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成都东部新区组织相关部门,走访调研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深入探讨,坦诚交流,用真招实招协调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问题,不断增强发展信心,着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被誉为“民航智谷”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全国首家民航高新技术创新示范园区,致力于打造我国具有世界水平的民航先进技术创新平台、重大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和产业服务基地。
“当前,示范区运行情况良好,将继续落地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但土地规划和审批进度目前尚不明确。”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以下简称“民航二所”)所长刘卫东说。
针对对方提出的问题,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书记詹庆就示范区中试基地项目前期工作作说明,现场组织相关人员与民航二所搭建工作专班,并叮嘱相关单位进一步明确项目功能定位,尽快开展项目方案设计,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安评、环评等建设发展的实际困难,切实当好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成长的坚强后盾。
随着民航二所总部及通航所、空管公司、科研开发中心、无人机中心等下属机构搬迁至示范区办公。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人才来到新区,在这里的住宿以及今后子女的教育,确实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对此,成都东部新区相关单位负责人说,当前新区越来越多的配套项目正在不断呈现,城市功能不断提升,“我们将坚持服务好新区新市民等新生力量,提供更多租赁住房服务,打造高品质人才公寓,出台更有温度的人才引进政策,让更多的人才在新区安居乐业。”
作为国内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民航科技项目,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肩负着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航空业全产业链发展的重任。9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共建民航低空经济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提高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能力和通航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借走访企业的契机,成都东部新区进一步明确,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抓住大企业、做强大产业,与民航二所等头部机构一道,共同梳理创新链、产业链,共同研究招商引智产业图谱,切实形成招引合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就地转化。
服务企业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项可持续成长机制。成都东部新区将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通过“一企一策”精准做好重点项目的企业服务保障,针对多元化需求,分行业、分项目出台扶持政策,分类型细化扶持措施,开展多样化、常态化精准服务,吸引更多产业上下游、左右岸企业集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快速增长。
张力夫 红星新闻记者 逯望一
编辑 陈怡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