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让儿媳添饭,要半碗她却添一碗压实,起初我不懂,明白后回了老家

0
分享至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轻轻一点“关注”按钮,这不仅能让您便捷地接收我们后续为您精心准备的精彩文章,更能让您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时,随时与我们交流心得,分享感悟。您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评论,都是对我们创作热情的极大鼓舞,也是我们不断进步、持续创新的源泉

阳光温暖地洒在我身上,我坐在客厅的藤椅上,面前是一杯冒着淡淡白雾的清茶。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任凭回忆的长河在脑海中徜徉。

那件事已经过去几年了,但我的内心仍然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想起儿媳小李当年的做法,我最初的确感到费解和困惑。可是后来,在母亲的启迪下,我终于领悟到了她背后的用意,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偏见和短视。从那以后,我对小李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老伴,你说儿媳为什么要那样做?我实在想不通。"我皱着眉头,对妻子说。


妻子温和地看着我,语重心长地说:"或许是我们年纪大了,没能理解小李的好意吧。不过你也不必太介怀,等有机会的时候,她自己会解释的。"

"是啊,我们这把年纪的人,确实应该虚心一些。"我叹了口气,心里五味杂陈。

我叫张伟,今年52岁,是一家小工厂的老板。我的独子小张今年28岁,去年结了婚,媳妇小李是一位温柔贤惠的好姑娘。一家人就住在一起,日子过得其实也算融洽。


有一天,我们全家人正在吃晚饭。小李盛了一碗米饭给我,我本来以为她会像往常一样只添半碗左右。但这一次,她竟然把整碗米饭都压实了,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圆锥体。

我吓了一跳,忍不住问道:"小李啊,你这是怎么了?米饭怎么添了这么多?"

小李微微一笑,说:"爸,我就是这个意思。"


我更加疑惑了,心里在想这姑娘是不是最近有啥别的想法。于是我追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啊?你看我这个年纪的人,一次吃这么多米饭多浪费啊。"

小张见状赶紧打圆场说:"爸,您消消气,妈肯定有她的用意的。"

我只好暂时作罢,把心里的疑惑暂时压下去。但吃饭的时候,我时不时就会瞄一眼那碗米饭,感觉就是个让人费解的谜团。


吃过晚饭,我还是忍不住主动问起了小李这个让我颇感费解的举动。

"小李啊,你今天为什么给我添了那么多米饭啊?说实话,我这把年纪的人吃那么多,实在有些吃不消了。"

小李温柔地看着我,缓缓开口道:"爸,我这样做是出于一种传统的孝心。从小,我的祖母就教导我,给长辈添饭时要把碗添得满满当当的,这是对长辈的一种尊重和孝顺。"


我顿时有些反应不过来了,她竟然是出于这个原因?我心里不免有些内疚,原来儿媳是出于好意,可我却产生了那么多的疑虑和猜忌。

"对不起啊小李,我这个做老头子的,竟然没能理解你的用意。"我不好意思地说,"我以为你是浪费粮食呢,可没想到背后另有深意。"

小李连连摆手,安慰我说:"爸您太客气了,我理解您的疑虑。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受现代教育,没怎么接触过这些传统的做法。"


我点点头,心里五味杂陆。作为祖辈,我理应最先懂得孝道和尊老的含义,可现在竟然是我被儿媳教育了。想到这里,我不禁对自己的老顽固和固步自封感到深深的自责。

从那以后,我开始特别留意小李的一言一行。她每次为我盛饭时都会添得满满的,看着那雪白的米饭高高隆起,我就会想起她的那番话。我的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暖意,觉得这个儿媳实在是太贤惠了。

不仅如此,我还发现了小李其他许多值得学习和赞赏的地方。她对我和老伴无微不至的照顾,对小张的体贴入微,以及整个家里洁净有序的管理,无不展现出她高尚的品德和过人的能力。有这样一个好儿媳,我真是三生有幸啊!


大约一年后的一个春节,我特意跟小张说,想回老家一趟,看看888年迈的母亲。小张欣然同意,并说他们全家一起回去。

我久违地踏上了故乡的土地,一股熟悉的亲切感扑面而来。母亲已经八十有余,但她精神还是很不错。看到我们回来,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娘的好孩子啊,你终于肯回来看看我这把老骨头了!"母亲激动地说。


吃过团年饭,我主动把小李让我添饭的那件事给母亲说了。

"哦?小李这孩子做得很不错啊!"母亲听后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她这是延续了我们老一辈人的传统做法。以前在家里,我们都是这样给你们长辈添饭的。"

母亲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这一代人,受了现代教育,很多传统的好习俗都被你们遗忘了。可是,尊老爱幼、孝顺长辈,这种美德是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忽视的。小李这样做,就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孝顺你们。"


听着母亲的教诲,我如同被当头棒喝,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和短视。我羞愧地低下了头,眼眶湿润了。

母亲的那番话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我的心坎上。我痛心疾首地意识到,自己对小李曾经是多么的偏见和无理解啊!

当初小李那样做,完全出于一种传统的孝心。可我却将它理解成了浪费,甚至还对她产生了一些负面的猜忌。我是多么的短视和无知啊!孝顺长辈,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沿袭的美德,可我这个做长辈的,竟然连这点基本的道理都不懂。


想到自己的愚钝和固步自封,我禁不住垂下了头,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母亲见状,连忙安慰我:"行了行了,你也不用太自责。你们这一代人从小就接受的是现代教育,很多传统习俗确实已经被你们遗忘了。关键是你现在明白了,以后就要好好改正过来。"

我深深地点了点头,暗下决心一定要像小李那样,恪守传统美德,做一个合格的长辈。

回到家中,我特意找到小李,郑重地向她道了歉:"小李啊,我当初真是太无知了,竟然完全没有理解你的好意。你那样做,完全是出于一种传统的孝心,而我却将它理解成了浪费。我真是太短视了!"


小李连连摇头,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爸,您就不要这样说了。我理解您的疑虑,我们这一代人确实很多传统习俗都已经生疏了。"

我打断她的话,郑重地说:"不,就是因为我太过于固步自封,才会产生那样的偏见。你的那种孝心,那种对长辈的尊重,是任何时候都应该被弘扬和传承下去的。我由衷地钦佩和赞赏你的品德和做人处世的原则!"

小李被我的诚挚所感动,眼眶里泪光闪烁。我上前,郑重地拥抱了这个贤惠的好儿媳。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领悟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尊老爱幼的理念。

尊老爱幼,孝顺长辈,这不仅是家庭美德,也是整个社会道德的基石。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这种美德视为至高无上的准则。无论是《二十四孝》中的感人故事,还是《论语》里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训诲,都在诠释着这一理念的深刻内涵。

可是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这种传统文化常常被我们所遗忘和忽视了。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接受的是现代教育,对传统习俗和美德已经生疏了。而小李这样的年轻人,却能够自觉地延续和弘扬这种优秀的传统做法,实在是难能可贵。


除了尊老爱幼之外,这件事还让我领悟到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一个和睦的家庭,才是幸福生活的基石。

家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用爱心去化解分歧和矛盾。就拿我和小李的这件事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多一些谅解和沟通,就不会产生那样的隔阂和猜忌了。

而小李用她的行动,很好地展现了这种相互理解和包容的精神。尽管我当初的想法有失偏颇,但她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向我解释其中的原因。正是她的宽容和善解人意,才最终化解了我们之间的隔阂。


有了这样的领悟,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维护家庭的和睦,用爱心去对待家人,珍惜眼前的幸福。

经历了这番领悟和反思,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像小李那样,恪守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孝顺父母。

从今往后,我要用一颗谦逊的心去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不再固步自封,顽固不化。同时,我也要主动向小李请教,学习她对待长辈的那种孝心和敬意。

最后,我还要以诚挚的态度,主动向小李道歉,补偿当初的无理解。作为长辈,我不应该对晚辈的孝心产生那样的猜忌和偏见。这是我当初的过错,我应该诚恳地向她道歉,以表达我对她的敬重之心。

怀着这样的决心,我找到了小李,郑重地对她说:"小李啊,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作为长辈,我理应是最先懂得孝道的人,可我当初却对你的孝心产生了怀疑和偏见,这是我的过错。我在这里郑重地向你道歉,希望你能谅解。"

小李连连摇头:"爸,您就不要这样说了。您是我的长辈,我理应孝顺您。当初的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

我坚持道:"不,我确实做错了。但从今往后,我一定会像你那样,恪守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孝顺父母。你就是我的榜样,请多多指教。"

小李被我的诚挚所感动,眼眶湿润了。我上前,郑重地拥抱了这位贤惠的好儿媳。

从那以后,我努力实践着自己的决心。家中的很多事务,我都会主动向小李请教。无论是做家务、照顾老人,还是教导晚辈,小李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渐渐地,我感受到了家庭和睦的温馨和幸福。小张对妻子更加体贴入微,我和老伴也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而小李,则像一股润物无声的暖流,用她的言传身教,滋润着全家人。

有一天,我在家中的小院里闲坐,看着眼前这和美的景象,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小李端着一盘刚切好的水果走来,将它放在我面前的小桌上,微笑着说:"爸,您尝尝这个,是新鲜的哦。"

我看着她满满一盘的水果,不禁会心一笑。是啊,这就是小李对待长辈的方式,永远都是满怀着孝心和敬意。我端起一块水果,感受着它新鲜甘甜的滋味,内心幸福而满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韩媒:不出意外,世界杯亚洲晋级概率如下

韩媒:不出意外,世界杯亚洲晋级概率如下

百里无心
2024-06-07 07:29:09
连续两年下滑!总决赛G1电视收视率不到1100万 因电视用户在减少

连续两年下滑!总决赛G1电视收视率不到1100万 因电视用户在减少

直播吧
2024-06-08 09:09:22
发工资了,211硕士入职比亚迪,全年工资收入曝光

发工资了,211硕士入职比亚迪,全年工资收入曝光

攻心职场
2024-06-07 23:16:12
2次被大逆转!辛纳遇职业生涯大克星,网友:配不上世界第一头衔

2次被大逆转!辛纳遇职业生涯大克星,网友:配不上世界第一头衔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6-08 10:04:52
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

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

高山非凡创作
2024-05-16 07:48:51
汪小菲之所以能很快下决心娶马筱梅,是因为小梅的父母也很会来事

汪小菲之所以能很快下决心娶马筱梅,是因为小梅的父母也很会来事

鱼真香综艺
2024-06-08 04:19:32
谁能料到!那些年扎堆干金融的高考状元,如今全都凉凉了……

谁能料到!那些年扎堆干金融的高考状元,如今全都凉凉了……

毯叔盘钱
2024-06-07 15:53:21
上映一周全是差评!国产导演又毁经典,香港武侠神作沦为卖肉烂片

上映一周全是差评!国产导演又毁经典,香港武侠神作沦为卖肉烂片

七公子娱乐
2024-06-08 10:48:29
好不容易晋升为上将,怎料被儿子“拖下水”,涉案金额竟高达百亿

好不容易晋升为上将,怎料被儿子“拖下水”,涉案金额竟高达百亿

小lu侃侃而谈
2024-05-23 21:23:30
世预赛垫底队神了:5轮4分还活着!出线形势比国足好,赢球=晋级

世预赛垫底队神了:5轮4分还活着!出线形势比国足好,赢球=晋级

侃球熊弟
2024-06-08 05:49:11
泽连斯基当着40多国的面,连续3次指责中国,我少将反问一针见血

泽连斯基当着40多国的面,连续3次指责中国,我少将反问一针见血

云端书馆
2024-06-05 08:18:28
广东高考作文谈AI,我们立马让AI写了一个试试!3秒完成

广东高考作文谈AI,我们立马让AI写了一个试试!3秒完成

南方都市报
2024-06-07 12:18:07
股市大事件来了!重要会议定调再吹暖风,A股即将迎来重大变局!

股市大事件来了!重要会议定调再吹暖风,A股即将迎来重大变局!

静守时光落日
2024-06-08 06:25:04
电商从业者感叹活下去太难,偏远地址发10单退8单,有人618赔了近60万!

电商从业者感叹活下去太难,偏远地址发10单退8单,有人618赔了近60万!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6 12:52:10
日本女优的一天:14小时赶三场,幕后内情让人唏嘘

日本女优的一天:14小时赶三场,幕后内情让人唏嘘

听风听你
2024-06-05 22:06:06
“不可一世”的王中磊,也走到了今天

“不可一世”的王中磊,也走到了今天

综艺拼盘汇
2024-06-08 07:50:15
广东大姨高压锅煮粽子发生爆炸,现场视频曝光,得知原因太害怕

广东大姨高压锅煮粽子发生爆炸,现场视频曝光,得知原因太害怕

生活百态小故事
2024-06-08 00:12:17
揭秘!上海理工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揭秘!上海理工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智学园
2024-06-07 23:53:37
歌手迄今为止第一个被金主踢出局的合伙人!

歌手迄今为止第一个被金主踢出局的合伙人!

综艺不八卦
2024-06-07 17:57:35
恐怖!女子曝光邮政员工上班打游戏,遭上门威胁?央媒跟进报道…

恐怖!女子曝光邮政员工上班打游戏,遭上门威胁?央媒跟进报道…

火山诗话
2024-06-08 06:54:01
2024-06-08 11:48:49
繁星记说说吖
繁星记说说吖
分享室内设计经验,避坑知识分享。
77文章数 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男生744分考上清华获校长接见 如今已是清华博士生

头条要闻

男生744分考上清华获校长接见 如今已是清华博士生

体育要闻

她拯救了WNBA,却为何被疯狂针对?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重磅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

科技要闻

今年数学到底有多难?大模型:我也不太会

汽车要闻

上汽大通大家9售26.99万起 综合续航1300km+

态度原创

艺术
健康
旅游
教育
房产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旅游要闻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推出“粽子”盛宴

教育要闻

高考首日 我省39.5万人迎来大考

房产要闻

顶流地段+顶级户型!香港半山豪宅,已成为高净值人群的资产压舱石!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