挥非常不满。后来在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之后李德一直跟随红军到达陕北,完成了长征。虽然在他自己后来写的书里面,对遵义会议持保留意见。但在长征后期,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企图分裂红军时,李德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坚决抵制分裂,始终站在毛泽东一方,维护了党内的统一。
在陕北,李德一直从事红军的军事教育和研究工作。1939年8月返回苏联。1941年至1945年在苏联担任政治教官。1953年斯大林死后获准回东德,1974年,李德在保加利亚港口城市瓦尔纳度假时离世,享年73岁。
作为长征的亲历者,李德对长征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他说,“虽然长征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从政治上看,仍然是中国红军的一次胜利。红军抵御了占有强大优势的敌军,突破了敌人的坚固阵地和重重包围,给敌人以数十次打击和成百次骚扰。红军行程1万多公里,横贯12个省,翻过18座大山,渡过24条大河。这是一个不可磨灭的功绩,是中国红军――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军队的全体战士伟大的勇敢、坚韧的毅力和革命的热情的明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