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个月数据,真特么难看啊~

0
分享至

  

  每个月的中旬,混知房产都会解读上个月的经济数据和全国主要城市的房产成交数据。

  为啥每个月都要解读呢?

  原因有两个:

  (1)一来国内官媒解读属于“妙笔生花”,专挑好听的说,咱们也只能“雾里看花”;

  (2)二来政策是经济问题的投射,经济大环境的冷暖决定了房地产这个“夜壶”要不要用一下。

  我们平时的文章会把趋势、周期、供需的底层逻辑告诉大家,每个月中旬给大家解读上个月经济数据,这样大家就能明白:

  我们现在处于什么阶段。

  换句话说,在趋势维度我们会告诉大家中长期的未来是什么,方向在哪里,但也不回避短期内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内部已经把这个月的CIP和社融数据做过讨论,我们认为:

  我们仍处于通缩阶段,且3月份社融数据和信贷增速创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4月份的直播课开始了,大家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哦。

  01

  在中国GDP高速增长的40年间,CPI出现过5次负增长。其中2000年前后的CPI均处于负值。

  2024年国家确定的两个经济目标分别是通胀目标CPI达到3%,GDP增速5%。

  那么,咱们现在CPI数值是多少呢?‍‍‍‍‍‍‍‍

  就在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月份的经济数据。其中,CPI数据显示:

  同比涨幅从2月份的0.7%回落到0.1%,增速回落非常明显。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CPI负增长了,早在2023年6月份就出现过CPI涨幅为“零”的情况。

  到了2023年10月份,CPI竟然出现同比、环比双降的情况,其中环比为-0.2%,同比为-0.1%。

  大家看这上图也能发现,2024年2月份CPI增长拉升到0.7%,但3月份的回落让之前“走出通缩”幻想打破了

  其实我想说,不管他们承不承认,现在的数据已经明晃晃地告诉大家:通缩是真的,需要正视这个问题。

  我知道,一直有人套用某些经济学逻辑,说我们现在不是通缩。

  我记得,我在2023年6月份说通缩来了的时候,还有人说这是“滞胀”不是通缩,可现在CIP同环比双降连续多月如此。

  他们又会说什么?

  我猜,大概率是死鸭子嘴硬说这是结构性通缩。

  因为按照经济学理论,通缩必须是:货币、物价、GDP三者同时下滑

  有一个数据不同步,就不算通缩。

  这种教条的逻辑,就像当初房价猛涨但却不记入CPI统计数据一样,那道理都是“杠杠滴”。

  只有正确看待“CPI在0上下”徘徊的事实,只有正确看待CPI增速回落的事实,才能摒弃这种“莫名的乐观”,才能正视问题。

  CPI是什么?

  叫消费者价格指数。

  简单理解就是普通人基本生活的物价走势指数。

  那么,CIP数据在多少算标准呢?

  全世界各个国家都认为CPI上涨达到温和通胀的2%,就是经济发展的最理性状态。

  如果CPI达到3%就属于通胀隐患,而2024年经济发展目标的CPI目标就是3%。

  这至少说明他们看到了问题,他们也希望CPI能回升至3%。‍‍‍‍‍‍‍‍‍‍‍

  但从目前CPI连续19个月在0上下徘徊的情况,要回升到3%,还得有段路走哦。‍‍‍‍‍‍‍

  那么,CPI持续回落说明了什么?

  说明需求不足。

  那么,需求不足达到什么程度呢?

  来看这个月的社融数据:3月份新增信贷30900亿,同比少增8000亿。

  

  什么是社融数据,或者说社融数据意味着什么?‍

  更复杂的内容大家也不要了解,就记住两点:‍‍‍‍‍‍‍‍

  1、社融数据是经济的前瞻性指标。‍‍

  化句话说,社融数据增加未来经济趋热,社融数据减少,说明未来经济趋冷。

  那么,现在的社融数据是什么情况呢?

  2024年2月份同比减少1.6万亿,3月份减少8000亿,说明企业和个体融资需求很弱。‍‍‍‍‍‍‍‍‍

  2、社融数据的居民中长期贷款能真实的反映房地产贷款情况。‍‍‍‍‍‍‍‍‍‍‍

  换句话说,贷款买房的人多,这社融数据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就会增加,反之,亦反之。‍‍‍‍‍‍‍‍‍‍‍‍‍‍‍‍‍‍‍‍‍‍‍

  那么,2024年第一季度社融数据的中长期贷款如何呢?

  ——居民中长期贷款规模4293亿。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2024第一季度贷款买房的情况降低至2017到2019年水平。‍‍‍‍‍

  同时,2024年3月份社融增速8.7%是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那么,需求不足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

  资产价格下跌带来的需求下行。

  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是工业、商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一方面中国真正有消费力的人群就是4亿中产。

  现在这4亿中产是什么情况?

  之前购买房子的中产,家庭财富大幅缩水,一边还房贷,一边看着天天下跌的房价,怎么有心情大吃大喝~

  我知道,很多人一定会说这个逻辑说不通,没有任何直接证据显示房价下跌和消费价格下跌、社融同比增速减少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对,确实没有这样的数据。

  但我想问大家:房价什么时候开始下跌的?

  2021年下半年。

  CPI从什么时候开始,涨幅越来越小,直至“负”时代的?

  2021年下半年。

  现在就是楼市颓废、消费麻木,大家有钱不敢花的状态。所以咱们才能看到,2024年第一季度的居民存款重回高位:

  新增存款11.24万亿,人民币存款余额高达295.51万亿。

  毫不夸张的讲,这两年的存款是月月增加,房贷反而是月月减少。

  截止目前,我们已经出现存款>贷款的现象了。‍‍‍‍‍‍‍

  来,看数据,会更清楚。‍

  2024年第一季度存款增加11.24万亿,贷款增加9.46万亿;人民币存款余额295.51万亿,贷款余额247.05万亿。‍‍‍‍

  这说明大家仍在”躺平“,仍然没什么信心。

  那么,怎么办?

  驱赶货币进入流通环节啊!

  你们不是不花钱,不消费,天天存钱“攒钢镚”嚒?

  那就把存量利率降下来,让你连钢镚都捡不到!

  就在上周,国有六大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

  我告诉大家,如果单单是CPI进入负增长、社融增速降低,这事还算简单一些。

  关键是3月份M2增速在8.3%,M1增速1.1%,两者剪刀差达到了7.2%。

  

  这说明啥?

  货币还是在空转,压根流不出来。

  这也意味着,老问题依旧存在,需求不足也存在。

  同时,我必须告诉大家:

  下降的趋势是连续多个月份的数据降低,但上涨(2月份)的月份并不连贯,说明经济反弹仍存不确定。‍

  咱们再看看3月份的房地产成交数据会更清楚。

  ——TPO房企3月份的销售金额只有3583亿。

  大家要知道,2023年3月销售额是6614亿。

  

  也就是说,成交量下跌了48.5%,腰斩啊!

  看完这些数据,再看我昨天文章关于“降级”的事情,当前的情况一目了然;

  所以,不着急,我可以立帖为证:第二季,必然有逆周期的政策落地,同时之前的政策会进一步加深。

  在经济下行周期,资产的配置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我在《》有相似的阐述。‍‍‍‍‍‍‍‍‍‍‍‍‍

  02

  尽管之前我预判CPI和PPI会持续走低。

  

  但我真的不愿意看到CPI和PPI同时双降的情况出现。

  因为CIP和PPI双降,意味着这轮周期并没有触底。

  ——从数据维度看,3月份PPI同比下降了2.8%,环比下跌0.1%

  

  要知道,PPI已经连续16个月为同比负增长了。

  文章至此,简单的解释一下什么是PPI~

  PPI是生产价格指数,反映了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

  但我感觉,上面这个解释太书面了。所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大家做了一个粗暴的解读:

  CPI代表个人消费,低于2%就是个人消费呈现通缩;PPI代表企业扩张意愿,同比下跌代表企业呈现通缩。‍

  这种统计数据折射到生活中,就是草民抠脚趾头算帐花钱,企业疯狂内卷搞来搞去。

  

  03

  每一轮经济周期中,通缩就是出清的过程,会拉爆高负债、高周转、高透支的企业和家庭。

  正向理解这是经济体系的“去腐生肌”,反向理解这就是“衰退”。

  按照过去以史为鉴的经验来看,每次CPI转负都会是重磅政策出台的前兆。

  比如,最著名的就是“四万亿”。)

  大家不用记住这些复杂的经济名称,但要知道:

  通缩出现后,必须真金白银的刺激需求才能让经济恢复;

  当PPI下滑后,税收必然会减少;

  也就是说——

  想让居民和企业有钱,让地方城市收入保持稳定,必须推动CPI和PPI重新回升。

  回顾历史,我发现中国在1998年、2002年、2009年发生通缩的1到3年时间里,我们都进行了积极的应对政策:

  1998年——

  采取了降息等货币政策,但传导效应缓慢,最后是发行国债等财政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

  2009年——

  “四万亿投资计划”快速地解决了通缩问题,结果引发了全面的通货膨胀。

  所以,不管“真金白银”的救市政策是什么,可以预见的是:

  积极的应对政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救市政策一定会来;

  站在全景视角看CPI和she r数据,我要告诉大家——

  解决通缩不是目标,目标是迎来温和良性的通胀;

  同时,我要提醒各位:

  通胀只是暂时离开,它终有一日会重新回来。就像救市政策一样,或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不管未来出什么政策,大家要明白:

  救市政策归根结底都是围绕“增量”展开的。

  什么是增量?

  要么央企负债发钱,要么你负责花钱,要么企业发债发钱,从目前的情况看,只有国央企有这份底气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江苏南京,王先生存了500万元,当月就获得了35万元的利息。3个月后,他又获得了67万元的利息

江苏南京,王先生存了500万元,当月就获得了35万元的利息。3个月后,他又获得了67万元的利息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4-06-16 07:15:02
欧洲杯转播显示皮球转速遭球迷吐槽:根本没人关心

欧洲杯转播显示皮球转速遭球迷吐槽:根本没人关心

雷速体育
2024-06-18 09:33:08
国足归化反转!宋凯钦点,两核心空降,水平提升2档,18强赛稳了

国足归化反转!宋凯钦点,两核心空降,水平提升2档,18强赛稳了

小金体坛大视野
2024-06-18 11:56:18
1949年肖劲光被任命为海军司令,林彪得知后问主席:张爱萍咋办?

1949年肖劲光被任命为海军司令,林彪得知后问主席:张爱萍咋办?

洞鉴五千年
2024-06-17 11:45:33
同样是错误标语,危害程度却大不相同,理应区别对待

同样是错误标语,危害程度却大不相同,理应区别对待

小怪吃美食
2024-06-16 07:42:04
乌克兰在沃夫昌斯克赢得重大胜利俄罗斯败兵集体投降!

乌克兰在沃夫昌斯克赢得重大胜利俄罗斯败兵集体投降!

诗一凡
2024-06-18 09:04:16
低纬度国家已经成为人间炼狱

低纬度国家已经成为人间炼狱

悠闲葡萄
2024-06-17 16:45:12
广东省委书记:把搜救失联被困人员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抓好

广东省委书记:把搜救失联被困人员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抓好

澎湃新闻
2024-06-17 22:12:26
就在各大高校扭扭捏捏,酝酿怎么收姜萍时,哈佛已经下手了....

就在各大高校扭扭捏捏,酝酿怎么收姜萍时,哈佛已经下手了....

看界馆
2024-06-16 12:34:34
姜萍初三数学老师回忆:她不是数学最好的学生,但比较有兴趣

姜萍初三数学老师回忆:她不是数学最好的学生,但比较有兴趣

红星新闻
2024-06-17 17:52:10
南方医科大处分救人老师后续:俞莉已被停诊,校方二次回应太教条

南方医科大处分救人老师后续:俞莉已被停诊,校方二次回应太教条

六毛朵朵
2024-06-17 16:31:15
道德败坏、寡廉鲜耻!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丁晓牧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道德败坏、寡廉鲜耻!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丁晓牧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新京报政事儿
2024-06-17 20:57:52
每月工资仅两三千!金融从业者举报某证券公司:暗地修改其薪酬数据,工资变为负数

每月工资仅两三千!金融从业者举报某证券公司:暗地修改其薪酬数据,工资变为负数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7 21:22:29
体育APP下载提示“勿与国家反诈中心APP同用” ,反诈中心:或涉电诈,别安装

体育APP下载提示“勿与国家反诈中心APP同用” ,反诈中心:或涉电诈,别安装

上游新闻
2024-06-17 15:01:05
这居然是生图,感觉冯绍峰真的需要去看眼睛了

这居然是生图,感觉冯绍峰真的需要去看眼睛了

小米虫侃人物
2024-06-17 10:16:07
张纪中老婆凌晨3点想吃羊肉串,全家摸黑飞新疆,把杜星霖宠上天

张纪中老婆凌晨3点想吃羊肉串,全家摸黑飞新疆,把杜星霖宠上天

鑫鑫说说
2024-06-18 10:03:59
俄罗斯重新成为欧洲天然气最大供应国

俄罗斯重新成为欧洲天然气最大供应国

财联社
2024-06-17 16:10:06
中对澳免签的战略意义你看懂了吗?免签=最好的外宣,高招!

中对澳免签的战略意义你看懂了吗?免签=最好的外宣,高招!

钱多多多多
2024-06-17 14:21:05
检方宣布对文在寅夫人启动调查同天,韩媒:文在寅晒劳作照片,“显得非常平静”

检方宣布对文在寅夫人启动调查同天,韩媒:文在寅晒劳作照片,“显得非常平静”

环球网资讯
2024-06-18 12:34:12
河南叶县冷藏车惨祸,亲属:8人都是女工,每天上下班都坐冷藏车,疑因车厢内干冰泄露,司机最高或判7年

河南叶县冷藏车惨祸,亲属:8人都是女工,每天上下班都坐冷藏车,疑因车厢内干冰泄露,司机最高或判7年

纵相新闻
2024-06-17 22:15:35
2024-06-18 13:58:44
混知房产
混知房产
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
276文章数 14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强!全国第三!海口房价正在止跌!

头条要闻

俄方:普京将与金正恩讨论"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

头条要闻

俄方:普京将与金正恩讨论"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

体育要闻

24年后,他们终于又在欧洲杯赢球了

娱乐要闻

被曝新恋情,张碧晨王琳凯发声辟谣

财经要闻

广汽也想“掀桌子”了?

科技要闻

减持比亚迪,巴菲特又出手,持股降至6.9%

汽车要闻

全球最低价 现代IONIQ 5N预售价39.88万

态度原创

房产
手机
健康
亲子
数码

房产要闻

强!全国第三!海口房价正在止跌!

手机要闻

索尼Xperia 1 VII设计图曝光 或放弃垂直镜头布局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亲子要闻

妈妈刚给宝宝洗完澡拖个地的功夫不见了,家里没找到去阳台一看已经下楼了

数码要闻

8499元买24核单键多彩顶级本!微星三大泰坦系列梳理及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