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劳动人口下降和老龄化增长,谁来为人口买单?

0
分享至

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年轻人将直面老龄人口增多的压力,社会养老负担沉重,会均匀地分摊到每个劳动者上。

从计生到催生,看似是两个天平的端口,我们却走了几十年。

未来五十乃至一百年,我们将直面人口危机。

202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76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与2021年相比减少666万人,与十年前劳动年龄人口最高峰值相比,已经减少了6500多万人。

经济蓝皮书认为,劳动年龄人口作为劳动力的基础人口绝对减少,劳动力无限供给不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与此同时,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人口抚养比也开始升高,人口红利就正式开始消失,这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对年轻人来说,养老可能是比买房还要大的压力。



针对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短缺的焦虑,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毕竟今天人们感受最多也最深的,不是劳动人口太少,反而是劳动人口太多,以至于各行业都在内卷,竞争饱和甚至到了溢出的地步。

但扪心自问,今天的内卷化,真的又是劳动人口太多导致的吗?

什么样的市场,就会有什么样的竞争;提到人口,我们当然是人口大国,看起来如此庞大的人口造成了竞争的耗散,但如此大的人口,是否也支撑了相应的市场?

我们的智能手机市场全球第一,14亿的人口尽管很多,但相应的我们也享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但今天我们之所以感受到普遍性的内卷压力,答案不是人口太多,而是我们的消费太低,更直白来说,是人们的收入太低。

过去我们之所以没有感受到内卷,那是因为一切都在涨,宏观经济每年高速增长,房价每年也在高速增长,人们的财富不断扩大增值,这也导致我们的收入过去哪怕是低一点,但增长的时代创造的就业岗位是非常多的。

更多的就业,无形之中抵消了收入低的事实,因此没有造成竞争内卷。

但随着增长的放缓,以及房地产行业不可逆转的下行,当人们的收入依然停滞不前的时候,人口总量却维持不变,这个时候内卷就会开始显现出来,但造成今天内卷的原因不是出自人口,而是出自人们的收入固化。

何谓收入固化?

其实就是增长开始分化了。

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尽管我们的宏观经济依然在高质量增长,但增长由于分化,大部分人并没有享受到来自增长的红利。

例如,由于我们的消费降级,大多数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不仅没能感受到收入增长,反而由于企业价格战等因素,变得更卷了。

生意不好做,大概率也是因为消费者对支出更理性,更敏感,这都客观上导致了我们感受到的内卷,竞争加剧。

因此,当劳动人口下降,老龄化加剧的时候,我们不会感受到内卷变少,相反,由于劳动人口的下降,消费将进一步放缓,这个时候由于市场更小了,消费更低了,哪怕是劳动人口也在下降,我们依然还会肉眼可见感受到内卷的进一步加剧。

因此,尽管我们有着14亿人口的大市场,但这14亿人口由于收入机制的分化以及消费能力的掣肘,最终导致了这8亿劳动人口去争夺有限的可能只有3亿消费人口的市场,怎么可能不内卷?

根据2019年北师大的研究,我国月薪5000以上的人口不过7000万人,月薪5000在大城市算有消费能力吗?除去房租和必要的一日三餐,几乎剩不下什么钱。

所以,别看我们人多,但我们收入低,这样导致了大家都想谋求高薪工作,但由于消费能力不足,大家又最终只能互相内卷,竞争耗散。

本质问题不是人太多,而是收入不足撑不起14亿大市场。



这个时候,就业问题可能会愈演愈烈。

目前正值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之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而地方扶持的又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但很多低学历尤其是流水线工人,因为技能局限,无法在新的产业中找到相应的工作。

因此,就业市场尤其是制造业目前还没有面临劳动年龄人口短缺,但的确面临劳动人口类型和制造业“货不对板”。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社会抚养系数,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其实就是一代人抚养一代人。

人口老龄化和劳动人口减少,在一个经济稳定可预期性强的社会里,确实会成为一个大问题,这意味着代际之间的养老压力,会放大数倍。

啃老族这个称呼,在差不多十年前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到今天这个称谓变成了全职儿女,而在隔壁的日本社会,年轻人啃老的现象也是一种常态。

这种现象的产生,就源自我国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导致。

经济结构变动,其实从近年来我国大增的灵活就业群体就可以窥见一二,灵活就业群体听起来很好听,但更多的,这就是打零工的一种表现形式罢了。

该群体甚至没有劳务合同的保障,至于劳工权益和抗风险能力则更弱,这些因素加在一起,都让这一代人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变得空前严峻。

哪怕是对大学生来说,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他们也在努力适应。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放不下长衫的孔乙己,还是放下里子捡起面子的祥子,这些身边预期的转变,都值得我们关注。

大学,是现代商业社会里一个很重要的培育人才摇篮。

美国将高等教育称之为“培养中产阶级的摇篮”,而我们则通俗转化为“知识改变命运”,某种意义上两者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从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到1999年将高等教育产业化这20年里,考入大学尤其是好大学,是寒门子弟跃龙门的最佳途径。

但随着社会的固化,我们看到通往“中产”群体的大巴车上,座位开始渐渐满了。

首先就是第一产业中职业农民在增加。2022年末我国总就业人数达7.334亿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高达24%,约1.77亿人,而2023年和2022年相比,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增长了0.2%,约合353万人,这是近20年来的首次增长。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增长,这一方面说明了以消费为主的第三产业增长不及预期,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有越来越多的人从城市回到传统的第一产业,固化加剧。

除此之外,外卖骑手也堪称改变大学毕业身份预期的典型。根据统计局数据,我国有2亿灵活就业者,其中有1300万外卖骑手,而这些骑手当中有1%拥有硕士学历。

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学历过剩的现象。



老龄化意味着老人的消费能力减弱,同时开始失去劳动可能,随着年轻人的内卷预期进一步加强,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年轻人将直面就业和养老的压力。

最终,人口的结构性失衡可能还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而更可怕的是,人口结构它是不可逆的,从高速增长时代一举迈入高质量增长,也预示着我们的未来,压力可能还会更大。

而这个时候,当庞大的人口红利转变为老龄化,人口从对经济的正面效益变成负效应,我们的成本,也才刚刚开始。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八岁的“成龙”搂着妈妈林凤娇的珍贵留影

八岁的“成龙”搂着妈妈林凤娇的珍贵留影

视点历史
2024-06-14 17:19:50
开除党籍、责令辞职!广东一村委会主任违规向群众摊派费用、参与赌博活动

开除党籍、责令辞职!广东一村委会主任违规向群众摊派费用、参与赌博活动

潇湘晨报
2024-06-14 12:49:10
外国网友:你是什么时候感觉到中国很强大了?评论区的震撼神评!

外国网友:你是什么时候感觉到中国很强大了?评论区的震撼神评!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06-14 11:07:00
最强预言家盲眼龙婆,预测2024年7大事件,世界格局或因此改变

最强预言家盲眼龙婆,预测2024年7大事件,世界格局或因此改变

飞云如水
2024-04-18 07:11:50
浓眉:小时候想当一名计算机工程师 但那个夏天我长了大概17厘米

浓眉:小时候想当一名计算机工程师 但那个夏天我长了大概17厘米

直播吧
2024-06-14 15:50:30
赵丽颖古早黑历史曝光,惊人往事让人不敢相信,疑似没文化还当三

赵丽颖古早黑历史曝光,惊人往事让人不敢相信,疑似没文化还当三

花哥扒娱乐
2024-04-18 22:17:33
面对冷眼和嘲笑,毛主席断言:中国人民必将稳步达到自己的目的

面对冷眼和嘲笑,毛主席断言:中国人民必将稳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定会顺利
2024-05-31 14:10:43
5年3.04亿!马刺不给,火箭不给,绿军却给了!NBA最聪明球员浮现

5年3.04亿!马刺不给,火箭不给,绿军却给了!NBA最聪明球员浮现

小鬼头体育
2024-06-14 10:03:54
电动车被查后,8090年代黄包车、28大杠重现江湖,网友:被迫无奈

电动车被查后,8090年代黄包车、28大杠重现江湖,网友:被迫无奈

三月柳
2024-06-13 11:45:57
福建一女子出轨,丈夫不动声色做记号,等情夫上门引发血案

福建一女子出轨,丈夫不动声色做记号,等情夫上门引发血案

莉雅细细谈
2024-05-19 19:06:24
津媒:18强赛中国队最低目标是小组第4名,参加亚洲区附加赛

津媒:18强赛中国队最低目标是小组第4名,参加亚洲区附加赛

懂球帝
2024-06-14 09:26:14
黄一鸣再度爆料,彻底断了转正的后路!王思聪在日本也有了新女友

黄一鸣再度爆料,彻底断了转正的后路!王思聪在日本也有了新女友

金牌娱乐
2024-06-12 12:12:34
大瓜!洗米华入狱1年半,古天乐遭“太阳娱乐”主席起诉追债830万

大瓜!洗米华入狱1年半,古天乐遭“太阳娱乐”主席起诉追债830万

青芳草
2024-06-12 15:53:59
已婚银行女职员视频表白副行长 长相清纯 肤白貌美 高清无码照流出

已婚银行女职员视频表白副行长 长相清纯 肤白貌美 高清无码照流出

一口娱乐
2024-06-14 19:42:11
麦当劳在广东开席了!网友:能不能带走桌布

麦当劳在广东开席了!网友:能不能带走桌布

影视解说阿相
2024-06-13 19:22:56
尼康正式官宣,日本也没料到!日媒华禁令后果显现了

尼康正式官宣,日本也没料到!日媒华禁令后果显现了

疯狂小菠萝
2024-06-14 15:42:20
大S最终在具俊晔的菲律宾商演里,实现了曾经的“承诺”?

大S最终在具俊晔的菲律宾商演里,实现了曾经的“承诺”?

综艺拼盘汇
2024-06-13 10:19:08
突发! 阿根廷首都爆发激烈冲突; 重大宣布! 俄罗斯突传大消息; 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天首发

突发! 阿根廷首都爆发激烈冲突; 重大宣布! 俄罗斯突传大消息; 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天首发

第一财经资讯
2024-06-14 08:31:50
山东省纪委监委刚刚通报,姚波被查!

山东省纪委监委刚刚通报,姚波被查!

鲁中晨报
2024-06-14 16:55:05
仅差300亿!钟睒睒首富宝座遭拼多多黄峥“威胁”

仅差300亿!钟睒睒首富宝座遭拼多多黄峥“威胁”

雷达财经
2024-06-14 23:38:39
2024-06-15 04:30:44
罗sir职话
罗sir职话
新青年的职场内参。
2974文章数 115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石油美元”协议走向终结 影响几何?

头条要闻

媒体:欧盟对华抡贸易大棒后 中方"报复"来得又快又猛

头条要闻

媒体:欧盟对华抡贸易大棒后 中方"报复"来得又快又猛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教育要闻

高考志愿季,西交、华科怎么选?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手机要闻

全球第一!OPPO Find X7 Ultra DXO电池成绩160分:充电5分钟续航10小时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