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期待!门头沟又一处网红打卡地来了!

0
分享至

等一场油菜花开,高彦辉用了两年。

5月14日,京西深山中,门头沟雁翅镇苇子水村,一层层沿山势而下的石堰,把陡峭的山坡分割成一条条细长的农田,10多个村民散布在这片600年的古旱作梯田上劳动,远远看去,仿佛攀援在山壁上。

2023年,苇子水村在梯田上种了几十亩油菜,村支书高彦辉想要在这里打造一片农田景观,但接踵而来的干旱和暴雨中,油菜花没能开花。今年,他和村民们再一次尝试播种,等待花开的那一天。


5月14日,京西门头沟深山里,雁翅镇苇子水村的村民在古梯田中播种油菜。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播种,等待一场雨来

山村里的清晨,开始的比城市更早一点儿,太阳刚刚爬上山坡,66岁的高丰品就做好了饭,一盘土豆丝,一锅米饭,一半当早餐,一半装在饭盒中当午餐。


5月14日,京西门头沟雁翅镇苇子水村,古梯田景观台,66岁的村民高丰品吃着自带的午饭。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清晨的苇子水村,安静,悠闲,走过古木掩映的村庄,沿着山后的水泥路一路上山,转过几个弯,层层叠叠的梯田出现在眼前,灰白色的石头垒成的石堰,一层层堆砌,在山坡上筑成一条条细长、弯曲但平坦的农田。


5月14日,俯瞰位于门头沟区雁翅镇苇子水村的古梯田。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苇子水村有1200多亩古梯田,这种北方山区的旱作梯田,靠天吃饭,农时和别处不同,只有雨水充足的时候,才能播种。

经历了整个春天,一直到入夏,梯田上都没下过一场透雨,苇子水的人们,也一直在等待。

平整好的梯田上,黄色的土壤干燥而疏松,一脚踩下去,就有细碎的尘土扬起,农民们在田里撒好了灰色的有机肥,颜色不同的肥料和土壤泾渭分明,只有雨水,能让它们融合一体,变成庄稼生长的养分。


四位村民相互配合,凭借犁和播种机,有序推进耕种进程。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高丰品走到地头的时候,一起干活的10多个村民,也都陆续到了。几天前,村书记高彦辉决定不等了,春油菜没有播下去,夏油菜多少要种一点儿,好在干燥的土壤中,即便种下去,种子也不会坏。梯田上铺了水管,只要下点儿雨,再配合人工浇水,就能发芽。

开垦,600年的拓荒史

苇子水的古梯田,最早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和村庄同龄。

苇子水村有户籍人口700多人,全部姓高。600多年前,明末清初的时代,最早的先民到达这里,在这个深山处,开辟了最早的农田,从此繁衍生息。600多年后,已经很难考证最初建村时的情景,可能只有一户人家,也可能是兄弟几个,抑或当初就是一个家族?谁也说不清。


苇子水村有1200亩古梯田,最早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这里也是北京最大的连片旱作梯田。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村庄周围没有平地,全都是纵横交错的峡谷和山峰,先民们一年年在山上垒起石堰,开垦梯田,在贫瘠的土地上,一点点开拓生存的空间。600多年中,几乎从未间断。

58岁的高连兴记得,他小时候,每到冬天,村民们就会集体上山,在山坡上开出新的梯田。村里人口最多的时候,老老少少有800多人,但一个冬天下来,开出的梯田不足10亩。


5月14日,京西门头沟雁翅镇苇子水村,古梯田景观台,58岁的村民高连兴打开自带的午饭,大口咀嚼大葱卷饼配鸡腿。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600多年中,苇子水村的人们,总共开出了1200多亩梯田,高彦辉曾经在京郊各个山区寻找过,没有找到过这么大的连片梯田。

然而,即便真的是北京最大的连片梯田,也很难养活数百人的村庄。67岁的高全锁介绍,梯田全是旱地,靠天吃饭,丰欠不由人,以前也没有浇灌的条件,种地更难。而且梯田土层薄,土壤贫瘠,雨水充足的年景,玉米亩产也很难到500斤。

新中国成立前,每年村里人都要逃荒,新中国成立后,有了政府的救济粮,逃荒的历史才算结束。

荒芜,被遗忘的农田

太阳渐渐升高,10多个人分工合作,两台微型的农机被抬上梯田,一架铁犁,一台小小的播种机,农机没有动力,全靠人力。铁犁需要两个人,一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扶犁。犁铧破开干燥的土地,留下一道浅浅的沟。


村民正在古梯田中劳作。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播种机跟在后面,在划开的浅沟中,播下油菜种子。旱地中发芽率不高,需要的种子也更多一点儿。

10多个人,几乎都是老人,村里没有年轻人,都在外工作。事实上,这些老人,大部分是外出工作多年后才回村的。

高丰品回村只有几年,过去的几十年中,他和村里的绝大部分人一样,都长期在外工作。

高彦辉介绍,改革开放后,村里人就开始外出,寻找新的生计,常住人口越来越少,到如今,只有100多人,这个曾经800多人的大村,变得越来越安静。

人们离开村庄,梯田渐渐荒芜了,村里曾经想过很多办法,在梯田上种树,种生长周期更长的中药材,种花,但效益都不算好。

在农民的眼里,不种庄稼的梯田,也就相当于荒芜了。“荒了有30多年了吧,”一老人说。


中午时分,在梯田中劳动了一上午的苇子水村民高曾辉,收拾工具,准备回家吃饭。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摄

站在苇子水村后的山顶上,群山绵延,沟壑幽深,一座座山峰和山谷之间,一层层梯田横亘在山坡上,远处的树林中,也能看到若隐若现的石堰。走进树林,香椿上还有许多红色的嫩芽,杏树上的果子,刚刚拇指大小。事实上,即便是被村民们认为“荒芜”的年代,这些树还为村里提供着收入,只是太少了,不足以让人们生存,更不用说体面地生活。

重整,留住农业奇观

中午时分,10多个人播完了一小片梯田,把农具、装种子的袋子放在地头,拿起自己带来的小包,沿着石堰,转过一个山头,消失在山间。


5月14日,京西门头沟深山里,雁翅镇苇子水村的村民从古梯田中步行下山。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午饭时间到了,有人回家吃饭,有人就在梯田中的观景台上,打开自带的午饭。高连兴带了卷饼,他和高丰品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各自解决午饭,休息一会儿,等待下午开工。

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周边,一片1200亩的古代旱作梯田,意味着什么?

一处农耕文明的奇观,一部600年的生存史,也是一块都市人不可得的休闲之处。高彦辉觉得,这片苇子水人祖祖辈辈开垦的梯田,不能真的让它荒芜了。


5月14日,京西门头沟雁翅镇苇子水村,游客在观景台上拍照。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2019年,高彦辉决定重整梯田,几年中,已经整理出100多亩梯田,同时修葺村里的40多座超过百年的古民居,让这些流传至今的农耕遗产,变成这个古村落重新振兴的依凭。

从那时候开始,苇子水村流转村民手里的梯田,雇佣常住的村民,修补坍塌的石堰,重新整理农田,铺设浇灌的水管,建设观景步道、搭建观景台,同时种植经济作物、景观作物,油菜花就是其中之一,梯田上还种了多年生的黄芪,矮秆的油葵……

高彦辉的规划中,这片古梯田上,春夏秋冬都有景观,春天桃李芬芳,夏日油菜花开,秋天则有漫山遍野的油葵绽放,冬日雪景,则另有独特的风味……

其实,近几年来,一直都有城市的游客和学生们,走进这座深山古村,踏入山坡上的梯田,寻访传统的农耕文明,但距离真正成为足以振兴乡村的产业,还有很长的路。村里每年都会投入数十万元,且远不能获得足够的收益,但高彦辉认为值得,不只是因为要留住这片农耕文明的奇观,也因为,这些投入,大部分都变成了村民的收入,“梯田在一点点变好,钱也没有消失,不是吗,”他说。

来源:新京报首席记者 周怀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森林北深夜发文:已报案,她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巨大压力

森林北深夜发文:已报案,她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巨大压力

素素娱乐
2024-06-13 08:52:58
市民发现一条3米多长蟒蛇,番禺有关部门到场处置,捕捉画面曝光……

市民发现一条3米多长蟒蛇,番禺有关部门到场处置,捕捉画面曝光……

番禺台
2024-06-14 00:07:28
唯一在世的一代领导人,曾任政治局常委,如今107岁

唯一在世的一代领导人,曾任政治局常委,如今107岁

深度知局
2024-06-13 17:41:13
“艳照门”17年后,她再度翻红,网友:这状态,49岁了?

“艳照门”17年后,她再度翻红,网友:这状态,49岁了?

华人星光
2024-06-14 16:52:24
八岁的“成龙”搂着妈妈林凤娇的珍贵留影

八岁的“成龙”搂着妈妈林凤娇的珍贵留影

视点历史
2024-06-14 17:19:50
顶级凡尔赛!贝尔:欧冠拿多了赛前没压力,拉拉纳说他们都睡不着

顶级凡尔赛!贝尔:欧冠拿多了赛前没压力,拉拉纳说他们都睡不着

直播吧
2024-06-14 11:24:16
1981年,他被连队关禁闭借故爬上大树解闷,一亮光改变了他的人生

1981年,他被连队关禁闭借故爬上大树解闷,一亮光改变了他的人生

百年历史老号
2024-06-12 07:38:26
回顾:三姐妹回家相亲,却无人上门说媒,村民:一般人拿捏不住

回顾:三姐妹回家相亲,却无人上门说媒,村民:一般人拿捏不住

雅清故事汇
2024-06-13 17:16:18
美国30万苗族背叛与鲜血:对中国无认同感

美国30万苗族背叛与鲜血:对中国无认同感

小小包工头阿汾
2024-06-14 11:08:50
科学家终于公布酸奶和大病的关系,你知道吗?

科学家终于公布酸奶和大病的关系,你知道吗?

霹雳炮
2024-06-12 23:41:08
笑不活了,中俄免签的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要被评论区笑死了

笑不活了,中俄免签的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要被评论区笑死了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06-07 15:54:13
张维为被殴打?是夜郎自大还是不懂“国情”?

张维为被殴打?是夜郎自大还是不懂“国情”?

兵叔评说
2024-06-13 13:02:56
央视今晚直播,中国女排形势:最多损失15.94分,最多也才4.06分

央视今晚直播,中国女排形势:最多损失15.94分,最多也才4.06分

草根体育
2024-06-14 09:43:19
炸裂!那些震碎你三观的八卦!网友:真的是太劲爆了

炸裂!那些震碎你三观的八卦!网友:真的是太劲爆了

王二哥老搞笑
2024-05-30 12:26:57
中国女排VS德国有变!蔡斌执行B计划,郎平早就摊牌,朱婷懂了

中国女排VS德国有变!蔡斌执行B计划,郎平早就摊牌,朱婷懂了

詹妹侃体育
2024-06-14 15:32:30
菲律宾粮食短缺,美国拒绝援助,直到这时,才想起来中国的好

菲律宾粮食短缺,美国拒绝援助,直到这时,才想起来中国的好

历史有些冷
2024-06-13 20:00:03
中石化“巨贪”:寒门出身,造成207亿巨大亏损,曾让弟弟帮忙背锅

中石化“巨贪”:寒门出身,造成207亿巨大亏损,曾让弟弟帮忙背锅

天闻地知
2024-06-14 14:08:36
G7达成协议,以俄资产为抵押援乌!俄警告:西方将遭到“最强烈报复”

G7达成协议,以俄资产为抵押援乌!俄警告:西方将遭到“最强烈报复”

环球网资讯
2024-06-14 06:57:09
为何许多产品上标注,不建议使用“南孚电池”?原因出人意料

为何许多产品上标注,不建议使用“南孚电池”?原因出人意料

人情皆文史
2024-06-14 05:10:04
二手房太难卖了,某一线城市从1000万降至520万都卖不出去

二手房太难卖了,某一线城市从1000万降至520万都卖不出去

有事问彭叔
2024-06-14 15:19:23
2024-06-14 20:32:49
西山大喇叭
西山大喇叭
门头沟新鲜事尽在门头沟信息港
2560文章数 11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乌方:乌克兰已与G7所有国家签署安全协议

头条要闻

乌方:乌克兰已与G7所有国家签署安全协议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央行:5月M1同比降4.2%M2同比增长7%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房产
艺术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为啥姜萍没读高中?中考成绩流出,多所高校发声了,会破格录取吗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房产要闻

万华对面!海口今年首宗超百亩宅地,重磅挂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军事要闻

美国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