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伟棠
编者按:自本公众号创立8年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宣传炮兵第一师在对越作战期间的英勇事迹。至今,已发表了691篇原创文章,这些文章将被整理选录成册,出版为一本名为《战神雄师》的炮一师老战士回忆录。在这本书中,有一个板块专门收集了对越作战连队官兵名单。在收集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老首长和战友的大力支持,特别是25团三连的何伟棠战友。他是1980年入伍,参加了法卡山战斗,1983年退役。何伟棠战友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搜集齐了三连三次参战的人员名单,而且这些名单都有当年花名册作为依据,弥足珍贵。在此,我们诚挚邀请何伟棠战友将这段经历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我是25团法卡山战斗英雄炮三连的何伟棠,2022年12月份,《烽火南疆铸军魂》公众号主编董先锋发表一篇文章,标题为《炮一师对越作战回忆录战神雄师计划书》,主要内容是计划用一年的时间,进一步搜集炮一师参战老兵回忆文章和参战连队名单,出版一本45万字左右的炮一师老战士对越作战回忆录。
为了响应董先锋战友的号召,我先后搜集整理了25团三连1979年自卫还击战、1981年法卡山战斗、1985年靠矛山战斗连队参战人员名单,分别在2023年4月14日、5月22日、9月6日先后在《烽火南疆铸军魂》公众号和其他自媒体平台发表,得到了连队首长和战友们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正当最后一篇文章发表后,即9月8号的早上8点20分,主编董先锋在微信和我私聊中问我:“你凭一己之力,竟然把连队三次参战人员名单收集起来了,真厉害!其中的艰苦和付出我是很清楚的,没有坚强的信念和吃苦精神,是根本做不到的,这个过程你可以写出来,越详细越好,我发到网上,这是正能量,值得学习和宣传”。但由于我个人的原因,一直把这事搁置到现在(即2024年1月4日),中午11点多我在微信中问董主编,征集参战官兵英名录的时间已过,并且事隔几个月还需要去写吗?主编说:“要写,有意义,你做了大量工作,很有必要宣传的”。
当天下午,我看到主编中午在《战神雄师威震南疆作者微信群》群里发了个文档,名为《炮兵第一师部分参战连队名单总汇》,目的是让原炮一师所有供稿者们去确认,看看有没有遗漏、补充和修改。
的确,总汇里所记载的62个连队,一个连队能把3次对越作战的参战情况和参战官兵的所需信息资料都整理出来的,而且全部有花名册作为依据,却是少之又少,何况供稿者又同是一人,看目前也是只有25团三连能做得到,因此也难怪董主编之前这样问我。其实,还没有开始征集参战官兵英名录之前,我想除了董主编所说的,我们三连在过去的八年里,参战官兵为聚会付出了不少的时间和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不同时间段的参战老群体,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群体,在收集参战官兵英名录时就轻言易得,水到渠成了。这说明了三连全体官兵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和凝聚力,转业退伍那么多年都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勇于敢为人先,为了集体的荣誉主动去配合董主编的号召,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三连有着优良的光荣传统,红色基因得到了保留与传承,这,也就是我们三连的精神和魅力所在,不断的激励着我和战友们去完善去谱写去完成收集到三连已沉淀40多年的这段战斗历史;正如董主编所说的:“这是我多年的心愿,完成这项工作,对牺牲的战友,对活着的人是一个历史交代”。
写到这里,可能有些战友会问,那你是如何做到的?我想主要有三个因素而决定的:
第一:建立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微信群;也就是说以参战时段和参战人员为主而组成的微信群;因为拥有这样的群,就能为这次收集到参战官兵英名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奠定了开展这项工作的基础。
目前,三连有3个微信群。第一个是《法卡山战斗英雄炮三连兄弟群》,现在改为《九三兄弟群》,第二个是《驼铃》微信群,是以85年参加《靠矛山》战斗参战人员组成的,第三个是《79三连老兵群》,顾名思义就是参加79年自卫反击战的战友群;借此机会也将我们三连建立第一个战友群的初心和组群后,所组织的第一次活动,向战友们进行汇报一下,也可以说收集到3次作战官兵的英名,是有着密切的关系,请让我细细的道来。
当年,手机刚开始由数字型转换智能型时代。建立战友微信群主要是寻找战友搞聚会;现在回忆起来,应该是2014年的春季,柳州籍的战友梁国雄(80年无线兵)打电话跟我说,想找到81年一起打法卡山的战友举办一次战友聚会,其实他的想法与周桂年(广东惠东人,81年兵)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其愿望就是回老连队搞一次战友联谊活动;于是我们一拍即合,梁国雄和柳州的韦勇、杜增会到达广州,与我们广州战友会合后,当天下午我们一起开车到惠东与周桂年战友会面,大家交换了意见后,并商量了今后的工作和着手组建活动组委会的事宜,组委会由周桂年、梁国雄、何伟棠三人组成。
第二天早上,我们一行人开车去汕尾向连长苏炎胜汇报了我们想法,得到了连长的大力支持,并指示我们做到“寻找战友归队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要落下”……从此,我们开始走上寻找战友的漫长之路。
前排左起:何伟棠、李祟辉、梁国雄、苏炎胜连长、韦勇、彭玉宝、陈有昌,后排徐德宏(广东电白82年兵)、杜增会、何佑胜、朱耀明(七连司机80年兵)。
我们离开汕尾后,组委会立刻从现有人员开始组建《法卡山战斗英雄炮三连兄弟群》,同时分工合作、划分区域去寻找战友,采取找到一个拉一个进群方式,并要求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当地的战友;当我们找到文书李明班长(湖北黄石人,78兵)的时候,他把自己保存多年的连队人员花名册无私的贡献了出来,这让组委会和战友们兴奋不已,激动万分。有了花名册就有了战友的姓名、籍贯和地址,使我们的工作更有针对性的在群里呼吁所有战友一起去寻找尚未找到的战友,我们广开思路,通过部队、公安、民政、计生、出租屋管理等部门的关系和渠道,想尽一切办法,再加上战友们的共同努力,群策群力,我们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15年3月份把全连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战友和已故的战友信息资料都找齐了,从意义上真正完成了第一个战友微信群。
人员找齐后,我们组织了一次“情系军营、相聚马坝,赢得荣誉、军魂永存。”……纪念法卡山战斗胜利35周年聚会(活动情况另文发表),此次聚会留下了全连人员的珍贵资料,为以后制作参战官兵英名录奠定了基础。
第二:毛遂自荐,敢于担当,占天地人和之优势;自从开展征集参战官兵英名录活动以来,看见其他连队不断的在《烽火南疆铸军魂》上发表,观察了一段时间,连队战友群里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可关乎连队集体荣誉的事情,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我决心自己来做。大家看过我发表的文章也知道,我是80年的兵83年退伍,可上接79年下连83年的兵,有着其他人没有的优势和条件;再加上2015年5月份的聚会活动,认识了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任连长梁林庆和曹国康、江福业、冼日玲、张海棠等老班长,对肖国星班长和老卫生陈金星(又名陈二金)、老文书洪金月,83年兵的牛建军、平亚等战友更有着进一步的了解,何况2019年10月份受老卫生员陈金星和梁林庆连长之托,配合他们组织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举办了一次战地重游活动,其《79战友兄弟群》的微信群也是我一手操办起来的;而83年的兵在85年打靠矛山时在连队已独当一面,个个都是班长,还有一个牛建军代理一排长,他们的微信群《驼铃》我也在群中,所以具备了上述条件在完成征集三次对越作战参战官兵英名录是极其有可能的。
第三:在各微信群里说明征集和完善参战官兵英名录的意义和重要性,得到群里官兵的大力支持;着手征集我是采取了先易后难的办法,首先在《九三兄弟群》群里开始,这里首先得益于梁国雄和韦勇在2015年5月份回马坝大营举办《情系军营、相聚马坝、赢得荣誉、军魂永存》的活动前准备好的资料,也就是法卡山战斗英雄炮三连纪念章简介和英雄谱,有了这些资料后再增加入伍时间就基本征集完毕。为了减少差错,在群里作出公示,并找到相关资料进行核对以免在发表后再作修改。
有了第一次征集的经验,在收集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和85年靠矛山炮击战的工作就比较得心应手。我的收集方式是:首先要找到参战连队时任长官,将自己的想法、要求告诉他们,征求他们的意见,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并在群里呼吁战友们提供信息给予有效的帮助;其中,79年参战时任连长的梁林庆、指导员叶会耻,卫生员陈金星的口述、文书洪金月的记录、炮手张秋保的战地日记,还有几个老班长江福业、肖国星、谢金松、曹国康等战友在群里积极的发言提供资料;85年参战时任副连长蔡名均、副指导员陈焕、指挥排长黄小明、韦勇班长(80年柳州兵,提供了大部分参战人员名单信息)、徐德宏战友的大力支持,还有平亚、高启亮、黄绍兴、曾义文、刘景新、杨松青、尹建华、任习文、邹德荣、陆日胜等诸多战友在群里提供的信息资料及给予的帮助。
写到这里,令我感觉最困难最难熬的是在进行了解、收集整理的过程,也是享受这种无奈的过程;因为你不知道那个战友会回答你提出来的问题,所以必须每天都要在群里不厌其烦通过文字聊天提出你所需要回复的资料信息,天天收集整理日复一日,如果没有这种集体的荣誉感,没有一定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是完全做不到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将炮三连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三次不同的参战时段,不同战况,不同参战地点的官兵英名录整理出来了。
临近春节之际,在此,何伟棠给全国炮一师老领导、老战友们拜年了,祝愿大家龙年行大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供稿者简介
何伟棠,广东广州市人,1979年11月入伍,1983年10月入党。1980年9月毕业于炮一师教导队侦通训练队,在25团三连指挥排侦察班任战士、班长;参加1981年5月法卡山战斗,荣立三等功1次、全连荣获集体二等功、被广州军区授予《法卡山战斗英雄炮三连》的光荣称号;在部队4年受连嘉奖3次、营嘉奖1次、两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参加1982年全师建制连侦察班军事技术大比武,我班获得并列第二名,1983年底退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