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誉为“苏绣皇后”,仅用一针一线,就能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绝伦、活灵活现的艺术品。
她的双手不仅绣出了绝美的艺术品,还为国家制作“国礼”,礼物打动了总统,对方亲自写下感谢信,寄给了创作者。
这个人究竟是谁?她是怎么做到的?总统的感谢信究竟是不是真?
中国非遗匠人
她就是我国非遗技艺“苏绣”的传承人代表姚建萍,她的绣工精湛无比,能在一块布上绣出各式各样的图案。
1967年,她于江苏镇湖出生,据记载,这个地方可不一般,早在春秋时期,苏州的女子就有着一双“巧手”,她们能将目光所及,心中所想的图案,绣在服装上。
因此,这种绣法也被称为“苏绣”,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在我国已经流传了两千年,苏州镇湖几乎人人都会刺绣。
在当地,基本每户人家都有棚架,几乎每个人的针线活都拿的出手,而姚建萍,也有着一双巧手。
从她记事起,就一直跟在母亲身后,采桑叶,七八岁时,她便捻起绣花针,跟着家人学习苏绣,
仅仅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她便学有所成,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工作量较小的刺绣活计,这之后,苏绣贯穿了她整个人生,她这绣花针一拿就是40多年。
在苏绣方面,她算不上是一个天才,但她却十分的努力,通过后天的学习成就了自己。
那时,姚建萍偶然来到了苏州的美术学院,在这里,她看到了无比精美的作品,这些绣品仿佛被作家赋予了生命,每一幅都十分的鲜活、栩栩如生。
看到这些作品,她心生向往,决定要继续学习,之后她遇到了专家徐志慧,对方看中她的技艺,想要将她收入门下。
但这时的姚建萍刚诞下孩子,一边是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一边是不满一周岁的女儿,她十分纠结,最终,她决定狠心一把,选择了学习的机会。
也正是这一个机会,才能成就了后来的她。
信息来源:中国江苏网
总统的感谢信
在学习期间,她进修了多种绣法,几乎将精力都放在了刺绣上,一天24个小时,她几乎将一大半的时间都放到了刺绣上。
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她总算顿悟,四年的学习,让她的作品从“像”蜕变到“活”,1996年,她再次投身创作,只为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两年之后,她携带《沉思》等作品参赛,在博览会中脱颖而出,凭借着这两幅精美的作品,成功拿下了两个金奖,她的名字也出现众人眼前。
这之后,她更加努力,不仅向国外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还举办了个人展览,她的刺绣多次拿下国内金奖。
甚至得到了各大博物馆的青睐,姚建萍不少作品都被保存在博物馆中,供世人观看。
2014年,她为墨西哥总统制作“国礼”《培尼亚和里韦拉》,这幅肖像绣品十分的精美,人物仿佛活了过来。
姚建萍表示,在制作这幅作品的时候,其实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但正常肖像绣需要8-10个月。
前期主要是要构思,标注出不一样的特点,而且肖像绣既要像油画,还要让两者有着区别,但由于时间限制,根本无法过多构思。
这般紧凑的时间,完成一件完美的作品,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并且这还是她第一次绣总统的肖像。
在她的努力下,一幅栩栩如生的“国礼”诞生,墨西哥总统收到这份特别的礼物时十分的开心,他亲自写下感谢信,送给了制作礼物的姚建萍。
采访中,她称,其实当时还是有点慌的,因为时间不够,而且还是自己第一次绣,但一年后,为英国女王绣肖像时,她就很有底气。
她当时觉得,只要自己不生病,团队配合默契,就能发挥出最好的状态,创出最精美的国礼。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走向人生巅峰
在为两位国家级人物制作完国礼之后,她再度投身创作,致力于打造出完美的作品。
2017年,我国向瑞士博物馆赠送了《仕女蹴鞠图》,姚建萍十分骄傲,因为我国文化不仅走出了国门,领导人还在仪式上,向对方普及了苏绣的历史以及魅力。
姚建萍曾表示,制作国礼的过程最为艰难,因为它所蕴含的意义与普通作品不同,在绣的时候,我要想尽一切办法,将作品变的与众不同。
但构思的时间不能太久,因为时间上会有限制,并且在这个背景下,还要体现出国家的文化、艺术水准。
她表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就是2018年与团队一同构思,完成的巨作《玉兰飘香》,该作品长达12.5米,有4.7米之高。
图中有五百多朵玉兰花,以及一些白鸽,乍一眼看过去,这些花仿佛在随风飘扬,每一处景色都恰到好处。
这幅巨作由150位绣师共同完成,这幅绣品一共有1.2亿针,最终才有如此完美的作品诞生。
白鸽既是装饰,也有着“和平”的蕴意,由此看见姚建萍以及团队的用心良苦。
姚建萍表示,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大家也不知道该绣什么,在多番的讨论下,团队决定从上海市代表花下手。
除了玉兰和白鸽,图中还与十几朵牡丹花,在大多作品中,牡丹一般都是主花,其他花只是用来衬托牡丹的绝色。
但《玉兰飘香》的牡丹则是用来衬托玉兰花的“娇羞”,这幅作品看久了,隐隐的还能闻到花香,而这幅作品也被上海政府以1590万元的价格收购。
如今的姚建萍早已出名,并且还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她多次创下令世人称赞的作品,并且大多作品都被博物馆收藏。
而她的女儿也为非遗做出了贡献,她成立团队,在互联网上宣传苏绣,并上传了母亲的课程,宣传非遗文化,还与一些大企业合作进行了联动。
姚建萍也在思考,如何在发达的社会,推广非遗文化,以及非遗产业,并做出了一些改变的方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