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鹤梁概况
白鹤梁原是涪陵北部长江中的一道天然石梁,全长1600米,平均宽约15米。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梁上,展翅嬉戏,故得此名。白鹤梁常年淹没于江水中,顺江而卧,过去仅在冬春枯水季节露出水面。梁上刻有两尾石鱼,尤为特别,是古人观测水位的重要标志。
二、博物馆展示内容
水文观测价值:白鹤梁上刻有两尾石鱼,这些石鱼不仅是古人观测水位的工具,更是研究长江水文变化规律的重要资料。经古人持续观察发现,“石鱼出水兆丰年”,即石鱼露出水面后的次年往往是丰收之年。这一规律与现代水文站所使用的“水尺零点”原理不谋而合,证明了古人高超的智慧。
科学价值:白鹤梁的科学价值得到世界公认,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这些题刻记载了自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以来1200多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资料,为长江沿岸地区的水利建设、水力开发、航运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历史文化价值:白鹤梁上的题刻集历代名家文学、书法之大成,素有“水下碑林”之誉。其中,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题刻更是引人注目。这些题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三、博物馆特色
水下参观区: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世界上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游客可以乘电梯深入长江水下约40米处,透过玻璃观赏到白鹤梁上的题刻和石鱼。
生态保护:博物馆通过“无压容器”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方案,在白鹤梁外修建了一个钢筋混凝土“罩体”,与长江水隔离。这一措施既保护了白鹤梁免受江水侵蚀,又保证了游客的参观安全。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作为长江文化的瑰宝展示,不仅展示了白鹤梁这一自然奇观的历史与文化,更向世人展示了古人高超的智慧和长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是一座集文物保护、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值得每一位游客前来探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