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疫情防控放开后的2023年春节该怎么过

0
分享至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来证实这种不明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战斗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人们对疫情的重视程度是呈上升趋势的。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所以也能没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还没来得及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就已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运。

疫情借助于春运期间庞大的人口流动量迅速向全国各地蔓延,一时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一幸免。2020年的春节就这样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偷走了。这一年的春节再没往年那样的繁华喧嚣。14亿中国人几乎是以在家趴窝的方式度过了这个春节。2021年的春节仍有超过1亿人因为疫情原因不得不选择就地过年。2022年的春节还是有些地方发出倡议号召人们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

2022年12月初广州率先逐步放宽疫情管控后全国各地陆续放开了疫情防控政策。国家先是出台了20条优化政策,再后来又出台了新十条政策。如今距离2023年的春节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随着国家逐渐放宽疫情防控政策后很多人已开始讨论2003年的春节该怎么过的问题。可12月6日昆明市富民县却发布通知号召在外的本地人非必要不返乡。这个通知一经发出立刻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通知说“非必要不返乡”,那么什么是有必要呢?春节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就是阖家团圆的节日。过年回家看看亲人对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算不算是必要的呢?有些人可能已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连续3个春节没能回家过年了。背井离乡在外打拼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团聚吗?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过年回家。首先那些在外地打工的人想要过年回家的心情可以理解,可那些一直待在本地的人们会担心也是可以理解。

本来自己在家待得好好的,而且也没到处乱窜。按说感染的风险是比较低,那么为何要承担因别人返乡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风险呢?其实除了那些一直待在本地的人以外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目前对是否回家过年也存在不同看法。绝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其实都是想回家过年的,但他们又担心在回家路上会被感染进而传染给家人。这就形成了一种矛盾纠结的心理:既想回家又怕回家。

既然现在国家已放开疫情管控,那么回家过年基本上不会再受什么影响了。只不过出于对自己和家人健康负责的态度还是有必要做好一定的防护工作。返乡以前最好是进行两次以上的抗原检测。如果检测结果都呈阴性就可以放心回家和家人团聚;如果测出来是阳性就不建议回家了。毕竟过年回家就是为了一家人团聚。你明明发现自己阳了还回家岂不反而更有可能传染给家人吗?


对于那些春节到来时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来说就地过年还是有必要的。这就是说能否正常回家过年还是取决于自身实际情况。国家放开管控实际上就相当于把选择权交给我们每一个人。如果你自己是阴性当然应当回去和家人团聚。可明明发现自己阳了还回去就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家里的老人、孩子。老人、孩子身体免疫力差,所以更容易受到新冠病毒的伤害。如果真因为回家过年导致家人患病怕是也过不好这个年。


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并不均衡:有些药在大城市可能比较容易就能买到,但农村地区的乡镇卫生所不一定能买得到。因此返乡前最好购置一些药物。这样如果家人出现身体不适也好有个应对。在返乡过程中最好全程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可以佩戴专门的医用N95口罩。如果手里没医用N95口罩,那么一般的口罩也要佩戴。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返乡途中被感染的概率。回家后要及时洗手、洗澡以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

随着疫情防控的调整势必会使务工返乡人员增多。现在乘坐火车、汽车返乡都已不再需要查验核酸。有不少人已很久没回家过年了。可以想见2023年的春节很可能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所以建议大家提前做好预定。有条件的甚至可以考虑在年前回家以错开人流高峰。当然选择自驾回家的人可能也不少。无论选择哪种回家方式都要注意基本的防护不能少。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减少自己被感染的机会。

国家放开疫情管控后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的第一负责人。在某种意义上放开后更加需要强调个人防护。出门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坚持勤洗手、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好家中的老弱群体......这些个人防护措施该坚持的还是要尽可能坚持。要尽可能在确保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基础上过一个安定祥和的团圆年。

春节期间大家更多还是邀请亲朋好友在家聚会,至于像一些人群比较聚集的庙会、灯会之类的活动还是尽量少去凑热闹。如果亲友中有阳性人员,那么可以等好转以后再去拜访。如果回家后发现自己阳了就暂时不要邀请亲朋以免造成交叉感染。老人、孩子、有基础疾病的人都是新冠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如果家里有老人、孩子或患有基础疾病的人一定要尽快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剂次的及时接种。

这几年的疫情闹腾下来相信不少家庭的经济压力都很大。网上甚至有人表示自己都没心情过年了。我觉得有钱没钱还是要尽可能创造机会合家团圆嘛。相信度过眼前这段阵痛期以后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全面放开以后增加收入、减少支出也许是很多人最为关心的问题。过年的花销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在收入因为疫情减少的情况下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过年吧。千万不要为了撑面子而铺张浪费,因为那样反而会加重自己的经济压力。

春节期间人流量大确实在客观上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但现在新冠病毒的致病力整体上是呈下降趋势的。既然国家已放开了疫情管控,那么回家过年就应当是情理之中的事。当然能不能回家过年还是取决于自己阳没阳。当然必要的自我防护是不可少的。我们无需过度紧张,但也绝不可麻痹大意。在当前阶段我们更该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应对放开后的局面。希望大家都能做好自我防护让自己和家人过一个安宁祥和的团圆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苹果iPhone16全系曝光,屏幕尺寸迎来巨变,iPhone15降至退场价

苹果iPhone16全系曝光,屏幕尺寸迎来巨变,iPhone15降至退场价

最潮家居评
2024-06-20 15:14:58
第一次性生活有多痛?进不去怎么办

第一次性生活有多痛?进不去怎么办

喜马拉雅主播暮霭
2024-06-12 09:53:49
尴尬,国际乒联向王曼昱发来奥运单打邀请,但女单为孙颖莎、陈梦

尴尬,国际乒联向王曼昱发来奥运单打邀请,但女单为孙颖莎、陈梦

尘语者
2024-06-19 21:45:38
重庆老板将少女藏地下室7年,使她怀孕5次,却被其妻子发现了

重庆老板将少女藏地下室7年,使她怀孕5次,却被其妻子发现了

星辰故事屋
2024-06-18 18:29:55
向佐为2岁儿子庆生并道歉,自曝与儿子初次见面时,向笙已7个月大

向佐为2岁儿子庆生并道歉,自曝与儿子初次见面时,向笙已7个月大

娱絮
2024-06-18 21:07:07
印度高温又破新记录!首都热得无法住,恒河已不能承受印度人洗澡

印度高温又破新记录!首都热得无法住,恒河已不能承受印度人洗澡

史小纪
2024-06-20 15:39:58
悄然离世的6位琼瑶剧演员,看到他们的照片,才知已去世多年

悄然离世的6位琼瑶剧演员,看到他们的照片,才知已去世多年

梦录的西方史话V
2024-06-17 21:28:46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过“紧日子”的地方政府,已经把手伸进老百姓的口袋里去了

浮事记
2024-06-03 11:48:21
突发!腾讯终于不忍了!

突发!腾讯终于不忍了!

中国基金报
2024-06-20 00:12:07
2宇航员可能回不来,问题比想象严重,波音飞船又推迟返回日期

2宇航员可能回不来,问题比想象严重,波音飞船又推迟返回日期

嘿哥哥科技
2024-06-19 14:53:00
再见,二维码!央行正式官宣,支付宝、微信将面对强大的“对手”

再见,二维码!央行正式官宣,支付宝、微信将面对强大的“对手”

附允历史观
2024-06-18 15:29:57
郭有才将成立团队,或开始全国巡演

郭有才将成立团队,或开始全国巡演

鞭牛士
2024-06-19 09:44:31
中国人是地球Gai溜子。网友分享真实经历,不要太离谱

中国人是地球Gai溜子。网友分享真实经历,不要太离谱

开玩笑的水母
2024-06-19 18:26:24
2024年5月镇江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4起,党纪政务处分14人

2024年5月镇江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4起,党纪政务处分14人

鲁中晨报
2024-06-20 16:35:04
科研巨匠余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已经“社死”了请大家嘴下留情

科研巨匠余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已经“社死”了请大家嘴下留情

嘿哥哥科技
2024-06-20 11:04:59
南京大众书局预付卡骗局:社会信任的崩塌与公序良俗的公然挑衅

南京大众书局预付卡骗局:社会信任的崩塌与公序良俗的公然挑衅

户外小阿隋
2024-06-20 06:10:25
荷兰首相吕特宣布担任北约秘书长,国际安全局势或迎来重大改变!

荷兰首相吕特宣布担任北约秘书长,国际安全局势或迎来重大改变!

影视解说阿相
2024-06-20 06:32:55
阿里巴巴发文评价姜萍,初中数学就很突出,断崖式领先其他科目

阿里巴巴发文评价姜萍,初中数学就很突出,断崖式领先其他科目

冒泡泡的鱼儿
2024-06-20 16:48:16
6月18日俄乌:各方愈发强硬,满足俄罗斯损失更多的期望

6月18日俄乌:各方愈发强硬,满足俄罗斯损失更多的期望

山河路口
2024-06-18 17:20:38
“生孩子”别乱演!头发黏腻、青筋暴起,刘亦菲带来教科书式演技

“生孩子”别乱演!头发黏腻、青筋暴起,刘亦菲带来教科书式演技

咖啡店的老板娘
2024-06-19 21:02:24
2024-06-20 18:24:49
知心学姐说健康
知心学姐说健康
关注学姐,了解更多健康小知识
115文章数 29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老人花20万带96岁母亲长住酒店养老 起纠纷后续住被拒

头条要闻

老人花20万带96岁母亲长住酒店养老 起纠纷后续住被拒

体育要闻

绿军的真老大,开始备战下赛季了

娱乐要闻

叶舒华参加柯震东生日聚会,五毒俱全

财经要闻

深圳一网红学位房14万/平跌到4万/平

科技要闻

小米SU7流量泼天,富贵却被蔚来接住了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教育
健康
公开课

本地新闻

2024·合肥印象|用崭新视角对话城市发展

中年女性穿衣的重点,不在衣服的数量多少,而在于这三个方面

教育要闻

要说会玩,还得是当代大学生啊!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