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顾 筝
在1970、80年代,全体家庭成员盛装打扮,齐聚照相馆,在摄影师的引导下,互相紧挨着面露微笑,期待留下最温馨的瞬间。这样的场面可不经常有。 所以,每一张全家福照片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曾经,春节里去拍一张全家福照片,是上海人的过年仪式。
“以前,这个行业,365天,天天要开门的。”在上海国营照相馆工作的摄影老法师老陆曾在采访中这么告诉我们。
在他还在做学徒的时候,就已经被关照过了——照相馆365天都是不关门的,越是节假日,越是忙。
新年新势,上海人欢喜拍全家福,特别欢喜选在新年第一天来拍。
1970年代,选在春节里来拍全家福有它的时代背景,一个家庭里,总有子女在外地插队,或是在近郊农场,到了春节期间,全家才能团聚,就一起来照相馆拍全家福。
照片留在家里,父母平时看不到孩子,留张照片做个念想。
1980年代
在全国各地的兄弟姐妹们回到上海,为留作纪念
大家一起在大新照相馆拍了张全家福
(照片由读者朱景林提供)
当时照相馆多,一般都是就近选择。但拍全家福,是很正式的事情,男的穿中山装、人民装,女的穿两用衫,都弄得比较整洁干净。
常常是三代人一起来,摄影师就要帮他们安排在镜头中的位置。
“一般来说,男左女右,老长辈坐当中,旁边是儿子媳妇或女儿女婿,兄弟姐妹之间,大的立当中,再往两边排,夫妻站在一起,孩子靠近父母,或者是老长辈抱着第三代。”
拍出来的黑白照片,有的人讲究点,还会花钱请照相馆摘色,变成一张彩色照片。
上海人在各个时代都喜欢拍全家福
这是1950年代一户人家的全家福
(照片由读者朱晓芬提供)
在1970、80年代,全体家庭成员盛装打扮,齐聚照相馆,在摄影师的引导下,互相紧挨着面露微笑,期待留下最温馨的瞬间。这样的场面可不经常有。
所以,每一张全家福照片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随着照相机、智能手机的普及,上海人特地走进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的情况变少了。老陆深刻感觉到了变化,他所在的照相馆十年前就在春节开始放假了。“现在拍全家福的人比以前少,照片上的人也少多了。“
但即使现在电脑、手机里的照片越来越多,从几百兆到几百G,看照片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再珍贵的回忆也只是躺在硬盘上的一个个碎片。
所以新闻晨报·周到上海在年前发起了一个“欢喜照相馆·新春全家福”拍摄计划,在全市征集九组家庭,想把上海人在新年拍全家福的仪式再延续下去。
窄小狭长的门面,拼拼更合适
在新的时代,“家庭”包括但不限于夫妻、情侣、亲子、朋友、邻居、室友甚至是宠物和它的主人等等,只要彼此“心生欢喜”,就可以来报名——这就是 “欢喜照相馆”的初衷: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拍摄⼀组具有幸福感、故事感、生活感、真实感的纪实“家庭”写真。
活动一经推出,就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报名,即使是在拍照如此方便的时代,和被自己视为家人的人留下一张有真实质感和情绪的照片,仍然是大家欢喜的。
现在,9组“家庭”的拍摄已经全部完成。现在的全家福不再像过去那样,是亲人即将远行前的留念,或是三代、四代一年中难得的团聚,但这些全家福也有他们的故事。
01
这是一个大家庭。
已经当上外公的刘桂军,年轻时从农村参军到上海扎根落户,妻子带着2岁的大女儿刘佩佩也来到上海,接着小女儿出生。
女儿们成家后,又添了两个可爱的孙辈。目前,8口人住在刘桂军夫妇还贷二十年买下的“老破大”。
刘佩佩说,在离父母家“脚程”10分钟外,姐妹俩都有自己的家。只是现在孩子还小,住在一起方便照顾。总之,父母在,家就在。
02
虫是一名视频博主,他在上海街头随机给人画一幅水彩画,然后送给对方,录一段简单的采访。虫说:“画画,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路人收到我的画都很欢喜。”
短视频事业需要投入比较多的精力,家人的支持很重要。虫刚结婚不久,他和妻子的爱情从一间画室诞生。
在和妻子拍结婚照时,虫觉得,摄影师并没有拍出他想呈现出来的状态。
而在“欢喜照相馆”,或许可以得到他满意的全家福。
03
他们是邻居。
在虹口的一个小区,由于组织团购,通过群聊,拉近了年轻邻居之间的距离。
他们经常一起串门,有好吃的一起分享,每个成员过生日,都一起在小区庆祝。
“蛮享受那种活动结束后回到同一幢楼,坐一个电梯上去,到最后一刻才分别的感觉。” 邻居之间关系能到这个份上,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要记录在一起的时刻。
04
她们是“师生”。
2007年,35岁的鲁晓冬在公司遇见了三名二十出头的实习生——陶然、邹纯洁、蔡赟,没想到由此开启了四人十几年的友谊。
十多年来,四人各自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她们每年都会拍一张合照,用她们的话来说:“我们不仅是师生,还是姐妹、亲人。”
“我比较年长一点,担心哪天得了阿尔兹海默症,把她们给忘了。”鲁晓冬说,前两年开始,她们就有意识地去拍全家福。
这一次,四个人依旧抱着珍惜眼前的心态来拍摄,因为“回过头看会是很好的人生记录”。
05
还有其他“家庭”的故事。
E人小夫妻:像小太阳一样播撒能量
边三轮游欧亚十周年:带上孩子再出发
报猫九宝:来到报社就是一家人
女足最美门将赵丽娜:迎接丰富多彩的斜杠人生
警犬和训导员:定格“双向奔赴的爱”
更多上海故事,点击下方
写稿子:顾筝/
编稿子:小泥巴/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