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近期又在作死,居然非议起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决议了。
对于中国来说,1971年10月25日,在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联合国就恢复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中合法地位的问题进行表决。表决最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优势,让新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这项决议的影响十分深远,以至于很多国家至今还在破防中,比如澳大利亚,还不承认失败。
虽然大多数国家在表决中支持新中国,但仍有35个国家投下了反对票。
我之前写过各国反华指数的文章,用的指标较多,比如是否支持香港国安法,是否支持南海问题,是否支持反分裂国家法、是否支持新疆政策等,这里用的指标简单点,就用这次联合国投票,看看哪些国家投了反对票。
一、欧洲1国:马耳他
马耳他在欧洲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国,其长期处于英国的统治之下。当时马耳他独立没多久,国际地位不够稳定,因为和美国走得很近,或许是想获得美国的支持,才投下了反对票。不过随着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马耳他顺应大势和中国建交了,双边关系走向正轨。
除此之外,其余欧洲各国居然都投了赞成票,至于瑞士和两个德国,暂时未加入联合国。
为什么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投票时,欧洲国家几乎都投了赞成票?
这和法国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比较早,早在1950年,瑞典、丹麦和芬兰就和中国建交,1954年是挪威,北欧成为最早和中国建交的地区,主要原因也在于北欧因为特殊地理位置,不得不和苏联贸易,和苏联处好关系,自然就最早承认了中国。
但因为北欧国家影响力有限,长期以来,掀不起什么大的影响。此外,当时建交的国家还有著名中立国瑞士,但瑞士当时没有加入联合国,影响也不大。
此外,还有两个国家比较奇葩,就是英国,和它的好基友荷兰,英国基于香港的利益,1950年1月6日就承认了中国,但是英国一直是骑墙派,不愿意放弃在台湾的利益,与荷兰一样,长期脚踩两只船,所以我们索性就只和他们有“代办级”的关系,也就是今天降级的中国和立陶宛关系一样的代办级。
英国与荷兰鼠目寸光,首鼠两端,一直到20年后才建交,白白错过了和中国最早达成外交的好战略地位,而荷兰80年代继续和台湾眉来眼去,向台湾出售潜艇,1981年中国继续把它降为代办级,1984年才恢复。
也就是说,当时世界上主要的大国,要么是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敌视新中国,尤其也不和新中国建交的态度。一边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早早就承认了新中国,然而60年代开始也有了矛盾。
中国把目光投向了法国,此时的法国总统是戴高乐,奉行戴高乐主义。
戴高乐是一位传奇的将军,他有着乐观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在二战法国投降的前提下,他依然领导着“自由法国”的抵抗运动,并且最终用法国军队加入了盟军,参与了反攻,成功使得法国跻身世界五大强中,虽然有人对此不服气,但也没办法。
二战之后,他理所理当成为国家的领导人,但是就像英国的丘吉尔也被选举丢掉一样,他最终也下野,因为对于民众来说,二战传奇人物不能当饭吃,经济最为重要。
不过戴高乐后来又东山再起了,到了60年代,法国还背负着沉重的殖民主义负担,戴高乐重新当上了总统,允许非洲的阿尔及利亚独立,同时,戴高乐在经历数十年浮沉后,开始实行更加独立的外交政策。
当时法国和美国的矛盾与中苏矛盾很类似,苏联想中国成为其附庸,甚至想驻军,因此中苏交恶。美国也想控制法国,遭到了戴高乐强烈反对。
戴高乐作出最惊人的举动就是要求美军全部撤出法国,保留法国的独立,否则对他们不客气。
同时,戴高乐还带领法国退出了北约,因为他觉得北约这是美国操控的玩具。一直到2009年,法国才在萨科齐手上重返北约。
戴高乐一系列举动把美国也吓到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同时,戴高乐一方面支持和德国联合的欧共体,一方面于1963年和1967年两度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认为英国是美国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后来英国于1975年又加入了,但最近又脱欧了,戴高乐高瞻远瞩,果然英国人不靠谱。
戴高乐这一系列惊人之举震惊了世界,同时也让中国注意到了。
所以周总理觉得,中国和法国建交是可行的,他提出了三个理由,第一,戴高乐是抵抗法西斯的英雄,和中国一样有二战抵抗法西斯的心理共鸣。第二,戴高乐不服从美国的管辖,和美国有矛盾,与我们利益一致。第三,戴高乐允许阿尔及利亚独立,并从那里撤军,说明他在乎第三世界,我们可以合作。
所以,中国表示出愿意和法国发展关系的意愿,1963年10月,法国前总理富尔带着戴高乐的亲笔信访华,表达了戴高乐想和中国交好的诉求,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可以说,正是周总理的敏锐观察和当机立断,才促成了外交上这一极大的突破。
对此,毛主席说,中法建交很简单,必须干净利落,只需要法国断绝和台湾的一切联系,就可以建交。
问题是,从1950年承认新中国,到1972年建交,22年间英国都不愿意放弃和台湾的联系,脚踩两只船。
没想到,富有大局观的戴高乐立马同意了。
1964年1月31日,戴高乐举行记者招待会,表示承认新中国,和新中国建立大使级关系。该消息极度保密,随后才通知台湾当局断交,所以事先无人知道。
这一消息在全球掀起巨大波澜,美国暴跳如雷,表示法国在背后捅了一刀。美国在民主党约翰逊政府领导下疯狂攻击戴高乐,而戴高乐则觉得日后你们都会这么做。
1964年,震惊世界的大事除了中国原子弹爆炸外,就是中法建交了。
这标志着五大常彻底发生了逆转,之前只有中苏建交,如今中和苏法都建交了,只剩下了美英两家,一下子成为了弱势。
同时,法国在非洲拥有广泛的利益,阿尔及利亚感激中国,成为最终提案恢复席位时主要的国家之一。众多西非国家也争相与中国建交。
此后,看到法国影响下,欧洲各国都有松动的迹象,同时,他们都知道了,法国可以,自己也可以,为什么不跟新中国建交呢?
法国这边搞定了,其余欧洲资本主义各国几乎都跟着法国。
让人意外的是苏联,虽然中苏当时交恶了,但是苏联在这次投票中让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和他的小弟全投了赞成票,欧洲社会主义各国也都跟着苏联投了赞成票。
所以1971年重返联合国投票,欧洲几乎全票通过。
二、亚洲4国:日本、 沙特阿拉伯、 菲律宾、 柬埔寨
这四个亚洲国家投下反对票并不奇怪,当时的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是岸信介的弟弟。作为战犯的岸信介在战后逃脱了审判,竟然还当上了日本首相,作为弟弟的佐藤荣作在对华政策上紧随其哥哥,采取敌视政策。1971年,佐藤荣作紧随美国政府,极力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次年,佐藤荣作下台后,接替他的田中角荣顺应历史潮流,选择和中国建交。
沙特阿拉伯长期是美国的盟友,两国在石油出口上有着大量的经济利益,说白了沙特阿拉伯不想跟钱过不去,因此紧随美国投下反对票。菲律宾当时的总统马科斯是一个铁杆亲美派,其支持美国也不足为奇。
提到柬埔寨,相信大家首先会想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西哈努克亲王。不过,当时执掌柬埔寨政权的是军人朗诺。1970年,他趁西哈努克出国访问之际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成立高棉共和国。在任期间,朗诺配合美国打击柬埔寨共产党,是一个十足的亲美分子,这也是当时柬埔寨投下反对票的原因。
至于菲律宾,当时是马科斯政权,也是如今小马科斯的父亲,是一个铁杆反华集体,已经好几代了。
三、美洲13国:美国、 多米尼加、 海地、 洪都拉斯、 萨尔瓦多 、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巴西、 玻利维亚、乌拉圭、 巴拉圭 、委内瑞拉
美国反对的原因无需赘述, 多米尼加、 海地、 洪都拉斯、 萨尔瓦多 、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在地理上属于美国的后院,美国向来是不允许自家后院起火,因此这些国家会紧紧追随美国,而且其中有的国家到现在都还和台湾地区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至于南美的那些国家,当时都还没和新中国建交,对我们不太了解,再加上当时这些国家和美国关系紧密,因此投下反对票。
四、非洲15国:南非、马拉维、 斯威士兰 、冈比亚、中非、 扎伊尔(刚果民主共和国)、莱索托、 加蓬、 利比里亚、 马尔加什(马达加斯加)、达荷美(贝宁)、尼日尔、 乍得 、上沃尔特(布基纳法索)、象牙海岸(科特迪瓦)
大家印象中认为新中国是被亚非兄弟抬进联合国的,怎么会有这么多非洲国家投下反对票呢?而且,非洲是五大洲中投下反对票最多的大洲。其实,这些非洲国家当时大多处在独裁统治之下,比如中非的食人暴君博萨卡、扎伊尔独裁者蒙博托等。当时,也有部分国家和台湾地区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因此,这些国家投下反对票也并不奇怪。
五、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大洋洲最大的两个国家,1951年,两国和美国缔结了《澳新美安全条约》,也就是说两国和美国是穿一条裤子的,何况当时两国并没有和新中国建交,所以两国投下了反对票。
几十年过去了,很多当年的敌人已经转化为我们的铁哥们,比如柬埔寨和沙特阿拉伯,也有一些国家,铁杆反华,40年了,居然毫不悔改,根源还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等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