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刘诗瑶 李思尧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1日 第 06 版)

  春日大漠,喜迎英雄。

  4月30日,三名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于东风着陆场,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三名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为了提高搜救的可靠性、安全性,东风着陆场不断推进新技术、新装备应用

  东风着陆场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最近几年都是按照每年“两上两下”的频度组织载人飞行任务。任务常态化看似状态变化不大,但绝不是简单重复,面临的安全和质量风险点很多,要保持从零开始的心态,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任务。

  为了提高搜救的可靠性、安全性,东风着陆场不断推进新技术、新装备应用。

  着陆末段高精度轨迹测量有了新突破。对瞄准点周围布设的小微光学阵实施技术改造,由单纯的图像摄录升级为图像摄录和高精度轨迹测量,填补了返回舱开伞至着陆阶段的轨迹测量空白,高精度轨迹数据传输至地面指挥中心,落点预报精度由公里级提升到百米级以内。

  通信保障全域覆盖能力有了新提升。神舟十六号返回任务结束后,东风着陆场反复梳理了通信盲点。本次回收任务在搜救力量集结点部署了指挥显示系统,在着陆现场增加了高机动电信移动基站,在快速机动分队增加了高可靠卫星通信手段。航天员在着陆现场就可以和家人进行视频通话,通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着陆现场服务保障水平有了新进步。本次回收任务优化了3台航天员医监医保车空调系统、热水系统、医学样本采集系统,更新了载体内饰,为航天员营造出更加温馨的医监医保环境。在着陆现场首次部署车载移动卫生间,提高对搜救人员的服务保障能力。

  医监医保重点围绕促进航天员重力再适应、有效预防立位耐力下降、保护骨骼肌肉系统防损伤开展

  在返回舱落地后,最先到达的队伍中就包括航天员中心试验队。

  航天员中心试验队主要负责航天员返回后的健康判断,协助航天员出舱与开展重力再适应,开展舱旁与载体内健康监测与生理数据采集,以及进行健康维护与医学保障、生活护理与照料等全过程医监医保工作。

  据航天员中心试验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东风着陆场位于大漠戈壁,昼夜温差较大,受风沙天气影响较大。试验队优化固化了舱内、舱旁、载体内医监医保工作项目和流程,尽量减少航天员舱外暴露时间,及时进入载体开展医监医保相关工作。其中,着陆现场医监医保的重点,是围绕促进航天员重力再适应、有效预防立位耐力下降、保护骨骼肌肉系统防损伤开展。

  保障载体方面,医监医保突出个体化医学保障和贴心生活护理照料,专门设计配置了航天员专用座椅,突出舒适性和重力再适应特殊需求。

  医学检测和医学保障方面,精心准备了集约、便携、可穿戴的医监设备。试验队还精心准备了航天员返回后首餐,充分考虑了航天员个人口味喜好、膳食营养要求、返回着陆生理调适特点和特色风味供应。

  据了解,神舟十七号三名航天员抵京后将进入隔离恢复期,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安排休养。

  返回舱上还配有自主标位设备,告诉搜救人员“我在这里”

  此次顺利返回的背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飞船团队全程护航神舟十七号返回舱平安回家。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回收试验队总体负责人介绍,此次返回任务分为分离、制动、再入、减速、着陆缓冲5个阶段。

  其中,分离阶段仍然延续神舟十三号以来的“快速返回方案”。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与空间站组合体分离后,绕地球飞行5圈后开始返回地面。随后,飞船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在随后的返回制动阶段,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也延续了神舟十二号以来的制导方式,确保返回舱落点的高精度。

  返回时,飞船返回舱的外形就像一个上窄下宽的大钟,再入大气层之前,舱上自带的发动机会将返回舱调整为大底朝前的配平状态,以升力控制的方式再入。再入大气层过程中,返回舱和大气层空气会产生剧烈摩擦,形成包裹返回舱的等离子区,造成地面与舱体之间信号中断,这段时间被称为“黑障区”。在这个过程中,地面无法通过任何遥控方式对飞船进行控制,全部依靠飞行器全自主处理。此时,神舟飞船的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再次发挥重要作用,控制舱上自带的发动机有序工作,将返回舱始终保持在一个正确的姿态,以升力控制的方式“全自动驾驶”飞船返回地球。

  在距离地面40公里左右时,神舟十七号返回舱已基本脱离“黑障区”。这时,返回舱上安装的静压高度控制器通过测量大气压力判断所处高度,当返回舱距离地面10公里左右时,静压高度控制器在发出信号后,返回舱的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相继打开。三伞的面积从几平方米增大到几十平方米再到1000多平方米,通过这样逐级开伞的方式以减小过载,保护航天员安全回家。

  返回过程中引人关注的神舟大伞,如今已为神舟系列飞船完成了17次绽放,见证着中国人飞天逐梦的凯旋,护佑着航天员的安全。

  据介绍,神舟飞船主伞的伞衣面积达1200平方米。这么大的降落伞在飞船返回舱降落时,不能一下子全部打开,否则伞会被空气崩破,必须逐级开伞。设计师们为飞船量身定制了一套三级开伞程序:先打开两个串联的引导伞,再由引导伞拉出一顶减速伞。减速伞工作一段时间后与返回舱分离,同时拉出1200平方米的主伞,就是从距离地面8000米左右的高空降到距离地面6000米,也把返回舱的速度从90米/秒降到8米/秒左右。

  为防止减速伞和主伞张开瞬间承受的力太大,减速伞和主伞均采用了收口技术。也就是说,放慢伞绳从收拢到散开的过程,让1200平方米的大伞分阶段张开,保证整个开伞过程的过载处于航天员体感可承受的范围。航天员也正因为感受到这一连贯动作的晃动,才能确认回收系统工作正常。

  为保证地面搜救系统及时搜索到返回地面的返回舱,除布设一定数量的雷达,跟踪测量返回舱轨道并预报落点位置外,返回舱上还配有自主标位设备,告诉搜救人员“我在这里”。

  返回舱落地后,最先到达的队伍中还有神舟十七号回收试验队。他们首先对舱体进行状态检查,确认舱外无危险源后打开舱门,然后守护航天员出舱。航天员出舱后,回收试验队还会对返回舱进行舱内断电等安全处置工作,并进行下行载荷交接和返回舱天线处置等。之后,回收试验队关闭返回舱舱门,将其装车并运回指定地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4岁女警察2刀将丈夫捅死,丈夫生前求饶:女儿不能没爸爸

34岁女警察2刀将丈夫捅死,丈夫生前求饶:女儿不能没爸爸

星辰故事屋
2024-06-05 12:12:35
回顾:女子相亲不化妆,完全素颜,男子一眼心动,网友:眼光毒辣

回顾:女子相亲不化妆,完全素颜,男子一眼心动,网友:眼光毒辣

夫妻谈资局
2024-06-14 19:17:56
中国女排有可能进不了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网友:怪蔡斌!

中国女排有可能进不了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网友:怪蔡斌!

室内设计师阿喇
2024-06-14 22:36:00
普京不想再打了,俄军打下来的领土,足够给1亿俄罗斯人一个交待

普京不想再打了,俄军打下来的领土,足够给1亿俄罗斯人一个交待

战未央
2024-06-14 11:09:44
若中美全面开打,中国在制裁封锁下,究竟能撑多久?

若中美全面开打,中国在制裁封锁下,究竟能撑多久?

兵国大事
2024-06-04 10:14:25
河南农业干旱仍存在发展趋势:旱情与以往有何不同?预计何时缓解?如何“找水”“用水”?

河南农业干旱仍存在发展趋势:旱情与以往有何不同?预计何时缓解?如何“找水”“用水”?

央广网
2024-06-14 23:10:16
区楚良:18强赛对于中国足球有意义;能感受到主教练的无力感

区楚良:18强赛对于中国足球有意义;能感受到主教练的无力感

懂球帝
2024-06-15 00:23:10
吃“春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分享2个案例,告诉你真实感受

吃“春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分享2个案例,告诉你真实感受

奇妙的本草
2024-05-23 19:00:03
基金圈重磅利好!刚刚,证监会发布

基金圈重磅利好!刚刚,证监会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4-06-14 17:39:42
怀孕女同事蹭车两个月,男子选择坐地铁,不料同事老公竟打来电话

怀孕女同事蹭车两个月,男子选择坐地铁,不料同事老公竟打来电话

纸鸢奇谭
2024-06-12 14:21:20
视觉中国让人细思极恐!人民日报被吓得不敢配图,引起共青团愤怒

视觉中国让人细思极恐!人民日报被吓得不敢配图,引起共青团愤怒

暖心的小屋
2024-06-14 07:40:13
没想到芯片也要开始反杀了,芯片出口爆发

没想到芯片也要开始反杀了,芯片出口爆发

户外钓鱼哥阿旱
2024-06-14 11:34:46
二手房太难卖了,某一线城市从1000万降至520万都卖不出去

二手房太难卖了,某一线城市从1000万降至520万都卖不出去

有事问彭叔
2024-06-14 15:19:23
这就是强者思维:认栽、装怂、能苟

这就是强者思维:认栽、装怂、能苟

洞见
2024-06-13 22:17:44
深圳市一栋五层565㎡的私宅第二次拍卖,被人捡漏1022万拿下

深圳市一栋五层565㎡的私宅第二次拍卖,被人捡漏1022万拿下

天天话事
2024-06-14 11:09:36
别扯了,现在根本不是什么消费降级!

别扯了,现在根本不是什么消费降级!

悠闲葡萄
2024-06-14 15:47:54
《玫瑰的故事》刘亦菲的牙和朱珠的身段,打了多少假美女明星的脸

《玫瑰的故事》刘亦菲的牙和朱珠的身段,打了多少假美女明星的脸

娱记掌门
2024-06-15 01:49:23
虚假备案、违规认定,中央督察组通报重庆大气污染防治不力

虚假备案、违规认定,中央督察组通报重庆大气污染防治不力

爱意随风起呀
2024-06-15 01:31:11
26+11!28+8!全联盟都以为他没用,没想到,他居然是天降神兵

26+11!28+8!全联盟都以为他没用,没想到,他居然是天降神兵

康泳哥看体育
2024-06-14 23:25:01
扎心了!山东34岁大龄剩女相亲看中年薪50万上海剩男,被嫌弃太老

扎心了!山东34岁大龄剩女相亲看中年薪50万上海剩男,被嫌弃太老

四象八卦
2024-06-15 02:01:53
2024-06-15 04:54:44
人民资讯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379503文章数 539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头条要闻

2024欧洲杯揭幕战半场结束 德国队3-0领先苏格兰

头条要闻

2024欧洲杯揭幕战半场结束 德国队3-0领先苏格兰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石油美元”协议走向终结 影响几何?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本地
旅游
艺术

亲子要闻

90后带娃,但凡还手还轻了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网友:看得好舒服

手机要闻

全球第一!OPPO Find X7 Ultra DXO电池成绩160分:充电5分钟续航10小时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旅游要闻

中国女游客在泰国遭假冒司机性侵 嫌疑人竟是惯犯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