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17年李敖最后一次和家人合影,桀骜如李敖,看不出对死亡的恐惧

0
分享至

2017年李敖最后一次和家人合影,桀骜如李敖,看不出对死亡的恐惧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夏西楼

编辑|t

引言

他是侠士,是狂人,他仗剑天涯,快意恩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提起这个人,我们脑海中浮现的,是那战袍一般的红外套、白衬衫和灰领带。墨镜下,似笑非笑的神情,遮不住一张桀骜不驯的脸。

他就是李敖,中国台湾著名作家、历史学家,一生著作无数。

2017年,李敖罹患脑癌,病毒很快占领了他的身体,令他只能坐轮椅,勉强开口说话。

而他丝毫不改本色,在与自己家人最后一张合影中,李敖神情平静,坦然地迎接属于自己的人生终章。

镜头下,他面带微笑,仿佛是对死神表达自己的态度。

他的张狂,是一辈子。



(李敖与儿子合影)

一、金刚怒目:对李敖而言,死亡是一门行为艺术

2015年,李敖八十岁时,放言自己要活到一百岁。

彼时的他,摄护腺癌虽已经痊愈,却一直体质虚弱,一场感冒都能引发病危通知。所谓人老风雪摧,不是自己放了狠话,就能“向天再借五百年”的。

这一点,李敖本人其实非常清楚。

李敖的一生,就像怒目的金刚,又好似楚门的世界,他天生是被镁光灯追逐着的人物。就连死亡,也在他本人的行为艺术中,演化成一场浪漫的人生谢幕。

2017年,李敖对媒体公布自己确诊脑癌的消息,自认命不久矣,记者回应说他的声音洪亮,一如往常,也许病情是会好转的。



(李敖旧照)

李敖听完只笑笑,说自己这是回光返照。随后,他宣布自己将开一档新节目——《再见李敖》,以此向这个世界告别。

同时,他公布了自己的亲笔信,在信中,李敖对自己的亲人、友人和仇人发出邀请函,希望他们能来与自己见最后一面,相逢一笑,恩仇尽泯。

这就是李敖面对死亡的方式。

正如他引用的海明威那句“我不怕死,但我讨厌死”,桀骜如李敖,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面对死亡这件事。

2017年7月,李敖出院。8月,李敖之子李戡在网上发出自己和父亲的合照,并动情写道:“25年来收过最棒的生日礼物:一个恢复健康的爸爸。”



(李戡的微博截图)

此时,父子俩尚不知晓,这是李敖病逝前和家人的最后一张合影。

照片中,李敖已被病魔折磨得身形消瘦,他的幸运战袍三件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身中山装。李敖嘴角含笑,鸭舌帽下架着一副墨镜,对着镜头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对于李敖来说,他确实胜利了,胜的是他自己对于死亡的厌恶。



(李敖与儿子李戡合影)

二、菩萨低眉:李敖的乐观来自苦难与战斗

李敖并非生来如此乐观的。

与其说是乐观,不如说他是在与苦难的战斗中,其乐无穷,开启了自己游戏人间的副本。

1949年,李敖举家迁至台湾,恰逢台湾省政府颁布戒严令,开启了38年的戒严时期。直到1987年,蒋经国宣布解除戒严,李敖已经在压抑窒息的环境中度过了52年。

可以说,他的前半生,博览群书,笔耕不辍,针砭时弊,抨击时局,一直致力于推动社会民主和言论自由。

而写书、骂人、打官司,则是李敖的三件法器。

菩萨低眉,法器傍身。

(李敖和他的书房)

李敖一生写书一百多本,公开发表的文字达三千多万,著作等身,可谓大家。

他发表的《北京法源寺》《传统下的独白》《为自由招魂》等书,影响了台湾和大陆一代年轻人,让戒严时被桎梏的台湾人仍向往自由,也将自由主义的种子播撒在大陆青年心中。

许知远在《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写道:

“我记得那一夜,我渴望大声地呼喊,渴望在我的小屋里又蹦又跳,渴望对着全班的同学大声地叫:‘你们知道李敖吗?’”



(许知远)

李敖是一代知识分子心中的“救世者”。

只是世道如此,李敖主持编纂的《文星》、《千秋评论》等杂志,屡遭台湾当局封禁,他写的书一半以上被查封,被禁止出版。

而李敖不放弃,他坚信他可以有技巧地去战斗。

不让他写书,他就去做节目。于是,在多方支持下,他先是在真相卫视“李敖系列节目”做了500多集,后又在凤凰卫视做了700多集《李敖有话说》。



(李敖《千秋评论》部分杂志)

节目中,李敖言辞犀利,语言老辣,引经据典而不失幽默,令人捧腹又钦佩不已。

据不完全统计,李敖的一生骂过三千多人,有蒋家父子、国民党高官,有他看不上的文人、历史人物,也有商贾名流。

打官司对李敖来说更是家常便饭,他一生出庭超过三百次,告陈水扁,告李登辉,也告台北市政府,他审视的目光,总是在那些当权人身上。

对于李敖来说,他的菩萨低眉,不是悲悯,而是手中的笔、口中的嬉笑怒骂和法院的传票,他化悲伤为利器,从不出世,与人斗其乐无穷。

正如他自己说的,士兵从来是死在战场上,同样地,他对死亡最后的战斗,是他将厌恶转变成了节目。



(李敖大闹台湾“程序委员会”)

死亡可以让他肉身消失,他却可以用死亡这件事为自己塑金身。

因此,哪怕到了生病的最后关头,他仍是十分乐观。虽然嘴上说着想要跟宋美龄一样,活他个106岁,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他又是十分坦然地接受。

三、尼姑思凡的李敖:我将死无葬身之地

2005年,李敖应邀前往大陆开展“神州文化之旅”,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高校发表演讲,轰动全国。

而鲜为人知的是,那时的李敖彻夜准备演讲稿,第二天甚至无法独自站立在讲台上。临上台前,工作人员在他的腿上打了两针安定,才让他完成了三场演讲: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尼姑思凡。



(在清华大学演讲的李敖)

这似乎是一场隐喻,对于李敖来说,他既然长了一身傲骨,就永远无法在世人面前弯下腰。不论自身受到怎样的折磨,面对大众,他总是能横眉冷对,嬉笑怒骂。

当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他的墓志铭是什么,李敖说,他没有墓志铭,因为他将捐出自己的遗体,让医生“千刀万剐”,这就是所谓的“死无葬身之地”。



(年轻时的李敖)

这似乎可以看出,对于李敖来说,他是“尼姑思凡”,人世间,才是他一生所在之地。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李敖放弃了插管、化疗等治疗手段,而是选择安宁缓和,从容面对。他的乐观淡定,早已在八十多年的时光中,修身入圣。

所谓尼姑思凡,不畏死。

参考资料:

[1]李敖病逝!面对医疗尽展“勇士”姿态.环球医学,2018-03-19

[2]李敖脑癌去世,享年83岁!八年前来杭州,他曾说想葬在“苏小小”墓边.钱江晚报,2018-03-18

[3]李敖一年前亲笔信曝光!告别世界“见证我人生的谢幕”.中国台湾网,2018-03-1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幅涨价!1公斤165万元,贵过黄金……

大幅涨价!1公斤165万元,贵过黄金……

新晚报
2024-06-12 19:44:14
蚂蚁集团副总裁蒋国飞离职 赵闻飙接管

蚂蚁集团副总裁蒋国飞离职 赵闻飙接管

财联社
2024-06-13 15:28:06
王室公开重量级照片:威廉带着三个孩子正式出镜

王室公开重量级照片:威廉带着三个孩子正式出镜

金牌娱乐
2024-06-13 12:23:05
黄一鸣赢了!王健林王思聪父子财富大涨568亿,重回前十名

黄一鸣赢了!王健林王思聪父子财富大涨568亿,重回前十名

财话连篇
2024-06-13 09:16:28
河北41岁男子自驾进藏失联15天,家属发声

河北41岁男子自驾进藏失联15天,家属发声

奔流新闻
2024-06-13 12:38:09
欧盟一锤定音,对中国征收25%关税,不到24小时,中方回应5句话

欧盟一锤定音,对中国征收25%关税,不到24小时,中方回应5句话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6-13 10:37:26
土地卖不动以后,城投又找到了一条新财路,利润比房地产还高

土地卖不动以后,城投又找到了一条新财路,利润比房地产还高

庞明说财经
2024-06-13 08:45:38
王思聪黄一鸣牵手照曝光,黄一鸣挺着大孕肚,挑选母婴用品!

王思聪黄一鸣牵手照曝光,黄一鸣挺着大孕肚,挑选母婴用品!

柠檬有娱乐
2024-06-13 11:20:07
一年前刚获聘新职的刘宝琴,被查了

一年前刚获聘新职的刘宝琴,被查了

政知新媒体
2024-06-13 11:09:14
第一次性生活有多痛?进不去怎么办

第一次性生活有多痛?进不去怎么办

喜马拉雅主播暮霭
2024-06-12 09:53:49
美国新制裁超300个中俄实体和个人 外交部:反对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美国新制裁超300个中俄实体和个人 外交部:反对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财联社
2024-06-13 15:48:17
犯满离场!东契奇吐槽:在总决赛吹了我6次犯规 有这样的吗?

犯满离场!东契奇吐槽:在总决赛吹了我6次犯规 有这样的吗?

直播吧
2024-06-13 11:34:18
新华社权威快报|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7月1日起实施

新华社权威快报|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7月1日起实施

新华社
2024-06-13 10:08:14
吉林银行取款2万元以上需派出所同意!是因噎废食还是苦口良药?

吉林银行取款2万元以上需派出所同意!是因噎废食还是苦口良药?

火山诗话
2024-06-12 20:14:22
曝王刚卖掉北京价值上亿四合院,移民美国,本人回应:我不是和珅

曝王刚卖掉北京价值上亿四合院,移民美国,本人回应:我不是和珅

拾娱先生
2024-06-12 15:27:22
指谁呢?李璇:某位国脚此前因伤离开国家队,换帅后又说踢不了

指谁呢?李璇:某位国脚此前因伤离开国家队,换帅后又说踢不了

直播吧
2024-06-13 16:12:14
小S女儿近照变脸被质疑整容,鼻子发黑又突兀,身材变化令人忧心

小S女儿近照变脸被质疑整容,鼻子发黑又突兀,身材变化令人忧心

萌神木木
2024-06-12 18:57:51
就在今晚,降!降!降!降!

就在今晚,降!降!降!降!

台州行
2024-06-13 07:36:29
原国安主帅李章洙在线讨房!背后利益关系曝光,10年前已埋下隐患

原国安主帅李章洙在线讨房!背后利益关系曝光,10年前已埋下隐患

六毛朵朵
2024-06-13 12:41:13
当村委会成为“遗产管理人”

当村委会成为“遗产管理人”

剥洋葱people
2024-06-13 14:23:15
2024-06-13 17:00:49
小新历史
小新历史
小新说历史
1646文章数 3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男子借123万后去世村委会成"遗产管理人" 党支书犯难

头条要闻

男子借123万后去世村委会成"遗产管理人" 党支书犯难

体育要闻

杰里·韦斯特:为什么他是LOGO?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徽商银行的影子 借基金向地方城投放贷?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将于今日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健康
旅游
公开课

教育要闻

2025国考备考,来看看申论写法的“四项训练”

亲子要闻

小孩哥翻车,爸妈情绪很稳定,看来是习惯了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旅游要闻

山西文旅厅厅长与董宇辉拉家常:中午回家吃了饭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