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曲面屏,曲终人散

0
分享至

文|降噪NoNoise

按照时下最流行的说法,曲面屏就是那个「美丽的废物」。

现在,这个被嫌弃了近10年的屏显技术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和过去那些所有昙花一现的失败创新一样,将在数码迷的致敬、怀念、和惋惜中,成为科技编年史中的薄薄一页。

在曲面屏问世的第10年,它的开创者三星决定抛弃曲面屏。今年1月发布的Galaxy S24系列旗舰机已经全系采用直屏设计,这是高端机正在放弃曲面屏的一个强烈信号。


图源:三星官网

这些年来,尽管三星旗舰机的曲面屏曲率越来越小,甚至部分机型已经悄悄改用直屏设计,但最顶配的Ultra版本依然保持曲面屏设计。不过很明显,现在就连三星也扛不住了。

至于国内头部厂商比如华为,自上一代旗舰机开始已放弃全系曲面屏,Mate50、Mate60的标准版均改回了直面屏。

与所有明星科技产品一样,曲面屏自诞生之日起,就满是争议。数码论坛和社交媒体中,极少数有关曲面屏「科技感、美观、手感好」的好评,永远被铺天盖地的「屏幕一摔就碎」「换屏就要四位数」「贴膜好烦」种种吐槽盖过。

除了容易误触、边缘「绿屏」、早年亦有国外科技博主吐槽,在玩Pokémon Go的日子里,他发现切换到曲面屏手机意味着必须重新学习如何投掷曲线球。

一位资深数码迷告诉《降噪NoNoise》,自己已经受够了曲面屏手机,「当初完全是被迫,因为安卓阵营旗舰机清一色曲面屏,几乎没得选。但几年用下来实属鸡肋。」

曲面屏风头最盛的几年,就有知名科技博主在微博公开炮轰:「几乎所有厂商都跟风做曲面屏,充分证明安卓手机真没啥噱头可炒了。这么反人类的设计却被厂商这么追捧,真是悲哀。」

从各个维度上看,曲面屏都不算是一次完美创新。在与曲面屏彻底告别前,我们也许有必要去复盘一下,它曾为行业带来的贡献和反思。

01 曲面屏=高端?一场商业营销的胜利

世界上首款曲面屏手机是三星2013年发布的Galaxy Round,使用的是三星自家的柔性AMOLED屏幕,但这款手机最初只是一款「原型测试手机」,因此并没有大规模量产和被外界所熟知。

当时,三星迫切想把自己的柔性AMOLED屏技术推向市场,于是一年后,世界上第一款严格意义上的曲面屏手机——三星Galay Note Edge诞生了。这款手机左边仍保留直屏设计,仅在屏幕一侧边缘有大弧度弯曲,也就是单曲面屏。

资深三星用户张伟告诉《降噪NoNoise》,当年的Note Edge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三星在单侧曲面设计了一个特别小的显示任务条,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曲面的使用功效,「但其实现在回头看,就是一种炫技。」

Note Edge问世后,甚至有媒体称其为智能手机业带来了新的曙光,是「智能手机新的里程碑」。想要趁热打铁的三星很快在一年后推出了双曲面屏手机Galaxy S6 Edge,至此开启了长达近十年的「双曲面屏时代」。

三星凭借一己之力推广曲面屏,有两重算计:一是卖屏,二是利用屏显形态创新对抗苹果,立住安卓高端机的差异化竞争力。

为什么是高端机?因为早期曲面屏实现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只有高端旗舰用得起。

对于当年尚处于追随角色的国产手机而言,引入曲面屏,自然成为品牌冲击高端的标配之一,这与行业后来纷纷玩徕卡镜头、蔡司镜头异曲同工。

2016年3月,vivo Xplay5发布,这是国产机中第一款使用曲面屏的手机。这一年有关曲面屏的大事还有很多,华为Mate 9 Pro在下半年发布,采用双曲面屏设计,报价4699元,是当时国产手机售价最高的产品。

也是2016年,小米Note2曾想以曲面屏进攻高端,甚至不惜花重金请梁朝伟代言。但由于当年小米高管得罪了供应商三星,小米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从LG采购曲面屏。哪知LG曲面屏品质不敌三星,直接导致了小米Note系列口碑翻车。

早期,国产厂商使用的曲面屏大多都是由三星生产的,难免出现受制于人的情况,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内手机厂商和供应链的成熟,情况已经截然不同。

BGD咨询资深分析师李刚告诉《降噪NoNoise》,三星在2013年前后屏显技术领先国内很多,不过最近几年,国内厂商弯道超车,在柔性屏、折叠屏领域的提升速度非常快,生产良率等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标准。

在曲面屏诞生三年后,2017年京东方宣布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提前在成都实现量产,成为世界第二家实现这一产品量产的公司。这也标志着,柔性屏领域由三星一家独大的局面宣告结束。

比如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采用的柔性OLED屏,就是由京东方和维信诺两家国内屏幕厂商提供。国内供应商甚至还能提供满足屏幕性能和设计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小米14 Pro的屏幕同样是由国产厂商华星光电提供。

渐渐地,为了每次在屏幕上都有新故事可讲,国产厂商对曲面屏的挖掘开始内卷到近乎疯狂。

比如2019年9月发布的vivo NEX3中,就采用了「瀑布屏」设计,所谓「瀑布屏」是两侧曲率接近90度的冲浪屏幕,侧边也可以看到屏幕,用手指划过,画面两侧会有瀑布流出的效果。2020年4月上市的华为P40 Pro采用了四曲面水溢屏,屏幕四周呈现微微弧度,流体边缘溢而不满。2021年2月,小米发布「四曲面瀑布屏概念手机」。

当然大家也逐渐意识到,这种对屏幕形态的「极致追求」背后,对用户也许并无助益,因为曲面屏的缺点太多了,而优点只有美观、手感好。「一个技术创新,如果在不增加过多成本的情况下,能让用户产生一定的使用黏性,这就是比较重要的创新,否则就很鸡肋。」李刚直言。

手机厂商也意识到了曲面屏技术问题所在,所以妥协在所难免。虽然还打着曲面屏的旗号,但安卓高端机上的曲面屏曲率越来越小,这两年,微曲屏成为主流。

去年发布的小米14 Pro,就采用了「全等深微曲屏」。雷军称,该屏幕的研发投入是传统双曲屏的18倍,集直屏曲屏的优点于一身,自夸其是最完美的屏幕形态。


图源:小米官网

荣耀最新高端机型Magic6中,采用的是居中挖孔微四曲屏,这种微曲面屏设计只是四周微曲,看起来有点像直屏,但使用上又比曲面屏方便很多。今年1月一加发布的旗舰机Ace 3中,也使用了微曲屏设计,华为最新旗舰机Mate60 Pro也是四边微曲屏。

起码从字面上来看,安卓高端机还是保留了最后的倔强。尽管微曲屏跟直面屏越来越像。

02 论鸡肋程度,曲面屏很难被超越

对于用户来讲,曲面屏一直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存在。相比直面屏的「硌手」,曲面屏不仅持握手感顺滑,而且外观出色。

如果追溯到诞生背景,曲面屏就是那个特定时间一定会出现的「技术创新」。从屏幕显示技术迭代进程来看,当时正处于硬性屏向柔性屏转移的过程之中。如何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屏幕技术迭代的变化?曲面屏就是彼时最好的呈现形式,或者说噱头。

但从进化结果来看,李刚认为,曲面屏这些年为用户带来的功能体验和改进真的有限,恐怕很难再迭代和延续,「一个技术,如果没有长时间的延续、没有成本降低,没有从旗舰到中低端的覆盖,其实就是昙花一现。」

当然在很多用户心中,曲面屏的衰退也不值得同情。

首先曲面屏由于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一旦损坏维修成本过高。以华为Mate40 Pro为例,官方后台显示,曲面屏保外维修费高达1679元,其他曲面屏旗舰机的屏幕更换价也基本在1500元上下。比如经典的小米11,多年前其曲面屏维修费用就在800元-1200元之间,以小米11的起售价估算,只屏幕维修费用就要占到售价的一半。


「买得起却修不起」成了许多曲面屏用户的心头痛。

更糟心的是,由于曲面屏机身结构问题,天生就不好做防摔处理,这导致曲面屏破损率大于直屏手机。张伟当年的三星S8,用了几个月就经历过一次碎屏,「因为屏幕外观太漂亮了,所以没舍得套保护壳,结果太光滑,揣兜里就滑出去了。」

知乎上有专业人士分析:「即使是相同的微晶玻璃结构,这种传统双曲面屏幕和中框连贯衔接的机型也一定更容易摔碎。」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后期小米14 Pro、华为Mate60都只采用中框包裹屏幕的设计,不惜牺牲手感,也要保证抗摔。

就连曲面屏周边服务也更为麻烦。一位手机经销商告诉《降噪NoNoise》,曲面屏钢化膜的成本普遍高出直屏钢化膜30%左右,并且,一张曲面屏贴膜要花普通屏两倍的时间。

「贴一张曲面屏的时间能贴两张普通屏。而且不是所有员工都能贴好曲面屏,我还要专门招能贴曲面屏的人。」该经销商吐槽,由于操作难度大,要求高,曲面屏膜贴废了就必须重换一张,损耗率也高。站在商家的角度,给曲面屏贴膜这项服务的性价比并不高。

早期,由于曲面屏技术完全被三星独占,这也导致屏幕成本居高不下。许多厂商只能受制于三星的屏幕供给,久而久之,用户便形成了曲面屏=高端机的认知。

真正敢与曲面屏「叫板」的只有苹果。苹果虽然对屏幕外观进行过多次迭代,但始终都是基于平面屏之上的改造。这与苹果一直以来的设计哲学相关。第一代iPhone发布至今,苹果始终坚持直角边框和平面屏幕,成为其标志性特征。

乔布斯重新接管苹果后,在一次《财富》杂志的访问中表达过自己对设计的理解:「设计不仅关乎产品的外观,而且必须要反映出产品的精髓。」 他和搭档乔纳森·艾弗都认为,设计应该化繁为简。绝大多数公司的设计都由工程技术引领,只有苹果,首先确定外壳形态,再由工程师依次制造相匹配的主板和元件。

对苹果而言,使用曲面屏涉及到整个App生态甚至软硬件生态的重构,无疑会增加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复杂性,会对整个生态系统带来挑战。此外,由于苹果本身并不生产显示屏,如果引进工艺相对复杂的曲面屏,成本将会激增。由此引发的利润变化和售价提高也是可以预见的风险。

当然,更重要的是,深入人心的苹果不需要曲面屏的「高端」来自证身价。平庸的科技公司通过迎合「潮流」去留住用户,只有苹果自信可以引领潮流。

03 折叠屏会是新的救命稻草?

《降噪NoNoise》在访谈多位手机相关人士后,最直观的感受是,近年来的手机行业缺乏创新、瓶颈非常明显。

深圳华强北的一名从业者感觉,「手机行业这十年来已经换汤不换药」。李刚也认为,自从4G出现后,行业内鲜有革命性的迭代方向出现。继曲面屏成为安卓阵营高端手机的卖点后,摄像头的进化曾引领手机行业的发展,之后是折叠屏技术。但折叠屏对行业的影响程度不及摄像头。

包括三星、荣耀等安卓阵营的厂商,终端的变革目前都寄希望于AI大模型。有业内人士直言,短期来看AI还只是一个营销噱头,未来AI能否为用户带来一些全新体验还有待观察。

从全球范围内看,手机巨头似乎正在集体进入「水逆期」。三星刚刚公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三星营业利润已经连续六季度下滑,去年全年营收同比暴跌85%。除了全球存储芯片需求低迷影响了半导体业务,手机业务也是困难重重,一方面行业还没有走出寒冬,另一方面竞争加剧——2023年三星全球手机出货量首度被苹果反超。

在这种情况下,最新旗舰Galaxy S24成了全村的希望。三星集团此前就对外宣称,为Galaxy S24设定了3500万台的出货目标。重压之下,抛弃鸡肋的曲面屏、押注更有营销噱头的AI大模型也就成为必然。

「我倒觉得是个好事,这说明三星有能力接受失败。」站在科技发烧友的视角,张伟认为,放弃曲面回归直屏,是三星的大胆尝试。也许接下来直屏卖的不好又回到曲面屏,那也说明三星有及时纠错和转型的能力,「 对于三星这样的科技巨头来说,即便做错决定,也好过什么都不做。」

或许对于科技巨头而言,能拿得出引领性的技术创新就是保持行业顶流的最好姿态。

尽管曲面屏的时代已经进入尾声,但行业总在期待新的创新,比如当下人们已经把更多期望投射到了折叠屏身上。

据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销量约1800万部,同比增长27%,其中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达680万部,同比增长140%。


资料来源: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洞察报告

品牌方面,华为称,2月22日将发布新一代纵向折叠屏手机华为PocketS2,并对其折叠屏预出货量进行增幅三倍的调整。不仅如此,vivo下一代大折叠屏新机也将于3月发布,有博主爆料,vivo X Fold3系列折叠屏手机有望分为大小杯两款机型,小杯机型将打出低价,意在加快折叠屏手机的普及速度。

在业内人士看来,比起曲面屏,折叠屏对于人的视觉体验、应用体验的可扩展性的提升更明显。

《降噪NoNoise》也发现,尽管增速可观,但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2.71亿台。以此推算,折叠屏手机仅占总体出货量的2.5%左右。换言之,折叠屏一段时间内还撑不起增长主力的角色。

比起曲面屏,折叠屏渗透率低主要仍是由于其成本高、价格贵,近期只能作为厂商面向用户的、对高端机旗舰机的一种展示。至于其能否颠覆现有的屏幕形态,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验证。

IDC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1亿台,同比下降11.3%,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点。只是与十几年前的竞争环境不同,尽管全球手机品牌陷入衰退寒潮,但今天中国手机厂商的实力早就不可同日而语。

强如苹果,也能明显感受到这种威胁。在刚刚公布的苹果最新一季财报中,苹果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滑2.5%。营收遭遇连续四季度下滑,创下2001年以来最长下滑纪录。一个月前,苹果官网产品降价也属历史罕见。「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这一点没有改变」,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库克这样说道。

此前,三星不断对外造势,称新机将搭载AI大模型,三星Galaxy S24将会成为第一部「AI大模型手机」。怎料先于Galaxy S24发布的国产机们纷纷表示,接入大模型早已成为标配。去年8月,华为官宣Harmony OS 4系统全面接入盘古大模型,随即,小米、VIVO也纷纷秀出了自己的大模型「肌肉」。

可以预见,关于技术创新的内卷还将持续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妻子和网友睡3次,被网友转走5万多,2021年妻子:寂寞才找男人的

妻子和网友睡3次,被网友转走5万多,2021年妻子:寂寞才找男人的

汉史趣闻
2024-06-15 10:48:04
75年毛泽东病重,张玉凤故意拿出年轻时的照片,主席看完画了个圈

75年毛泽东病重,张玉凤故意拿出年轻时的照片,主席看完画了个圈

正史笔记
2024-06-18 17:41:30
近期在与老公过性生活时,我察觉到他和过去这十几年有着不太一样

近期在与老公过性生活时,我察觉到他和过去这十几年有着不太一样

第7情感
2024-06-18 12:23:00
英媒:普京将访问越南,美国反应激烈

英媒:普京将访问越南,美国反应激烈

参考消息
2024-06-17 20:02:14
记者:西海岸有望引进陈宇浩,昨天他参加了西海岸的训练

记者:西海岸有望引进陈宇浩,昨天他参加了西海岸的训练

懂球帝
2024-06-19 07:36:12
日本将派遣200名工程师前往美国,接受AI芯片公司Tenstorrent培训

日本将派遣200名工程师前往美国,接受AI芯片公司Tenstorrent培训

CINNO
2024-06-18 07:33:48
浙江外援赛后被球迷投喂杨梅,品尝后夸赞有加还贡献了表情包

浙江外援赛后被球迷投喂杨梅,品尝后夸赞有加还贡献了表情包

直播吧
2024-06-18 19:52:45
俄罗斯防空加速崩溃!

俄罗斯防空加速崩溃!

凡事一定有办法13119
2024-06-14 08:49:51
到底是怎么泄密的?网友分享在国外被“监听”经历,评论区太逗了

到底是怎么泄密的?网友分享在国外被“监听”经历,评论区太逗了

有趣的羊驼
2024-06-18 18:33:55
大疆无人机飞越珠峰,西方媒体集体破防了

大疆无人机飞越珠峰,西方媒体集体破防了

BT财经
2024-06-18 18:40:02
春晚一句台词识破潜伏间谍,去世23年的赵丽蓉,仍被官媒发文缅怀

春晚一句台词识破潜伏间谍,去世23年的赵丽蓉,仍被官媒发文缅怀

蜉蝣说
2024-06-18 22:52:26
颁奖仪式:绿军全队疯狂庆祝 塔图姆喜极而泣亲吻紧抱总冠军奖杯

颁奖仪式:绿军全队疯狂庆祝 塔图姆喜极而泣亲吻紧抱总冠军奖杯

厝边人侃体育
2024-06-18 11:29:57
姑娘下次自拍时注意些,隐私都被大家看到了,网友:多管闲事哈哈

姑娘下次自拍时注意些,隐私都被大家看到了,网友:多管闲事哈哈

匹夫来搞笑
2024-06-16 07:25:21
美国固态电池开始B测!391Wh/kg续航1000公里,奔驰已收到样品

美国固态电池开始B测!391Wh/kg续航1000公里,奔驰已收到样品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4-06-17 15:29:21
网友曝大S闪婚具俊晔真相:具说有9400万存款,大S误认为是人民币

网友曝大S闪婚具俊晔真相:具说有9400万存款,大S误认为是人民币

小咪侃娱圈
2024-06-16 11:13:35
网友称医院也能看到露大腿的美女护士,大V无语:大家别幻想了!

网友称医院也能看到露大腿的美女护士,大V无语:大家别幻想了!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6 20:29:28
史上首次!英伟达市值超越微软,晋升全球第一

史上首次!英伟达市值超越微软,晋升全球第一

华尔街见闻官方
2024-06-19 02:38:27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出任江西省政府党组成员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出任江西省政府党组成员

澎湃新闻
2024-06-18 22:36:27
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没见过世面?网友:体制内,不知道水牌是啥

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没见过世面?网友:体制内,不知道水牌是啥

热闹的河马
2024-06-14 10:46:15
用常识判断,姜萍会不会是假造的天才?

用常识判断,姜萍会不会是假造的天才?

刘远举
2024-06-18 18:36:16
2024-06-19 08:06:44
蓝鲸财经
蓝鲸财经
财经信息服务平台
97493文章数 1916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数码要闻

AMD 客户信息等机密数据被窃取?官方回应:已着手调查

头条要闻

媒体:要卸任的北约秘书长还在埋雷 令世界深感忧虑

头条要闻

媒体:要卸任的北约秘书长还在埋雷 令世界深感忧虑

体育要闻

对于凯尔特人来说 谁是MVP根本不重要

娱乐要闻

被曝新恋情,张碧晨王琳凯发声辟谣

财经要闻

国家税务总局回应“倒查30年”

科技要闻

英伟达市值超微软 成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

汽车要闻

全球最低价 现代IONIQ 5N预售价39.88万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陆仙人:一步一步的路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在鞍山的每一步都有新发现

数码要闻

最新消息:苹果搁置第二代Vision Pro开发 专注于“更便宜的头显”

房产要闻

净吸纳量连续两年TOP3!这座海口顶级写字楼,用实力上大分!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