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综合收入1.2-1.5万,收入稳定有保障。”“公司保证客源和收入,每月至少1.6万,签保底合同。”如此招聘条件惹人心动,让不少网约车司机落入“套路运”、“套路贷”陷阱。
网约车观察了解到,一些黑心的公司利用互联网发布诱人的招聘信息,以高薪收入为诱饵,诱导司机高价贷款购买车辆。司机们一旦购车,司机被迫与租赁公司、金融机构和汽车销售商签订复杂的合同,有时车辆的产权甚至被转移到其他人名下。当司机意识到自己被骗并尝试退车或解除合同时,要么公司跑路,要么面临巨额违约金。
上周,网约车观察在《》一文中,详细介绍了网约车高薪招聘背后的杀猪盘,也引起了司机师傅的广泛关注。
文章发布后,成都网约车司机张师傅向观察员讲述了他的受骗经历。和其他上当受骗者一样,故事的开始总是充满吸引力。
张师傅也是被高薪招聘吸引,招聘信息写着“每月综合收入1.2-1.5万,收入稳定有保障。公司保证客源和收入,每月至少1.6万,还签保底合同。”
面谈时,负责人承诺,保流水、保客源。如果跑城际专线的话,每月出勤26天就能保证每月16000元以上营收,扣除所有成本,净收入约为8千元。如果未来不想继续做这份工作可以回购汽车,无成本离开。
但是,公司不支持自带车辆,张师傅如果赚这个钱就必须在司机租一辆车。在办理租车手续时,公司以办理车证为由让张师傅签了一份合同,这正是这份合同把张师傅坑惨了。这根本就是什么办证协议,而是一份租车合同。
“我以为这是租车的必要手续,没想到是让我买车。之前说的稳定客源、保底收入都是假的,公司根本没有专线给我跑,现在网约车单子少,被这一身贷款,退坑都退不了。”
张师傅的事迹并不是个例,关于网约车行业“套路运、套路贷”事件时有发生,今年5月,成都警方在某网约车公司门口竖起警示牌,提醒网约车司机警惕合同纠纷。
据网约车观察了解,这类案件的受害者主要是行业新人,他们对网约车行业的基本情况了解不足,正式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和对行业知识的缺乏,也成为套路贷围猎的对象。
目前针对货运行业“套路运、套路贷”诈骗事件,监管部门也加大了查处力度。5月2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防范《套路运”“套路贷”等各类形式诱骗贷款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司机警惕套路贷。
截至今年1月,四川省的相关部门通过人工筛查,共发现了423条与司机遭遇“套路”相关的线索。其中,398条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剩余的25条已经进入了司法程序。
8月26日成都市交通运输局会同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都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成都市公安局等6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处置货车网约车“套路贷”“套路运”违法行为的通告》,全面清查套路购车等问题。
网约车观察也提醒广大网约车师傅,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从信息发布平台、企业官网、社交媒体等多方面途径对招聘信息进行交叉验证,拒绝各类广告话术诱惑,对超出合理范围的高薪酬待遇、高回报承诺、贷款购买货车“零首付”等保持警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