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世所罕见!又一奇怪生物身现厦门海边,网友:生态危机来临?

0
分享至

«——【·前言·】——»

大家见过这种生物吗?

今天小编又来到了知识盲区,它据说拍摄自前几日的福建厦门外海滩,根据网友表示,最早发现这个生物的人是福建厦门居民吴哥。

这天吴哥来海边散心,路过一片浅滩时意外发现了水中如虾米一般大小的特殊生物,因为它通体呈黑蓝色宛如中毒了一般,所以好奇心比较重的吴哥便拍下了它的照片来网上寻找答案。

«——【·奇特物种闪现外海滩·】——»

根据网友解释,这种墨蓝色的未知生物体积并不是很大,放在手掌之中也就是虾米大小,可是让很多人见之便感到害怕的是,它自身长着各条有棱角的、和针尖一样的触角。

由于它们经常几个一同出现,所以网友猜测说这是一种群居生物,只是由于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在网上寻找它的学名与线索,所以暂时不知道它的身上有没有毒。

我们将这种未知生物拿到放大镜下观看,其实也不难看出整个生物身体上呈现的墨蓝色就宛如穿了一身黑蓝色的铠甲,而且仔细观察我们其实还能从它的身上发现一个个微小的红色斑点,且极不均匀。

将它驱赶着动起来后,我们又会发现它隐藏在黑蓝色“铠甲”下的无数个“透明小脚”,大家都说这些透明的小脚就是这种生物的附肢,其存在的意义就是辅助未知生物移动。

这究竟是个什么生物?为了搞清楚问题吴哥在朋友圈说起了他的疑问,同时也将这种未知生物的样貌图片发布到了网上。

«——【·蓝龙物种介绍·】——»

这位网友就是看到图片的其中之一,于是也将这个问题扩散了出去,希望能从其他网友口中得知答案。

这不,小编在再深扒了一下这种未知墨蓝色幼小生物的名称,还是从去年中科院物理所发现了这种生物的学名与分类。

这才认识这种内地难得一见深海生物:大西洋海神海蛞蝓,不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叫它蓝龙

根据中科院物理所发出的消息称,这种海蛞蝓属于深海生物,而且它还有一个寻常生物难以企及的特点那就是断头重生!

根据相关的生物专家实验显示,我们看到的这种墨蓝色宛如飞龙一般的海蛞蝓,一旦遇到身体分离后它的头部那半便会快速地生长出新的身体以助其在危机重重的深海内生存,时间大概也就一周左右。

虽然它属于软体动物,可是大家可千万别小看了它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据称这种墨蓝色的海蛞蝓还能在被大家定义为深海毒株的海葵和水母身上全身而退呢。

这还不算完,“战力”鼎盛时期这种蓝龙海生物还能从水母触须以及海葵内部“偷盗”刺细胞用来武装自己。

我们不是上面说这种蓝龙有很多如刺状的触角吗,在它诸多的触角尖尖上就附着着,它从海葵或水母触须中偷盗来的刺细胞,以此来抵抗其他生物以及我们人类对它的捕捉

而在它身上的那条明显粗一些的墨色部位,其实也是有着不少触须的,这就是它感知外界危险以及收集味道的感觉器官。

不过正因为它的体型微小,所以为了生存它一般都是长时间隐藏在海中石块的缝隙里随着一层层水冲上来的泥沙将其身形掩盖,以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而且它身上的颜色变化其实放在海水中也是极难被人发现的,蓝色和墨色能将它深深融入到深蓝色的大海中,而那抹白则如阳光照在身上反射出的天空白一样,有专家就解释说这叫“反荫蔽”用来躲避天敌。

«——【·日本再度被骂上热搜·】——»

那自然也会有人好奇了,既然这所谓的“蓝龙”是深海生物,那它如今咋就被冲到厦门的外海滩上了呢?

这一切的原因估计也少不了生态环境的变化,早前不是传出日本在外排泄核废水嘛,所以这次日本就又被骂上了热搜。

而且无独有偶,这边刚刚说完蓝龙的存在,另一边小编就在网上找到了一篇厦门日报在2024年7月2日发出的文章,主要讲述的也是一深海生物频繁现身厦门海边的问题。

这种被专家严肃警告不能摸也不能吃的物种叫水母,根据厦门日报所述,最早发现那种几近透明的水母生物是厦门的当地居民封先生,他是在今年7月1日的清晨在海边晨跑时发现的水母

这个被发现的水母大概是40厘米长,通体呈半透明状放在被冲上的外海滩时异常美丽,封先生表示自己还担心水母离水时间太长了会死亡,还专门去旁边找了个木棍将水母送回海中。

对于封先生的做法,相关的水生物专家给予了肯定,还针对如今经常出现的外海滩水母问题,专家给出了一些日常生活建议,那就是水母有毒千万不能触碰与食用!

哪怕是再不理解水母为海洋生物的人们,想来此时也能感觉到这份海边的异常了吧,那究竟是为何才让不少的海洋深海生物跑到了近海呢?对此网友提出了日本排泄核废水事件。

网友表示,正因为前段时间大家发现的日本随意排放核废水问题,导致了如今深海领域的环境恶化,这才让一直远离浅滩的深海生物们一个个轮流出现在厦门外浅滩。

不过,除了日本核废水会污染到深海中的天然环境以外,深海生物如今频频现身浅滩,也不乏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

各种深海生物无法在深海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了,那自然也会逐渐演化成新的,适应得了浅滩生活环境的又一转型生物,这不就有了如今的数次上岸被发现吗?

«——【·结语·】——»

对此,诸位看官您以为呢?大家有没有对如蓝龙一般的其他深海生物有所了解呢?

除了水母和蓝龙外,您还知道哪些如今从深海游出浅滩的水生物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著名演员被曹可凡拉去医院!医生支招:照着这个吃一星期……

上海著名演员被曹可凡拉去医院!医生支招:照着这个吃一星期……

极目新闻
2025-09-18 16:13:47
波兰宣布暂不开放通往白俄罗斯边境口岸

波兰宣布暂不开放通往白俄罗斯边境口岸

财联社
2025-09-18 20:42:04
刚刚,台风“米娜”生成!预计在广东沿海登陆,暴雨+大风即将来袭!具体登陆时间地点最新预测→

刚刚,台风“米娜”生成!预计在广东沿海登陆,暴雨+大风即将来袭!具体登陆时间地点最新预测→

鲁中晨报
2025-09-18 15:15:03
“我在一天就陪他一天!”35岁儿子智力停在2岁,湖南56岁单亲妈妈带儿自驾游中国

“我在一天就陪他一天!”35岁儿子智力停在2岁,湖南56岁单亲妈妈带儿自驾游中国

潇湘晨报
2025-09-18 19:07:05
误触“化骨水”女子今日已火化,丈夫称抢救3天花了30多万,涉案者儿子发声

误触“化骨水”女子今日已火化,丈夫称抢救3天花了30多万,涉案者儿子发声

极目新闻
2025-09-18 22:04:03
灵活就业人数越来越多了

灵活就业人数越来越多了

挪威Talk
2025-09-18 13:23:27
中国留学生语出惊人:应该让某些人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

中国留学生语出惊人:应该让某些人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往远方的路
2025-09-18 07:48:11
完了!《731》首波口碑出炉,五星好评屈指可数,一星满屏皆是

完了!《731》首波口碑出炉,五星好评屈指可数,一星满屏皆是

电影票房预告片
2025-09-18 14:06:06
欧盟宣布制裁以色列,内塔尼亚胡反问:怎么没人说美侵犯阿富汗?

欧盟宣布制裁以色列,内塔尼亚胡反问:怎么没人说美侵犯阿富汗?

博览历史
2025-09-18 18:14:00
上海调整2025年度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上海调整2025年度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和讯网
2025-09-18 19:04:23
上海39度高温送餐员砸玛莎拉蒂救幼儿,豪车主现身:车子归你了

上海39度高温送餐员砸玛莎拉蒂救幼儿,豪车主现身:车子归你了

今天说故事
2025-09-15 18:15:52
亚冠激烈冲突!20人互相扭打,球迷投掷杂物,比赛险被腰斩

亚冠激烈冲突!20人互相扭打,球迷投掷杂物,比赛险被腰斩

奥拜尔
2025-09-18 22:07:13
国防部长董军:让矛盾纠葛、兵戈相向回归为生死与共

国防部长董军:让矛盾纠葛、兵戈相向回归为生死与共

环球网资讯
2025-09-18 12:00:14
上海第四大火车站造型被全网吐槽:太像那东西了!

上海第四大火车站造型被全网吐槽:太像那东西了!

GA环球建筑
2025-09-18 10:06:11
冯唐再这么下去,就成华与华了

冯唐再这么下去,就成华与华了

关尔东
2025-09-18 17:00:08
香港突发黄金大劫案!10多名男子抢走65公斤黄金,价值超半个亿,西九龙重案组已跟进

香港突发黄金大劫案!10多名男子抢走65公斤黄金,价值超半个亿,西九龙重案组已跟进

极目新闻
2025-09-18 13:53:13
钱,在权力面前一文不值!顶多就是一棵韭菜

钱,在权力面前一文不值!顶多就是一棵韭菜

卷史
2025-09-16 14:17:46
乌无人机奔袭1300公里,再炸俄两座炼油厂,俄放弃部分炼油厂维护

乌无人机奔袭1300公里,再炸俄两座炼油厂,俄放弃部分炼油厂维护

山河路口
2025-09-18 18:59:36
AI云玩家洗牌时刻,百度智能云凭什么六连冠?

AI云玩家洗牌时刻,百度智能云凭什么六连冠?

脑极体
2025-09-17 15:50:12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

抽象派大师
2025-09-17 14:41:51
2025-09-18 23:11:00
阿瘴聊事
阿瘴聊事
分享社会热点实事
1904文章数 1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重庆一家七口误食蘑菇中毒 60岁老人住进ICU

头条要闻

重庆一家七口误食蘑菇中毒 60岁老人住进ICU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起底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

科技要闻

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但代工免谈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数码
家居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数码要闻

Nothing Ear 3 无线耳机发布:充电盒上有麦克风,定价 179 美元

家居要闻

多维交集 简意雅情结合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