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良医 | 全球2亿多人感染,海外旅游要注意这种传染病

0
分享至


恶性疟疾的治疗需要争分夺秒,第一时间诊断可能几片药就可以治愈,拖延24小时诊断就可能进展为重症。

文 | 舍文

前段时间,笔者半个朋友圈都在日本,另外半个朋友圈在新马泰。

可以想见,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在朋友圈观赏到世界各地美景。

据预测,今年五一假期出境游火热,各个旅行平台上境外游订单都有明显增长。


2024年第一季度,上海浦东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超680万人次

今年,随着对华免签国家名单加长,国人海外游目的地有了更多选择。免签国家中不少在东南亚、非洲、南美洲。

探访这些小众国家的旅行固然充满诱惑力,不过医生也提醒,海外旅行要注意当地流行性疾病。比如疟疾,至今仍是非洲等地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在旅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防蚊虫,如果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

国内也有输入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3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有疟疾流行,估计疟疾病例数约2.49亿,死亡60.8万人,与2021年相比增加了500万例。

疟疾主要分布在非洲、南亚、东南亚、拉丁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其中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最为流行。

非洲在全球疟疾负担中所占比例一直“独占鳌头”,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占疟疾病例总数的94%和疟疾死亡人数的95%。


今年4月,第21批中国(湖南)医疗队应津巴布韦卫生部邀请,到一个偏远村落向当地基层医护人员介绍了中国的抗疟经验

中国成功将疟疾的本地发病病例从20世纪40年代的每年报告3000万例降至零,并于2021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国家消除疟疾认证。

不过,这并不是说中国境内就没有疟疾病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教授介绍,由于人员的跨境流动,中国每年仍有上千例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并时有危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疟疾传播的流行因素并未消除,再传播风险始终存在。

我国输入性疟疾的来源地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东南亚最为常见。

热带国家、自然景区注意虫媒病

疟疾在中国的民间俗称为“打摆子”,主要通过特定的蚊虫叮咬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

当按蚊叮咬体内带有疟原虫的病人时,疟原虫随着血液进入蚊子体内,约10天后,这只蚊子就成了有感染性的蚊子,可通过叮咬将疟疾传播下去。


王新宇教授介绍,目前常见的有四种疟原虫可以感染人类,其中以恶性疟原虫感染最为凶险。典型的疟疾症状是:先后出现寒战、发热、出汗退热的周期性症状(即冷-热-汗),呈间歇性发作的特点。

但是人类感染不同类型的疟疾后临床表现并不完全相同,临床发病的表现除了发热外,还可以表现为头痛、腹泻等,往往容易误导患者和医务人员,耽误病情,甚至威胁生命。

五一假期国内各地已经升温,而东南亚和非洲很多国家气温也比较高。在虫类活动的旺季,游客在自然景区旅行时,尤其要注意各种虫媒传染病。

王新宇教授说,虫媒疾病中,除了疟疾之外,登革热、恙虫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等也是潜在危险。

对于游客来说,因为至今没有预防疟疾的疫苗,疟疾的预防主要是避免蚊虫叮咬和规范使用化学预防用药。

旅行者到疟疾流行区旅行旅行时,要使用驱蚊剂,尽量穿长袖衣裤,夜间在卧室适用蚊帐等趋避设施,避免蚊虫叮咬。

到某些疟疾高发地区旅行时,还可能需要使用预防疟疾的药物以降低发病的风险。

旅途归来如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更应该及时就诊。

无论是旅行前的健康咨询还是旅行归来后出现的各种症状和疾病,都可以到综合性医院的旅行医学门诊就诊。

告诉医生你去过哪里

王新宇教授介绍,对于我国的临床医生,疟疾诊治的关键在于想得到、能诊断和会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重度疟疾,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曾有疟疾高发区域旅居史的人,如果出现突发性寒战、发热,甚至是头痛,腹泻等疑似症状,都应尽快去正规的医院相应专科的门诊或急诊,告诉医生您曾经去过疟疾流行区,通过疟原虫检查可确定是否感染疟疾,以便尽快获得治疗。

王新宇说,恶性疟疾的治疗需要争分夺秒,第一时间诊断可能几片药就可以治愈,拖延24小时诊断就可能进展为重症,需要住院治疗;拖延48小时诊断可能进展为危重症,需要进入ICU,接受透析诊疗;拖延72小时则可能再好的特效药都已经回天乏术。


今年4月26日是第17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防止疟疾再传播,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上海市曾是我国24个疟疾流行省份之一,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和科学防治,上海市有效控制了疟疾流行,发病率从3000/10万降到了1/10万以下,1986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010年消除本地感染疟疾,2016 年率先通过国家消除疟疾评估,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

链接

如果你去疟疾流行国家

Q:如何预防疟疾?

A:到目前为止,对于旅行人员来说尚没有可以预防疟疾的疫苗。出国人员应了解要前往的地方是不是疟疾流行区,提前做好个人防护。

如前往疟疾流行地区,务必注意防蚊:

户外防蚊:穿长袖、长裤,涂抹含有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尽量避免在疟疾流行国家或地区的黄昏至次日黎明时段(蚊虫活动高峰期)到野外活动。

室内防蚊:使用纱门、纱窗、蚊帐,喷洒灭蚊药。

环境卫生: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避免蚊虫滋生。

Q:出境游回国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A:

一旦出现发冷、发热、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防止病情恶化。

若有发热、腹泻等症状,应如实向海关申报健康状况及疟疾流行区旅居史,配合做好传染病排查工作。

短期赴疟疾流行国家或地区旅居的回国人员入境后1个月内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疟疾流行地区或国家旅居史,以便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非短期赴疟疾流行国家或地区旅居的回国人员,入境后建议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疟原虫检测。如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时到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疟疾流行国家或地区旅居史。

来源:微信公众号“华山感染”、上海市卫健委等


开封“王婆”走红:年轻人的相亲需求有多大?

为什么是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

“网红教授”罗翔,又添新身份!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岁男童大渡河边落水母亲救子溺亡:孩子获救,家属起诉多方索赔129万一审被驳回

6岁男童大渡河边落水母亲救子溺亡:孩子获救,家属起诉多方索赔129万一审被驳回

红星新闻
2024-06-19 17:14:19
为什么普京整整24年不去朝鲜?

为什么普京整整24年不去朝鲜?

江平舟
2024-06-19 12:17:42
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退休后因被制裁,沦落到只能在香港租房住?

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退休后因被制裁,沦落到只能在香港租房住?

史二了
2024-06-18 14:01:44
陈晓陈妍希婚变内幕:女方卑微挽回,疑患抑郁症,做音疗画面曝光

陈晓陈妍希婚变内幕:女方卑微挽回,疑患抑郁症,做音疗画面曝光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4-06-19 19:24:48
照片曝光!菲海军特战队员被“兔子”海警断掉手指,已被菲官方授勋

照片曝光!菲海军特战队员被“兔子”海警断掉手指,已被菲官方授勋

不掉线电波
2024-06-18 23:00:53
京剧国家二级女演员被丈夫举报长期出轨,超大尺度聊天记录曝光!

京剧国家二级女演员被丈夫举报长期出轨,超大尺度聊天记录曝光!

兵叔评说
2024-06-19 14:19:48
上海这一夜,袒胸露乳的姚晨和金晨,败给了“全裹”出镜的俞飞鸿

上海这一夜,袒胸露乳的姚晨和金晨,败给了“全裹”出镜的俞飞鸿

秋姐居
2024-06-17 12:17:39
36岁上海男子自爆和20岁贵州女友结婚,7年前支教认识时还是初中生

36岁上海男子自爆和20岁贵州女友结婚,7年前支教认识时还是初中生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9 14:19:08
上游新闻探访姜萍老家:其家庭年收入中等,上中专不是缺学费,对口招生上本科几率更大

上游新闻探访姜萍老家:其家庭年收入中等,上中专不是缺学费,对口招生上本科几率更大

上游新闻
2024-06-19 19:12:22
“姜萍连题目都看不懂”,北大硕士赵斌500万对赌,称愿承担后果

“姜萍连题目都看不懂”,北大硕士赵斌500万对赌,称愿承担后果

妍妍教育日记
2024-06-19 15:56:18
余琦被立案调查!老公身份被扒,狗受牵连,前同事曝光其真实人品

余琦被立案调查!老公身份被扒,狗受牵连,前同事曝光其真实人品

六毛朵朵
2024-06-19 12:51:46
高盛:中国正在考虑进行全面的消费税改革

高盛:中国正在考虑进行全面的消费税改革

风向观察
2024-06-19 19:07:10
曝蒙古国反华分子big gee来中国开演唱会,歌词:把中国人像猪一样杀

曝蒙古国反华分子big gee来中国开演唱会,歌词:把中国人像猪一样杀

不掉线电波
2024-06-19 16:53:13
可笑!2024年养老金上调3%,工龄30年养老金3000元只涨90元?

可笑!2024年养老金上调3%,工龄30年养老金3000元只涨90元?

社保精算师
2024-06-19 11:25:04
寺庙住持与女主播发生关系被敲诈案一审宣判:女主播获缓刑,其丈夫被判五年半

寺庙住持与女主播发生关系被敲诈案一审宣判:女主播获缓刑,其丈夫被判五年半

澎湃新闻
2024-06-19 18:14:28
杨毅炮轰姚明!篮协官宣乔帅下课仅1天,他就找到新工作了

杨毅炮轰姚明!篮协官宣乔帅下课仅1天,他就找到新工作了

十点街球体育
2024-06-19 17:05:43
2012年三对高校教师夫妻玩“换妻”游戏,内容不堪入目,结局如何

2012年三对高校教师夫妻玩“换妻”游戏,内容不堪入目,结局如何

阿胡
2024-06-19 14:36:12
世界名画?39岁的C罗开球冲刺画面在国外疯传,球迷:真顶流

世界名画?39岁的C罗开球冲刺画面在国外疯传,球迷:真顶流

侧身凌空斩
2024-06-19 06:39:04
不到20天连打5虎,中纪委官网评: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不到20天连打5虎,中纪委官网评: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南方都市报
2024-06-19 18:15:07
曾被公开点名通报的马旦曰,落马了

曾被公开点名通报的马旦曰,落马了

政知新媒体
2024-06-19 18:48:16
2024-06-19 23:36:49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
深度和角度,这就是我们能做的
8616文章数 2150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胖东来"爆改"的永辉超市营业挤满顾客:员工月薪涨千元

头条要闻

胖东来"爆改"的永辉超市营业挤满顾客:员工月薪涨千元

体育要闻

欧洲杯最大的混子,非他莫属

娱乐要闻

黄一鸣“杀疯了” 直播间卖大葱养孩子

财经要闻

深化科创板改革 证监会发布八条措施

科技要闻

618观察:谁为高强度的低价竞争买单?

汽车要闻

双肾格栅变化大/内饰焕新 新一代宝马X3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房产
时尚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中式沙拉宇宙的天花板,它必须有姓名

亲子要闻

别再用这种电蒸锅了,对孩子有健康风险

房产要闻

17.9亿!终于,有民企在三亚大手笔拿地了!周边房价10万+!

几个小物件,打造宅家时的「inner peace」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