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血栓日
2024年10月13日,我们迎来了第十一个“世界血栓日”。这一全球性健康纪念日,由德国著名医学家Rudolf Virchow教授提出。为纪念他在血栓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宣布特将其生日——10月13日定为“世界血栓日”,以此提高公众对血栓性疾病的认知,增强预防意识,引导居民科学就医,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共同提升血栓预防与治疗的能力。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隐形的健康威胁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形成血栓,进而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E),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的血管疾病,尤其在骨科大手术后,其发生率显著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发生原因有哪些?
1、静脉壁损伤:静脉壁受到物理性、化学性或感染性损伤时,容易引发血栓形成。
2、血液高凝状态:某些疾病(如癌症、妊娠、血液系统疾病等)或药物使用(如避孕药、激素类药物等)可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3、静脉血流缓慢:长时间久坐、卧床或缺乏运动,会导致静脉血流速度减慢,血液淤积,为血栓形成提供条件。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有哪些临床表现?
静脉血栓因其隐蔽性而被称为“隐形杀手”,多数患者初期无明显症状。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以下典型表现:
1、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症状包括肿胀、疼痛、皮温升高。严重者可能发展为深静脉炎,患肢皮肤出现褐色红斑、紫暗红肿、溃烂,甚至导致肌肉萎缩坏死、周身发热、剧烈疼痛,最终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
2、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E):PE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咳血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
为了有效预防VTE的发生,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保持活动:长时间久坐或卧床会增加血栓的风险。因此,应尽量保持活动,定期站立、走动或进行轻度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2、控制体重和饮食:过重和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引发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等疾病,进而增加血栓的风险。保持健康的体重,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栓风险。
3、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栓的形成概率。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是预防血栓的重要措施。
4、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血液循环和稀释血液,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5、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血栓的疾病。对于有家族遗传史或其他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应与医生密切沟通,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6、穿戴医用弹力袜:对于长时间久坐或卧床的人群,可以考虑穿戴医用弹力袜,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血栓风险。
药物与物理预防
除了上述生活方式调整外,药物和物理预防也是VTE的重要措施:
药物预防: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物理预防: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和梯度压力弹力袜等物理装置,可通过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总之,预防静脉血栓需要从生活方式、饮食控制、药物和物理预防等多个方面入手。只有综合采取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为我们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让我们携手努力,将血栓防患于未然!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供稿:骨科二病区 涂丽君 张枚
微编: 张嘉敏
责编:莫艳妮
一审:莫艳妮 二审:邓燕清 终审:陈祥
主管部门:医院党委宣传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