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首场「无瑕」
北京大羿2024年金秋拍卖会「无瑕」再次重磅来袭,这是北京大羿在四季拍卖会中首次推出「无瑕」专场拍卖,以此深度多维探索中国古董瓷器的市场潜力。
基于对市场形势的敏锐洞察和深入研判,北京大羿拍卖2024年6月就实施了积极战略调整转型,随后在新战略的驱动下,从特设「逸致」专拍到成立抖音部,再到本次金秋拍首推「四季无瑕」专拍,大羿拍卖从未停下深耕市场的脚步,不断优化业务体系,推动品牌和平台的全面进阶。
「无瑕」是大羿一直以来坚守的承诺与追求,本次金秋拍,我们感受春季的生机,走过夏季的热烈,终于在金秋时节,经过层层考究与审慎遴选,为大家呈现首场四季「无瑕」,感受无瑕至美。
无瑕
道光制瓷佳赏
道光一朝,御瓷烧造数量远逊前朝,然其去乾隆盛世未远,物料人工俱在,故时现隽妙之器,品格之高不让雍干,多予人以简约淡雅而韵味无穷之感。
道光皇帝素以俭朴著称,对于瓷器也力求简朴,控制费用,但对宫中生活、陈设用瓷的制作还是非常严格的,其中不乏一些精美之作。“大清道光年制”款和“慎德堂制”款的瓷器为皇帝御用品,工艺制作精细,代表了道光瓷器的制作水平。
LOT.0612
清道光 霁蓝釉盘
尺寸:口径16.5cm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来源:陈子谦医生旧藏
拍品敞口,浅弧腹,圈足,内外壁满施霁蓝釉,釉色明亮均匀,圈足内施白釉青花书“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盘形周正,质朴大方,是清代官窑传统品种。清代霁蓝釉以钴为主要呈色剂,仿宣德宝石蓝釉烧制而成,宁静肃穆。
LOT.0622
清道光 黄地洋彩缠枝花卉纹碗
尺寸:口径11.2cm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本品为道光御窑精细制作,《清档》名曰“白里黄地五彩珐琅瓷盅”。撇口,弧腹,圈足,碗形端庄秀雅。碗内施白釉,外壁以黄彩为地,其上洋彩绘缠枝西番莲纹,花色姹紫嫣红,红、白、蓝、绿等色争奇斗艳,枝叶缠连。外底青花书“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道光朝是继乾隆之后清代瓷器烧造又一辉煌阶段,景德镇御窑厂所制的瓷器中有刻意追求精细、华丽的品类,除署慎德堂款的御用瓷之外,尚有一种色地粉彩瓷,上绘繁缛的西洋风格花卉,在清代宫廷档案中,以珐琅彩或洋彩为名,洋彩是唐英总理景德镇御窑厂窑务时,在珐琅彩基础上所创造的一种仿西洋画法的新式瓷器,彩料配方虽发生变化,与康雍乾三朝珐琅彩有所差别,但宫中仍以珐琅彩或洋彩相称,而与一般彩瓷有等级差别。本品即属此类。
LOT.0623
清道光 粉彩“春风碧桃”图笔筒
尺寸:高度12.5cm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拍品撇口,弧腹,圈足。形制周正,端庄秀雅,器身通体施白釉为地,瓷胎细密,釉面莹洁,外壁通景以粉彩绘洞石花鸟纹,牡丹富贵吉祥,枝干曲折,喜鹊展翅舞动,羽翼丰盈,洞石突兀,尤显独特清新,全器画工细腻精湛,设色淡雅柔和,是为清代道光时期的精品佳作。 拍品直口,直腹,圈足,器型小巧,胎釉俱佳。
外壁以粉彩绘花卉纹,春风碧桃,花粉枝青,枝叶娇柔,临风带露,盈盈可爱。道光时期图案喜用花卉草虫等,为一时风尚。整器画工细腻,纹饰精美,粉彩秀丽,制作工艺考究,当属案头陈设把玩佳作。本品于白釉之上通景作画粉彩春桃,所绘桃树花朵、枝叶皆精细入微,奕奕有神。此外,粉彩绘画时辅以“玻璃白”打底,使之浓淡晕染更为自然,呈现出一派花影迷离、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衬以洁净白釉,画意清雅宜人,甘芳沁心。
LOT.0624
清道光 青花缠枝花卉喜字纹碗
尺寸:口径21cm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碗敞口,深腹,圈足。釉质细腻,内壁光素,外壁满绘青花蝙蝠双喜字纹,间以缠枝莲相隔,所绘缠枝花卉纹饰生动鲜活,枝叶繁茂,叶脉纤细多姿,花朵婉转盛开,俊朗灵动,笔触细腻,构图疏密有致,青花发色青翠淡雅。底落“大清道光年製” 六字三行篆书款。整器纹饰、布局均延续乾隆旧制。 道光一朝,御瓷烧造数量远逊前朝,然其去乾隆盛世未远,物料人工俱在,故时现隽妙之器,品格之高不让雍干,多予人以简约淡雅而韵味无穷之感。
LOT.0625
清道光 青花缠枝花卉喜字纹碗
尺寸:口径21cm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碗敞口,深腹,圈足。外壁满绘青花蝙蝠双喜字纹,间以缠枝西番莲莲相隔,花叶卷曲繁密,俊朗灵动,串连寿桃、蝙蝠,寓有“福寿双全”、“双喜临门”之意。纹饰繁缛,布局工整,为典型的宫廷装饰技法,笔触细腻,构图繁密,具有喜庆祥和的宫廷气象。底落“大清道光年製” 六字三行篆书款,为道光官窑精细之作。
LOT.0627
清道光 青花双凤纹盘
尺寸:口径16.4cm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盘敞口、弧壁、矮圈足。通体白釉为底,青花作饰。盘心、盘口沿均饰青花双线纹,盘心青花双圈内有两只绘工对称的凤凰,俗称“对头凤”,其间绘以朵云纹。外壁口沿一圈青花纹,足上饰双线青花纹,外壁饰一对凤凰如意云纹,以十字云分隔。盘底落青花“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LOT.0628
清道光 青花缠枝莲纹碗
尺寸:口径14.2cm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来源:亚洲私人收藏
记录:香港苏富比,2014年5月27日,编号641
展览:《慎修思永--清代道光御窑瓷器展》,2023年2月25日-3月10日,编号66
著录:《慎修思永--清代道光御窑瓷器展》,中海巨门文化,2023年,页204-205,编号66
拍品造型规整,敞口,深腹,圈足,釉面光润,胎体洁白。内壁光素,不事纹饰,外壁以青花绘双层缠枝莲花十二朵,枝蔓缠卷,花朵饱满,线条流畅,动感十足。布局紧凑有致,纹饰描绘细腻,颇具装饰效果。底落“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书写工整,韵致非凡。 青花缠枝莲纹借寓“清廉”,于明清瓷器纹饰中较为常见,道光时期此类青花缠枝莲纹碗多为单层莲花,此种双层莲枝者极为少见,保存良好,殊为难得。
LOT.0629
清道光 五彩龙凤纹碗
尺寸:口径14.9cm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拍品侈口,弧腹较深,圈足。胎质细腻,釉质润泽,釉面匀净。碗内底以红彩绘出五爪龙戏宝珠图案,龙身周边青焰围绕,碗外部近口沿处以紫、黄、绿彩绘一周八宝纹,以青花五彩绘出双龙双凤,基本呈中心对称,双龙主体颜色分别以红、绿彩绘出,双凤振翅凤首朝下,龙凤身边装饰以缠枝花卉,精美绝伦。龙凤成双成对,寓意吉祥。此类碗始见自康熙朝,因纹饰喜庆,深受各代皇帝喜爱,后成官窑经典器型,每朝必烧。
LOT.0631
清道光 矾红海水云龙纹杯
尺寸:口径6cm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式小杯为清代御窑经典品类,自雍正至宣统朝皆有烧制。敞口,深弧壁,圈足。器型小巧,胎壁轻薄,修胎规整,胎质细腻,釉面莹洁光泽。外壁口沿及近足部各绘青花双线弦纹一周,腹部矾红彩绘云龙纹,身姿矫健,腾跃于海面,龙须上扬,龙爪怒张,衬以海水波涛纹,生动威猛。足内青花篆书“大清道光年製”六字款。整器釉色纯美,绘画工整细腻,毫发之间可见飞扬神采,红白二色对比鲜明,色彩纯正,殊为难得。
LOT.0633
清道光 粉彩模印缠枝花卉纹碗
尺寸:口径22.5cm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记录:香港苏富比,1998年4月28日,编号845
拍品造型俊雅端庄,仿自雍正御窑制品,敞口微侈,深弧腹,圈足。其釉色胎体、型制、气质皆力求仿效逼真,若不见款识,则甚难分别。整体施青白釉,明快匀净,碗内光洁无纹饰,外壁腹部模印一周缠枝花卉纹饰,流畅疏朗,以粉彩装饰,工致精巧,与莹白温润的釉面相映,更见娇妍妩媚,极富立体感和艺术创造魅力。大碗胎质坚细,型造稳重,自然天成,色彩鲜亮雅致,器底青花书“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字体工整秀雅,为道光御窑之中的尚品佳作。
LOT.0634
清道光 内粉彩外柠檬黄釉模印缠枝花卉纹大碗
尺寸:口径22cm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敞口,深弧腹,下承圈足,足内青花书“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外壁满施柠檬黄釉,釉面柔润丰腴,隐现波浪纹,呈色明快鲜亮,娇美夺目,釉下模印缠枝牡丹纹一周枝叶舒展匀称,线条流畅。碗内白地匀净,中心粉彩绘一折枝蟠桃,画工精细,施色层层递进,甚为逼真,绿叶浓淡有致,青翠欲滴,更显瑞桃娇嫩妍丽。柠檬黄釉在新进欧洲珐琅彩的启发下得以创烧,而其质量至雍正朝达到巅峰,成为清宫御瓷的主要釉色之一。本品将此种釉色与同为清宫创烧的粉彩瓷装饰手法两相结合,碰撞出新颖的视觉效果,堪称象征清宫御窑卓越制瓷工艺的范例。
LOT.0635
清道光 粉青釉双铺首鼓钉罐
尺寸:高度16.1cm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器呈鼓墩形,敛口,鼓腹,颈部及腹部各饰一圈凸起鼓钉,肩部两侧塑对称衔环铺首,玉璧形底。通体施粉青釉,釉色淡雅,釉质温润。底心内凹,粉青釉下以青花书“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鼓钉罐为清代官窑传统器形,清宫档案中亦名“花囊”,当属宫廷花器一类。
LOT.0636
清道光 黄釉雕刻鱼篓纹浅碗
尺寸:口径12cm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来源:暂得楼胡惠春(1911-1995)珍藏
出版:《明清一色釉瓷》,敏求精舍、香港市政局香港艺术馆,1977年,页79,编号88
雕瓷是继乾隆时期成就突出的象生瓷之后,于清代中期兴起的新颖瓷艺品种。其刀工细腻,线条流畅,以仿竹雕的黄釉器居多,纹饰有动物花卉、山水人物等。 本品器形别致,器型、纹饰皆仿鱼篓所作,内外满施黄釉,釉色浓郁隽雅,雕工细腻,张弛有道,底刻“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当属道光仿生瓷佳作,赏玩俱佳。
LOT.0637
清道光 白地轧道粉彩麻姑献寿图花口碗
尺寸:口径8.5cm
款识:“嶰竹造”三字双行篆书款
拍品花瓣形口,弧腹,圈足,外壁白釉为地,轧道海水纹,其上粉彩加绘麻姑献寿图,麻姑携各式宝物,身后侍女手持灵芝,二人泛舟海上,海浪涛涛,间以红蝠、仙鹤、亭阁、祥云等纹饰,仙气缭绕,云烟飘渺。器内及底施松石绿釉,翠蓝夺目。整器构思巧妙,工艺精巧,笔法流畅,色彩搭配合宜,极富时代特征。
或言道光皇帝即位后,于圆明园内修建了一处江南园林风格的书斋,四周翠竹环抱,取名为“嶰竹居”,为其读书、休憩和批阅奏折的地方,所以道光皇帝也自号“嶰竹主人”。当时景德镇官窑烧造了许多款识为“嶰竹主人造”、“嶰竹造”的精美御用瓷器,供道光皇帝在嶰竹居内使用。
LOT.0638
清道光 粉彩江西十景“西山叠翠”图诗文碗
尺寸:口径17.5cm
款识:“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来源:江西省文物公司旧藏
出版:《明清一色釉瓷》,敏求精舍、香港市政局香港艺术馆,1977年,页79,编号88
清代嘉庆时期瓷器烧造多承袭前朝,然独有一类取江南景致为题材之粉彩器,气息婉约清新。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曾提及:“嘉道之间所画楼台之画书有地名者,大约绘西湖景为多,绘庐山十景者亦有之。”拍品即为个中别致佳作。 器内施白釉,外壁以粉彩绘江西十景之西山叠翠图,山色苍翠,古树参天,山麓中翠岩禅寺云烟缭绕,宛若神仙福地,近水楼台,风光旖旎,耐人寻味,隙地并题“西山叠翠”四字,另侧墨书诗文“城外青山爽气浮,重峦叠嶂拥南州。四时秀色含云雾,万壑寒光逼斗中。野树迥连空翠合,涧泉长绕画屏流。由来此处多仙境,那得飙车汗漫游。”,落款“曾启吉”。全器施彩柔美,雅致清新,篆书工整,字迹隽秀,诗画合璧,颇具新意,为道光御窑粉彩佳作。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重要的。
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中贸圣佳,大羿,古天一,明石,崇正,华艺国际等知名拍行;以及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藏品征集(yelin10723 叶老师)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犀角,象牙,青铜器不征集)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